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成法》是我国古代一部柞蚕业专著。清韩梦周撰,成书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前。光绪《山东通志》 艺文志农家类著录,主要版本有 《花近楼丛书》、《农学丛书》等本,铅印本《湖蚕述》将其附录于后,农业出版社《柞蚕三书》校注本将其冠于首部。
韩梦周 (1729—1799),字公复,一字理堂,山东潍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安徽来安知县,在任期间,惩蠹役,斥淫祀,劝农桑,训民节俭,创清江书院,立恤孤院,多有政绩。他见境内产椿槲 (槲),民多以为薪,便劝农民以椿槲饲养柞蚕,又手订育蚕及种树法——即《养蚕成法》散发给群众学习,还从山东请来有经验的柞蚕师傅,传授经验,致使“昔为荒废无用之地,今日多成产金之场”,因而 “民用以饶”。《山东通志》“人物志” 有传。
《养蚕成法》不分卷。包括“春季养山蚕法”、“秋季养山蚕法”、“山蚕避忌”、“养椿蚕法”、“茧绸始末”、“养蚕器具”、 “附种萝 (柞树)、 椿树法”。 书前有“劝谕蚕文”,后有陈介祺 “后记”,全书约5000字。
《养蚕成法》对柞蚕制种、饲育以及柞蚕丝的捻线和织绸方法都作了通俗简明的叙述,对柞树的种类和种植方法以及樗蚕的饲养也都有梗概的记载。其中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春蚕放养的收种、温种、拾蛾、配蛾、摘对、暖子、出蚕、河滩养蚁、进场、挪蚕、摘茧等技术,还介绍了秋蚕的选种、穿种、拴蛾、选场、浇子、开蚁、匀蚕、打铺以及山蚕避忌等技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书中也有一些迷信和不科学的内容。但总的来说,通俗易懂,适用性强是其主要特点。
我国古代对野蚕的利用历史悠久,据《古今注》记载,早在 “汉元帝永光四年 (前40),东莱郡东牟山(今牟平县东牟山),有野蚕为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蚕絮”。此后古籍中关于野蚕成茧的记载屡见不鲜,但是直到明末清初,柞蚕放养技术才日渐成熟。而《养蚕成法》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柞蚕业专著,它标志着我国柞蚕业已形成一整套形之有效的技术体系。此书由于适用性强,曾不断翻刻,影响较大,此后在该书影响下,郑珍的《樗蚕谱》、王元綎的《野蚕录》、孙钟亶的《山蚕辑要》等相继问世,形成了清末民初我国柞蚕史上的“黄金时代”。《养蚕成法》开创之功不可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