快好知 kuaihz

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三篇)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一)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觉每一封信都令人嚼味,每封信都会给人带来新的感受,很多的话读来浅显易懂,却是我们往日思考的但无法表达出来的。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经历,才能体会出话中含意。在本书中,可以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的句子,虽然里面有些章节可能感觉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

  看起来这十二封信的主题毫无关联,实则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下面就我对本书的某些章节谈谈我的感想。(括号内的文字为我的看法。)

  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一旦下定决心要读书,就算是国家总统,也会有时间读书。)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的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我们看书不在于多少天可以看完一本书,即看书的速度;也不在于看书的多少,即看书的数量。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很多学生一味读死书。这方面尤以高中生为代表,一天到晚抱着课本、练习题钻,到最后考试,可能因为知识不够全面就被淘汰下来了。因此忙也要看书,且要看的全面。)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心灵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在这个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不欢喜读书,不愿意读书,他们觉得与其看书还不如整天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或在外面闲逛来的惬意舒坦。今日中国的世风日下,究竟是我们影响了世风,还是世风影响了我们,我们看待贪官污吏,想这个世界为何如此,为什么他们宁愿冒着失去自由或生命的危险去进行犯罪,也不愿意平平静静自由的做个守法公民。)

  比方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的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很多想法来自我们的主观意识,同样是逛街,有的人觉得累,有的人不觉得。后者在购买完商品后要回家时才会觉得累,这是因为不用逛街的时候,周围的事物提不起他的兴趣,他的心感到疲惫,却并不是他的肢体感觉到的。由此可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首先应对它发生兴趣,然后才对它感兴趣,最后才会完成好它。世界上的事物都含有其内在规律,即有律可循。读书不能盲目的读,要有方法。花同样的时间,有的人事半功倍,有的人则事倍功半。前者带着方法,兴趣去学,效果更佳,后者只会越来越迷茫,失望,最终导致不良结局。)

  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需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一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特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现在着的书少,编的书多,即使穷其一生去看,也不尽能看完。因此要看书,就得有选择去看,或许读了一百本书,其中有用的可能只有几本而已。很多人乐意看书,却不愿意做些笔记,以至一本书读完,随着故事的终结,书中的情节也在脑海中消失殆尽了,再过些日子什么也不曾剩下了。如果我们能在看书的时候,做些笔记,积累点优美的词章摘句,下次偶闲时翻来看看,或多或少还能记起看过的书大概有哪些内容,不求博学多才,但也不能胸无点墨。如此,可以提高文学修养。)

  在心气平和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嗔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与爱,我景仰白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今日既是昨日的明日,又是明日的昨日,生命可以说有始有终,也可以说无始无终,我想神话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并不是因为它枯燥乏味的文字,而是其所包含的内涵,哲学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因为文字美,另一方面是它蕴含的哲理。)

  朋友,闲愁最苦!愁来愁去,人生还是那么样一个人生,世界也还是那么样一个世界。假如把自己看的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的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低头,错过一路繁华;低头,错过一路风景,在低头的那些日子,可能错过了很多。“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过了今天以后,又该如何,只是追忆,仅此而已。)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里方面也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我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你的心境愈空灵,你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你的心境愈空灵,你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所以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要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间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地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语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范仲淹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做高官就要替百姓忧愁,远离江湖就要为他的君主担忧。只要心随意动,即使在喧闹的环境中也能得到宁静,即使在幽静的环境中也能感到喧哗。)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二)

  这两次的文章推荐都是拖到最后期限了,才想起来拜读。但是谈读书里的第一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是我真的没有时间,还是我没有决心。有了决心,那么很多事情就自然得多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会把读书当成你生活的一部分,有了决心,那么你就能每天坚持了。现在终于知道我为什么减不下肥来了,原来是我没有下定要减肥的决心,也没有拿出要减肥的魄力,更没有做到所谓的坚持。

  ”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的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原来平时老是觉得无聊的时候,漫无目的地看着网络的各种是是非非时,也可以把这种漫无目的转变为自己的饶有兴趣。人的心智空间是一定的,如果被你正常的嗜好占满了,那么你就不会被不良嗜好所影响。如果说我现在还不清楚自己所希望的正常嗜好是什么,也不知道用什么来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那么就用用心思考一下吧,或者追求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当然我们平时所能做到的便是如此,总是有各种大理想,大的抱负,但是扪心自问,这些都只是空口而谈,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又有哪些呢?可能这个问题又回归到了其所说的决心问题上吧。

