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全清散曲》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清散曲总集。三册。今人凌景埏、谢伯阳编。一九八五年版。

       《全清散曲》编汇的目的在于展现清代三百年来散曲全貌,考见散曲源流及风气演变的轨迹。适应于此,本书体例不取传统的编排方法,不再分卷,也不按帝王、宗室、诸家、道释的分类方式,而采用了现代较科学的统一按时间顺序编排的方式。它以作者为经,时代为纬,按照作家生卒年代的先后顺次排列。年代难考者,按作者的仕履、交游、撰述刊印等方面的时代量作区别。无名氏曲,则附于编末,也按作品所出书的成书年代为序。这样,为读者了解作家的时代以及同时期各曲家的曲作、风格并进行比较提供了方便,免除了传统按分类编次或按曲调编次所造成的割裂。各家散曲,均缀作者小传,有的还收录了有关序跋及作品评语,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各家曲目编排,先列小令,后列套曲。原有专集传世者,编次不变。重排者,按宫调牌名归类,宫调次第,南曲依沈自晋《南词新谱》,北曲按李玉《北词广正谱》排列。各曲来源,都标明书名出处。各曲均作新式标点。编者还在书前开列“引用书目”,书后又附“作家姓名字号籍贯索引”、“曲牌及使用此曲牌之作者索引”等,便于查检,更重要的是为读者作深入的考证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线索。应该说,《全清散曲》的体例编排是较为科学和精密的。

       《全清散曲》是我国第一部清代散曲总集。将散曲编成总集,前此仅有隋树森《全元散曲》一部,而明、清仍缺。清人散曲,虽时代较近,但专集甚少,且庋存分散,缺乏整理,所以编成总集远比元明两代更难。在《全清散曲》之前,已有吴梅一九二六年出版的《中国戏曲概论》,仅开列十三家;又有任纳、卢前等于一九三○年前后刊行的《散曲丛刊》、《散曲集丛》、《饮虹簃校刻清人散曲二十种》等,选录的清人散曲只有二十多种。赵景深之收藏也未超过三十家。而《全清散曲》编者广采博收,沙里淘金,经搜集、整理而收录的清代散曲作者达三百四十二家,小令三千二百一十四首,套数一千一百六十六篇。所收录作家,上自生于明代而卒于清顺治元年(1644年)后者,下至生于清代而卒于宣统三年(1911年)后者,另还附编收录生于清代而活动于民国者。该书辑佚资料的范围,除了所存极少的清代散曲专集、别集刊本之外,主要是从清人的诗文词集、小说、戏剧、弹词、笔记、曲谱、曲话、曲选以及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报刊杂志中搜辑,其收罗的时间限断和资料范围,在清人散曲方面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齐备,因而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

        《全清散曲》对史料的考证也较为精审。编者面临的困难首先是如何从曲谱和曲选中考订和辑录佚曲,因为此类书的绝大多数散曲,不是不注作者,就是不标书名,甚至有将套数任意割裂,只录其中某只曲子以充小令,或从剧曲中挑选曲子,删去宾白,当作散曲。编者运用丰富的散曲知识,审慎比较、鉴别,考证作品来源、年代和作者姓名,确定归属后再作恰当编排,致使散曲中许多鱼目混珠的现象得以廓清。其次在对作者生平的考订上,也是一丝不苟。不但根据《清史稿》、《国朝名家诗钞小传》、《国朝耆献类证初编》、《清代闺阁诗人证略》、《疑年录汇编》、《碑传集》等书以及各地方志,而且从各种诗文词集、笔记、曲目中钩稽,并兼采近人可信之考证,使绝大部分大小曲家均有较准确的生平简介。确无考者则留缺,不作勉强文字。另,该书还附“引用目录”,各散曲均注明出处目录,重要校勘还加按语,书末又附各类索引,使该书更见周密。

          《全清散曲》由齐鲁书社一九八五年初版。分上、中、下三册。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全清  全清词条  散曲  散曲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