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焚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焚书》是抨击宋明理学的代表著述。亦称《李氏焚书》。李贽撰。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见“藏书 ”)。万历十八年(1590) 初刻,万历二十八年重刻,均遭焚毁。今流传的《焚书》系李贽身后由他人重编刊行,并作删改。有 《李氏焚书》6卷明刻本,明清间张氏贝叶山房刻本;清宣统间排印《国粹基本丛书》本;国学保存会排印本,陕西教育图书社排印本; 上海杂志公司排印本等。作者素以 “异端”自居,蔑视和否定孔孟,“所言颇切近世学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则必欲杀我矣,故欲焚之” ( 《自序》),故取名 《焚书》。

  《焚书》共6卷,主要分作书答、杂述、读史及诗四个部分。全面阐述了作者的身世、著述和基本观点。在政治思想方面,首先破除假道学的孔孟之道安身立命的传统观念,指出对孔子不该盲目崇拜。书中《赞刘谐》借讽剌道学先生的故事,否定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言论。在《童心说》中,赞美“童心”之可贵,斥责道学家一伙失却“真心”、“无所不假”,并认为 “《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有些篇章推崇先秦诸子,贬抑儒家独尊地位,如《鬼神论》、《与焦漪园太史》、《又与焦弱侯》、《四勿说》、《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等皆是。有的还反对礼乐刑政及礼教的束缚,主张让民各得其所,并提出“至人之治”,“因其政不易其俗,顺其性不拂其能”( 《论政篇》)。在 《答耿司寇》 中称道学家 “读书而求科第; 居宅而求尊显,博求风水以求福荫子孙。”“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答以女人学道为短见书》),揭露了道学家言行不 一以及对男尊女卑现象的异议。在哲学方面,《焚书》继承并修正了王守仁的“良知” 说,主张 “童心说”,反对道学者的矫饰作伪。认为童心即真心亦即“最初一念之本心”。提倡人人皆圣,人人平等,要求发展人的自然之性和个人才能。不过份受封建名教的束缚。强调“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理、人欲并无区别。他在 《答周四岩》 书中利用佛教的“生知”,提出 “天下无一 人不生知”的命题,对儒家 “生知”、“学知”、“困知”的理论予以否定。书中且多处论及佛理,坚持 “心外无物”。总的观点没有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但又以“异端”自居,如( 《观音问》)。作者也反对以 “ 一”、“理”、“太极”为万物本源, 指出 “天下万物皆生于两, 不生于一”( 《夫妇观》)。在文学方面,《焚书》反对复古摹拟,主张创作必须抒发己见,并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

  《焚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傅维鳞说该书 “成为孔子之道一大厄也”。汪本钶评道“一点撺自足天下万世之是非,而 一咳唾实关天下万世之名教,不但如嘻笑怒骂尽成文章已也。”此后黄宗羲、工夫之、戴震、曹雪芹,以及近代谭嗣同、严复、章炳麟、吴虞等人,对孔子理学的批判,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揭露及追求思想解放,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李贽的启蒙影响。

  《焚书》问世以后,被封建社会的当权者视为洪水猛兽,列为禁书,屡遭禁毁。然而书愈禁而流传愈广,反而成为进步思想家进行反封建的思想工具。正如黄节所说:“朝廷虽焚毁之,而士大夫则相与重锓之”,足见《焚书》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焚书》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焚书  焚书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