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曲论曲专著。四卷。明王骥德撰。自序写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刊行于天启四年(1624年)。
王骥德,字伯良,一字伯骏,号方诸生,别署秦楼外史。生年不详,约卒于天启三年(1623年)。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徐渭弟子,深受汤显祖影响。曲律研究,继承沈璟观点,有所发挥。作传奇曲《题红记》、杂剧《男王后》、《弃官救友》等。诗文集有《方诸馆集》,散曲集有《方诸馆乐府》(二卷)。著《南词正韵》。校注《西厢记》、《琵琶记》。
这是部论述详细、自成体系的曲论,全书四十节,其结构为:
全书对戏曲源流、音乐、声韵、曲词特点、作法都有阐述,还评论了元、明一些作家、作品。第一、二,具有绪论性质,开篇阐述曲的渊源及其流变过程。“曲,乐之支也。”自《康衢》到《越人》,“声渐靡矣”;“乐府”之名,昉于西汉,“六代沿其声调,稍加藻艳,于今曲略近”;唐以绝句为曲,又创《忆秦娥》等曲;宋词大振,“于今曲益近”;金章宗时,渐更为北词,入元而益漫衍其制,北曲擅盛,多染胡语;到明,变而为南曲,婉丽妩媚。南北曲有别:以地而论,南朝之乐,多用吴语,北国之乐,仅袭夷虏;以声而论,南词主激越,其变也为流丽,北曲主忼慨,其变也为朴实。第三至第三十八,包括声律、修辞、曲词、剧戏四部分。关于声律,是有关音韵与声乐的理论。论调名,介绍曲牌来历、构成方式。调名来历:或取古人诗词,或取地名,或以时序,或以人物,或以花鸟,或以寄托。列出九宫词谱六百八十五章。宫调,“本之十二律、五声”。古乐先有诗,后有律,今乐先有律,后有词。各曲有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仄。北歌必和弦索,南曲无问宫调,只按之节拍。四声平仄,各有区别。乖其法,则曰拗嗓。字有阴阳,五声有清浊。清则轻扬,浊则沉郁。清者为阴,浊者为阳。北曲起字皆曰阳,抑下字皆曰阴。南曲正尔相反。还对押韵、腔调、板眼、识字进行了论述。关于修辞,主张戏曲家继承各方面遗产,“博搜精采,蓄之胸中”;分析戏曲风格流派,指明“本色之弊,易流俚腐;文词之病,每苦太文”,提倡“浅深、雅俗之间”的境界。论声调,主张创作曲词“欲其流利轻滑而易歌,不欲其乖刺艰涩而难吐。”论章法,强调整体构思,力戒“逐句凑拍,掇拾为之”。论句法,倡导曲句以“机熟”、“音调”为贵。还论述了炼字眼、用衬字、作对句、引故实等修辞手法。炼字,要求新、熟、奇、稳;衬字,对口曲不能不用;对偶,要求“字字的确,斤两相称”;用典,不要堆积、不要蹈袭,要“用得恰好”。关于曲词,论述曲调衔接应注意的问题,反对陈腐、生造、俚俗、粗鄙、错乱、蹈袭、拗嗓、语病、太文语、太晦语、学究语、书生语等弊病,还说明了套数、小令作法,等等。关于戏剧,论证戏剧特点,从结构、选材、音律、文辞等方面提出对戏曲创作的要求,提出“词格俱妙,大雅与当行参间,可演可传”的标准;论过曲,提倡作品“村童野老,无不通晓”的通俗性;论尾声,阐述了各宫调尾声曲的定格;关于宾白、插科的论述,是戏曲理论开拓性篇章,提出对宾白的要求,“要美听”,对口白要“明白简质”。第三十九,一百二十二则,主要阐述戏曲史、戏曲批评和作品作家评论。第四十则,记载作者的艺术情趣。
此书学术价值较高。明吕天成说:“(《曲律》)即成,功令条教,胪列且备,真可谓起八代之衰,厥功伟矣!”(《曲品自序》)近人认为“明代之论曲者,至于伯良(王骥德字),如秉炬以入深谷,无幽不显矣。”(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版本有:明天启四年(1624年)原刻本,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苏州绿阴堂本,道光年间《指海》(钱熙祚辑)第七集所收本,《学术丛编》(近人姬佛陀辑)本,《续曲丛刊》本,《重订曲苑》本,《增补曲苑》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