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血证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血证专著。八卷。清末唐宗海撰。刊行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

  唐宗海,字容川。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卒于民国七年(1918年)。四川彭县人。清末著名医家,为中西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在学术上主张中医应“参酌乎中外”。除本书外,尚著有《中西汇通精义》、《本草问答》、《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等书。

  本书卷一为总论,分述阴阳水火气血、男女异同、脏腑病机,脉证生死,用药宜忌等内容。卷二论述血上干证治如吐血、呕血、咯血等十四条。卷三论述血外渗证治如汗血、血箭、血痣等七条。卷四论述血下泄证治如便血、便脓、尿血等六条。卷五论述血中瘀证治如瘀血、蓄血、血臌、经闭、胎气等五条。卷六论述失血兼见证及相关证如痨瘵、咳嗽、发热等四十余种。卷七、卷八编列本书引用各方,并附以解说。此书集前人经验理论之大成,并参以作者的实践体会,对各类出血性疾患及其合并症的病因、病机、脉象、症状、治则、方药等作了全面而系统的阐发,其学术见解颇有独到之处。如在气、血、水、火的关系上,强调四者在生理上互相维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提出了“运血者是气,守气者是血”;“水即化气”,“气与水本属一家,治气即是治水”;“火即化血”,“血与火原一家,治火即是治血”等著名论断。在血证的脏腑病机方面,则认为心生血、肝藏血、气生于肾而上主于肺,脾则有统血运行上下之功,是以五脏与血证的发生均有紧密的联系,然辨证之关键在于心、肝、脾三脏,其间尤以脾最为紧要。这些观点,均足以启迪后学。此外,书中所确立的血证的治疗大法、用药宜忌,脉证生死的判断标准等,在临床上也确有实用价值。因此,本书不仅是研究血证的重要文献,也是一部较好的临床参考书。

  本书主要版本有清光绪十年(1884年)刻本、清光绪十六年(1889年)刻本及一九三五年上海大达书局《中西汇通医书五种》本。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血证论》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