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解深密》,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及中国佛教法相宗经典。五卷八品。约成书于四、五世纪期间。唐玄奘译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译者事迹参见“《大唐西域记》”条)
相传本书梵文原本有十万颂,汉译本是其略本,只有一千五百颂。在玄奘译本之前曾有三个译本,即刘宋元嘉年间求那跋陀罗译本,题名《相续解脱经》一卷,只有最后二品;元魏延昌三年(514年)菩提流支译本,题名《深密解脱经》,五卷,十一品;陈天嘉二年(561年)真谛译本,题名《解节经》,一卷,只有前二品。多种译本当中,一般以玄奘译本为胜。“解深密”是梵文Sand-hinirmokcana的意译,sandhi有诸物相续、骨节相连、深密等义,诸种译本各取其中一义作为本书题名,其中玄奘译本的题名最为准确。
本书阐述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法相唯识学说,其内容编排大体依照大乘境、行、果的次第而展开。全书共八品,其中第一品为序分,其余七品为正宗分。正宗分的七品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二、三、四、五品说明所观境,第六、七品说明能观行,第八品说明所得果。(一)《序品》叙说佛于十八圆满受用土现出二十一种功德成就受用身时,无量大声闻众与无量大菩萨众集合的情景;(二)《胜义谛相品》叙说胜义谛相离言说分别,超越一切寻思,与一切法非一非异而又遍在一切法中,胜义谛与一切法平等一味,它就是离言法性,亦即诸法实相; (三)《心意识相品》叙说八识(心意识)的体相,说明阿赖耶识生灭相续,是生死的根源,并说明阿赖耶识的各种名称及其差别;又说明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生起等相;(四)《一切法相品》把一切诸法的体相概括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种自性,以说明一切染净的法相;(五)《无自性相品》着重阐明一切法皆无自性,其中依据上一品中三种自性而进一步提出“三无性”说,即遍计所执性相是依假名而立,是为“相无性”;依他起性相是依众缘而起,是为“生无性”;圆成实性相是一切诸法的义谛,是一切诸法的无我之性的显现,是为“胜义无性”;本品还进一步用三无性说来会和三乘、五性,说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有情都由这一“无自性”的清净妙道而证得涅槃,所以说三乘唯有一乘,但是其中又有钝根、中根、利根等种性的差异;因此佛的教法有三时的不同:初时的说法针对发趣声闻乘人,用四谛相来说法,是未了义;第二时的说法针对发趣修大乘人,依一切法皆无自性的道理,用隐密相说法,仍是未了义;第三时的说法普遍为发趣一切乘人,依一切法皆无自性的道理,用显了相说法,是为真了义;(六)《分别瑜伽品》说明修习瑜伽行中奢摩他(止)与毗钵舍那(观)的意义,阐述通过唯识止观的修行证明诸法唯识所现的方法等义;(七)《地波罗蜜多品》说明菩萨十地及第十一佛地的名义,并说明菩萨所应修行的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般若)等六波罗蜜。而其中唯有智慧波罗蜜能取诸法无自性性。(八)《如来成所作事品》叙说如来的法身及化身的圆满功德,以说明如来成所事了义之教。
本书是系统阐述印度教瑜伽行派法相唯识学说的主要著作,书中的观点乃至正宗分七品的全文曾多次被以后的瑜伽行派论著所援引,因而本书是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经典依据,也是研究瑜伽行派思想学说的重要资料。本书译为中文之后,中国佛教法相宗依据其中的《无自性相品》而将佛的一代教法判为有、空、中道等三时教,以本书作为判教的重要依据,又以本书提出的三性说、唯识说及阿赖耶识缘起说作为本宗的基本教理,因此本书对于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理论具有重要影响,它是法相宗教义的重要经典依据。
本书有多种注疏,其中重要的有圆测《解深密经疏》十卷(今存九卷),道伦《解深密经注》五卷、令因《解深密经疏》十一卷。本书的真谛译本有其自撰《解节经疏》,已佚,其中一部分散见于圆测的《解深密经疏》内,由支那内学院辑为《解节经真谛义》一卷。本书另有藏译本注释若干种。本书收在《大正藏》第十六卷,另有金陵刻经处刊本、一九一四年常州天宁寺刻经处刻本、一九一五年江北刻经处刻本等多种刻本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