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刘心武《钟鼓楼》创作背景是什么介绍

  《钟鼓楼》创作背景

  《钟鼓楼》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在北京钟鼓楼的故事,通过12个小时的时间,描写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丰富的生活场景,充分展示了80年代的北京生活和社会变革,个人的悲欢离合相互交织构成了北京市民的生活图, 揭示了在人生的舞台上的不同人生,体现出空间感。

  刘心武在书前题记中写道:“谨以此作呈现:在流逝的时间里,已经和即将产生历史感的人们。”这表明,作者试图以所描绘的生活形象,表达出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遗存和现实变革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增强面对人生的自觉意识,清醒地富于创造精神地走向历史的明天。

  据刘心武自述,《钟鼓楼》是一个坚持写实主义的作品,但是其中吸收了一些像意识流,还有西方一些文学的写作技巧,但是吸收并不多。

  《钟鼓楼》赏析

  小说中涉及到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过去,在描绘人物当下行为时,都会穿插一段人物的过往经历。小说中的背景是一样的“文革”,但在同一代人的灵魂之中留下的痕迹却天差地别,在同样学校中造就了荀磊、路喜纯这样奋发向上,善良淳朴的人,也造就了姚向东、卢宝桑这样尊严丧失,堕落消沉的人。这些人物的百态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他们受到的教育、家庭、外部社会环境,以及这些人物持有的信念、人生态度,同时在动荡时期留下的历史痕迹。卢宝桑等人证明了“文革”可能造成的精神扭曲,路喜纯等人证明了“文革”根本无法彻底泯灭文化,薛纪徽揭示了如何在错误中找到正确的人生道路。

  小说中并没有对这些人物做出任何的褒扬或批判,以善解人意、宽宏的精神,在客观上描绘小说中人物的生活百态。在历史厚重与时间的流逝中,对历史进行了反思,着重揭示了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矛盾冲突与交融,突出当时市民的生活与心理境况。小说在各种人物的心理演化过程中揭示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

  《钟鼓楼》的艺术独创性集中体现在“清明上河图”式的美学追求上。不少作家致力于创作市井风俗画小说。在邓友梅笔下,饱含历史感的京华生活闪烁着异彩;在苏叔阳笔下,体现当代变革大潮的的京都社会呈现出新姿;刘心武则把历史内容溶进现实生活,力图展示出当代北京的社会生态景观。与古老的钟鼓楼连成一体的那条胡同、那座四合院里的九户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联系着的历电和现安的社会关系,组成了斑斓多彩的京华生活场景。薛家的婚宴不仅是作品的中心事件,也是横向展示现实和纵向挖掘历电的坐标轴。在横剖面上,它把四合院里近40个人物串连起来,人众下乱,户多不散,将各个家庭、各种人物的日常生活扩展为一幅全景式的市民生活图。其中有家庭组画、人物组画、生活组画,这些画面既有独立的内蕴,又有整体的时代感。在纵剖面上,小说对四合院里每个家庭的不同历史和每个人物的不同命运作了追溯与探寻,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出当代都市纷繁复杂的生活流程,同时,还织入了钟鼓楼的沿革、四合院的变迁、结婚风俗的变化。作者力图站在历史和哲学的高度,审视现实与历史的深刻联系,以横向拓展和纵向开掘,给人一种生活画面的宏阔感和历史的纵深感。

  为北京市民阶层的芸芸众生塑像,描绘整体的“市民生态群落”,是作品的又一审美特征。刘心武的小说创作,始终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普通人,从《班主任》、《如意》到《立体交叉桥》无不如此,《钟鼓楼》更是集中地描写北京普通市民的众生相。这里,有沉醉在回忆中安度晚年的海老太太,与世无争的薛永全,执着地进行艺术追求的演员澹台智珠,谨小慎微的老编辑韩一谭,“令人厌烦的热心人”詹丽颖,憨厚善良的厨工路喜纯,具有现代思维方式的青年翻译荀磊,属于“浅思维”型的新娘潘秀娅,沾满旧习气的卢宝桑和小偷姚向东等。作者在为这些处于不同层次的人塑像时,写了他们的昨天和今天,抓住人物经历、心态、命运的特殊之点,勾画其灵魂,从而再现了当代和人物自身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钟鼓楼  钟鼓楼词条  刘心武  刘心武词条  创作  创作词条  背景  背景词条  介绍  介绍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