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专著。三卷。宋钱乙撰,闫孝忠编集。成书于宋元祐八年(1093年)。
钱乙,字仲阳。生于宋景祐二年(1035年),卒于宋政和七年(1117年)。平郓州(今山东郓城)人。钱氏从事儿科医疗四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因诊治长公主疾病而被授予翰林学士。钱氏对儿科生理及脏腑辨证均有独到见解。《小儿药证直诀》为其代表作,《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该书对脏腑辨证及儿科发展有较大贡献,后世倡养阴清热者,皆尊钱氏学说为其先河。另著有《伤寒指要》,未传。
闫孝忠,字资钦,许昌人,为钱乙弟子,系北宋医家,官至宣教郎,因得钱氏传本及有关资料,整理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另撰有《卫生信效方》。
本书上卷载脉证治法,分列小儿脉法、变蒸、五脏所主、五脏病、急慢惊风、疮疹、伤风、吐泻、咳嗽、疳、积、虫癖、肿、杂证等八十一篇脉证,为全书之核心内容;中卷载钱氏所治验的二十三例病案;下卷为诸方,载儿科常用方药一百二十余首,并论述其临床应用。卷末则附《阎氏小儿方论》一卷及《董汲小儿斑疹备急方》一卷。
本书特点之一是对小儿生理、病理论述精详,阐发了小儿生理“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之特点,并告诫“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无疑这些理论对于儿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特点之二是钱氏在《内经》、《中藏经》及《金匮》、《千金》等脏腑辨证基础上,根据脏腑学说,结合儿科临床实践,分析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从而使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与方法更加系统而实用。后世张元素、李东垣、朱丹溪、薛已、赵献可等名家,在学术上均受其深刻影响。此外,该书所载方剂,不少是根据前贤效方并经钱氏化裁而创制,如从金匮肾气丸化裁而形成的六味地黄丸,以及治疗五脏虚实寒热的泻白散、泻黄散、泻青丸、异功散等方,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并沿用至今。
本书现存有明嘉靖年间本、明崇祯元年(1628年)本、清康熙年间本、殿刻(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本等版本。一九五五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曾影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