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论著。一卷。原作者不详。陈真谛译。(译者事迹参见“《大乘起信论》”条)
本书内容初解十八空之义,又阐释此十八空摄于十六空、十四空之法义;次释七种真如详说十胜真实之义。但文义并不连属,所以不成一部有体系的论著。据现代佛教学者研究,本论的内容是解释世亲《中边分别论相品》中的十六空和《真实品》内的差别、善巧二种真实部分的文义,由编者凑合成书。书中有一部分和圆测《解深密经疏》及窥基《成唯识述记》所引用的真谛《中边分别论疏》文相符,故本书也许就是真谛《中边分别论疏》的片断,并非译本。这从本书的理论与真谛的学说,特别是与真谛所译的《中边分别论》基本相同。而古人把此书视为龙树的著作,也是错误的,然原作者是谁,迄今亦未可知。其内容除包括《中边分别论》外,其余部分亦颇重要,在唯识学发展史上值得注意。至于书中解释唯识真实的部分,说到正观唯识遣除生死虚妄识心一切净尽,唯有阿摩罗识清净心;又依净不净分别空理段,辨明如如及禅宝同为烦恼所复,同为不净,而不净的意义不同;又释五阴性智段,说到相杂无明,列举说一切有部和经部对于八圣道中的正思、正见,是否同为般若所摄之不同看法,都保存了印度佛学的旧说,这些旧说都是值得注意、研究的文献资料。
本书有明代崇祯十七年(1644年)刊本,清代宣统三年(1911年)常州天宁寺刻本,及《频伽藏》暑字函、《大正藏》第三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