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笔记。八卷。明蒋一葵撰。万历时成书。
蒋一葵,字仲舒、别号石原。生卒年不详。南直隶武进人。万历年间,曾在广西灵川做过县令,后来升为京师西城指挥使。在此期间,他走荒台断碑,访问名胜古迹;又留心收集稗官野史中有关北京古迹名胜、奇闻佚事的记载和诗文等,汇而成书。当时人们对皇都通称“长安”,故名本书为《长安客话》。他的撰著甚丰,除本书外,另有《八朝偶雋》、《举业全书》、《蒙古通记》、《晋陵文献》,其最著者为《笺释唐诗》、《尧山堂外记》。
《长安客话》主要记述明代北京的城苑、山川、寺观、陵寝、名胜、古迹、关镇等,按所记内容分类分卷,最后纂集成书。其中卷一、二为“皇都杂记”,记北平城的沿革及明京都的建设布局。如大明门、棋盘街、长安门等坐落位置及景象。“大明门前棋盘天街。府部对列街之左右。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於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又国初改国子监为北平府学。永乐二年,仍改为国子监,即元遗址。明初还设有“王子书房”收各夷及各土官子弟入学;在“今太学前有交趾号房”,为明成祖收交趾官生读书处。此外,记载中也有关于政治、民俗等方面的记述。如“南城”中记“英宗九岁登极,有诏凡事白於张太后然后行。太后令付内阁议决。每数日必遣中官入阁,问连日曾有何事来商榷,具帖开极,验有不付阁议者,即召司礼监责之。内阁票旨始此。”又朱元璋“以学校为国储材”,要区别士子与吏胥的巾服,命工部制定式样,经过三次更改,才做为制度定了下来。又在“斗蚁”、“半促织”中记有“京师人至七八月,家家皆养促织。……瓦盆泥罐,遍市井皆是,不论老幼男女,皆引斗以为乐”。记此情此景,特别生动细致。
本书卷三、四“郊埛杂记”。记京郊名胜古迹甚详。如碧云寺、卧佛寺、白云观、卢沟桥、戒坛等,又介绍天寿山之形胜,与诸皇陵所在,及海滨的米家园和勺园。
本书卷五、六“畿辅杂记”除介绍了北京周围外县的名胜古迹,重要的是介绍各县的情况,如东安县、香河县、玉田县、丰润县、遵化县、平谷县、昌平州、密云县、怀柔县、顺义县、古潞阳(今通州)、古临沟(今三河县)、古雍奴(今武清县)、古漷漷阴(今郭县)、宝坻县等。又记芦台产盐,白如玉屑;宝坻产银鱼,县设银鱼厂,中官下厂督捕进贡。宝坻银鱼以瓦窑头为最佳。记通惠河,成化、嘉靖年间疏通修闸之后,“置船剥运,岁省不赀,上下快之。”记河西务,漕渠之咽喉也。江南漕艘毕从此入。两涯旅店丛集,居积百货,为京东第一镇。户部分司於此榷税。
本书卷七“关镇杂记”,记边塞的三关——居庸关、古北口、紫荆关;昌镇、黄花镇、蓟镇、古榆关(今山海关)、喜峰口、宣府。卷八“边镇杂记”,记八达岭、土木驿、张家口、开平、女直等。
本书所记,相当于今天北京市郊的九县一市,为研究北京地方历史和地理沿革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本书万历时有钞本,北京图书馆尚存,清时虽有刻本,收入《常州先哲遗书》(清宣统年间盛宣怀刊印),九六○年,将万历钞本与清刻本相互参校,并参考了其他有关资料校正,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后又由北京古籍社重新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