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鹤山先生大全文集》。诗文集。一百十卷。宋魏了翁撰。所见为早有明嘉靖年间刊本。
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生于宋淳熙五年(1178年),卒于嘉熙元年(1237年)。邛州蒲江(今四川)人。庆元五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同签枢密院事。为官期间,结交四方之士而取师友。后回乡,筑室白鹤山下,创鹤山书院。上疏宋宁宗,请表彰与追谥周敦颐及二程,使其得以官方承认。推崇程朱,又近陆九渊。著有《周易要义》、《春秋左传要义》等多种。
是集收诗十二卷,笺表、制诰、奏议等十八卷,书牍七卷,记九卷,序铭、字说、跋等十六卷,启三卷,志状二十一卷,祭文挽诗三卷,策问一卷,长短句三卷,杂文四卷,制举文三卷,周礼折衷四卷,拾遗一卷,师友雅言二卷。
是集一些篇章载有撰者倾心于“理”的倾向。如在《简州四先生祠堂记》中有“自有乾坤,即具此理,……是乃天地自然之则,古今至实之理,帝王所以扶世立极,圣贤所以明德、新民,未有不由之者。”在《达贤录序》中将“理”看作是人心所共有的,即“民心之所同,则天理也。”但更多的篇章则更强调“心”的概念,似是撰者思想转变后的看法,如《乙酉上殿札子》说:“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又为天地之太极,以主两仪,以命万物,不越诸此。”“此心之外,别有所谓天地神明者乎?抑天地神明,不越乎此心。”因此而将“心”认作是一切的起始,离开心,则万物都消失了,即“心”外无天,“心”外无理。进而 又认为心的本质是寂静,即“心体本静”。《礼记要义》中谈到心与欲的关系,以为心感于物而产生了欲,又同时将欲区分为善与不善两种,是正常需要,另一是破坏性的,即“饮食男女是人心所欲之大端绪也,死亡贫苦是人心所恶之大端绪也。”进而,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便是一种“天理”。就学问而言,了解自己的内心,以达“致其知而明其明”(《拙斋记》),或说是通过自体的修养,使固有善良之心能专一而不受外物牵引。可知,魏了翁在哲学思想上是兼有宋、陆两派,而最终倾向于陆。
集中另一些篇章反映了撰者对文学的态度,以为文辞是“末伎”,它必须是“根于性,命于气”,“止于道”的(《扬少逸不欺集序》),认为“古之为文,皆以德盛仁熟流于既溢之余,故虽肆笔脱口而动中音节。”(《跋胡复半埜诗稿》)据此而对《离骚》之后文学形式上的发展表示不满。
集中更大量的篇章则反映了撰者的治国思想,直陈时事。“重民”是其治国思想的一个中心议题。《特班奏事》将民放在天命的地位,以为“抑不知民与天一也,安有欺民之事而可以应天?亦安有为欺天之事而可以动民?”故当政者都不应欺害百姓,应使其致力于耕耘,努力生产,以巩固国家的安定。与此同时,撰者便提出“先修裕民之政,请薄敛、省责、振荒、救饥”(《向兵民财吏之弊今日何以为革之之方》)等改革措施。对政府机构,撰者根据当时情况,在《御策一道》等篇中提出改革官制的主张,裁除冗滥的官职,并对官员进行按年诠试,等。有一些文章提到屯垦戍边。而在其中,较突出的一类则是对人才的重视,以为“世无不可为之事,顾无必为之志,能为之才耳。”(《邛州白鹤山营造记》),故朝廷须“广为访询,预作处置”(《论储蓄人才》),尤其重视“量才授职”,不要拘于名声而根据实际才能来安排职位。一旦给予职位,就要使其有职有权,并“使受任之臣事权专一,得以展布四体,责其成功。”(《论州郡削弱之弊》)
有明嘉靖年间四川邛州本,入《四库全书》。《四库丛刊》名《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