  读到一谈读书,觉得文字颇好理解,并且都会有上句话的解释,这对于我这种头脑简单的人来说真是一件有益的事情,而后读到二谈动,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谈谈笑笑,跑跑跳跳,多么朴实的语言,没有太多的装饰,现在一谈到好文章,便是文采较好,用字谨慎云云,其实对于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种一说到底的文章,一遍读过,便能明白作者的真正含义,不需要像散文那样来回斟酌了,不过或许正是如此才显示出了中国文字的精神吧。

  虽然这十二封信我没有完全读完,但是我会利用接下来的时间慢慢读得,虽然里面有些章节感觉可能不太适合现在的步调,但是事物都是相通的,都会或多或少能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东西,得到你所希望领悟的精华。也希望群里的朋友们能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地读读这十二封信,不是希望你们来完成某些任务,而只是希望你能从中发现某一个触动你内心深处的句子足已。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读后感(三)

  全书是朱光潜先生以朋友名义写给全国青年的十二封信,话题宽泛随意,生活气息浓厚,亲切自然。

  ”太贪容易,太浮浅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作者对于现代青年的毛病,曾这样慨乎言之。

  一、谈读书

  朱先生希望青年早早养成读书的习惯,才能永生受用。因为读书”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用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

  但是年青人有个好处,他知道自己的兴趣指向,可以在兴趣这条路上或跋涉或飞奔,慨然向前。

  二、谈动

  ”烦恼究竟是一种暮气,是一种病态,你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就这样颓唐沮丧,我实在替你担忧。“”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担人莫之知,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谓哲学与人生观!“”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

  当然,愁源多种多样,像现在许多同龄人那种没愁楞喊愁,事事都称愁的态度,纯属扯淡了。像屈原那种愁,虽不能说是应该鼓励的,却只叫人怜悯,继而产生爱国和做人的力量了。

  三、谈静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是的,像小孩子那样,用一双无知幻想的眼睛看待周围的人、物和事,也会生出无穷乐趣,纵然这种乐趣在成年人严重极其无聊,然而独慰己心不已足够了吗!昨晚,一同学误把闪盘认作打火机,另一同学说:”你把闪盘插到电脑上,盘后面就会冒火,成打火机了。“我就说:”然后,电脑就轰地飞到天上了,‘神七’就发射了。“后来,想到一首歌《星星点灯》,想必是星星的一角上挂着一个喷火的电脑,成所谓的”星星点灯“了。自己想,自己笑,心里觉得很有趣。

  ”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你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这就是忙中静趣。“

  四、谈十字街头

  在这个社会,你是一个20来岁的青年,你的同学有30来岁的老同志,又有比你小两岁的比较年轻的同学,然而现实却是这样:”围着你的全是肤浅顽劣虚伪酷毒,你只有两种应付办法:你只有和它冲突,要不然,就和它妥洽。在现时这种状况之下,冲突就是烦恼,妥洽就是堕落。无论走哪一条路,结果都是悲剧。“

  我希望真正有值得烦恼的事的烦恼的人最终都能冲突出烦恼,而那些无愁生非的卑贱小人都绝迹就好!

  五、谈升学与选课

  ”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学习到底是倾向于兴趣还是囿于现在的专业,死死抠一些自己本不在行,本不在意的东西?

  六、谈情与理

  对于自杀,朱先生说:”前几天听见一位国学家投河的消息,和朋友们谈,大家都觉得他太傻。他固然是傻,可是世间有许多事项得有几分傻气的人才能去做。纯信理智的人天天都打计算,有许多不利于己的事他绝不肯去做的。历史上许多侠烈的事迹都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仁胜于义,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

  我是赞同以情感指引生活的,情感跟理智可以并存,但是情感会深入人心,使人终为真正的人,使生活终为真正的人的生活。

  七、谈摆脱

  ”舞台上的悲剧生于冲突之得解决,而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文章之术在知遗漏,生活也要知所遗漏。正如”长枪短戟,用各不同,但精其一,已足制胜,汝才有偏向,姑发展其所长,不必广心搏骛也。“

  我理解的是,人要在其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兼容并包,在泛的基础上钻研专业成为小专家。像我,在杂看文学书的基础上,着重看中国近代作家沈从文的作品,成为广博塔的塔尖——沈从文研究专家,我的远大理想。

  注:文中凡使用引号处为朱光潜的原文,其余为我的感受。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朱光潜  朱光潜词条  封信  封信词条  读后感  读后感词条  青年  青年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