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东方》读后感
《东方》是我国著名作家魏巍的长篇小说,荣获1982年第一届茅盾文学奖。也是我国第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发生、发展和胜利的全过程的长篇巨著。
它以主人公-郭祥的行动展开,忠实地记录了,中朝人民并肩战斗,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敌人的真实的历史的一页。它写出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运动势不可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处处不得人心、时乖命蹇。向我们展示了二十世纪世界历史的伟大进程。
我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有幸拜读了这一部长篇巨制的第一部《山雨》,讲述了从土改时期到抗美援朝战争前夕发生的故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近代遭受的苦难折磨,认识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民真正地实现了解放,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真正地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就让我们把时间线回退100年,真切地感受一下中国人民由屈辱压迫走向独立解放的这一伟大转变… …
至暗时刻
1911年,武昌的一声枪响终结了清王朝两百多年的统治,人们终于不用耷拉着长长的辫子,行三叩九拜的屈辱礼节。但中国人民真正地实现了解放吗?并没有。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并没有因为中华民国的建立而有所改观。相反,因为国民政府中央的有名无权,导致军阀割据,四处混战,中华大地整日战火连篇。
而在中国的农村,小农经济脆弱不堪,一旦有天灾人祸就可能会让一个家庭倾覆。除此之外,地主阶级极力搜刮民脂民膏,压迫百姓,坚定地站在人民的对立面。那时候农民们的生活极为困苦,连最基本的生存权利都难以保障。很多人都靠给地主家打长工,耕种几分薄地赖以生存,还要收到地主阶级的侮辱。我们的主人公郭祥(嘎子),因为给杨雪做的柳梢笛被谢家儿子抢走,气不过打了他,结果谢家以此为借口,百般刁难。嘎子的父亲只好带他上门赔不是。后来嘎子又杀了谢家的老鹰逃到了外面,谁曾想谢家竟让郭祥的父亲给一只老鹰上坟磕头!害的郭祥家变卖了所有田地,郭父也大病一场,日子愈发艰难。
现在我们在党的领导下,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即使是在这次疫情期间,各地采取了封城政策,但我们还是能够很方便地买到日常所需的生活物资,并且价格较疫情之前波动很小。
我们似乎很难切身地体会到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民究竟遭受了怎样的苦难:外有日寇犯我中华,中国人民的尊严被侵略者肆意地侮辱;内有封建官僚,地主阶级反动派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彭德怀元帅在大西北作战时,叩开老乡家的门,发现一家五六口人只有一身旧衣服;李能的父亲含辛茹苦攒下的十几亩地,谢家说占就占。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开始,就进入到愈发艰难的黑暗时刻,中国人民迫切地需要一个引导者带领他们走出困境,实现新生。
钟山风雨
幸运的是,他来了,他就是我们敬爱的中国共产党。它同广大的中国人民一起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独裁政府。推行土地改革,将一块块的土地切实地分发到农民的手中,将原来地主阶级攫取贫苦农民们的非法所得悉数分发。曾经富丽堂皇的谢家大院,如今也成为了金丝嫂子和其他村民的住所。
重新获得土地的农民又恢复了生机活力,重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生产活动中去,从内心中感恩党,拥护党。因为中国共产党站在了最广大的中国人民这一边,是真正地为人民谋福祉谋发展。
这次疫情中,许许多多的产党员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在支援武汉的请愿书上签字;牺牲在抗议一线的公职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共产党员。他们舍己为人,无私奉公,无怨无悔地奔赴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承诺与准则。
希望到来了,但危机并没有完全消退。国民党残余和地方反动派仍然在蠢蠢欲动;美帝国主义出兵朝鲜半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外部局势十分紧张,党的内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同志在解放战争结束后,认为“革命”结束了,应该开始享受,完全没有认识到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任何时刻都不能放松懈怠,现在绝不是享受的时刻,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而不是任由思想腐化堕落。
正如郭祥的营长-老陆,曾经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解放军干部,但在解放战争结束后,立刻暴露出知识分子的局限性,开始以个人利益为首位,学会“讲究”,用小人之心怀疑自己的亲密战友,后面更是在朝鲜战场贪生怕死,擅自脱逃,让志愿军围歼美军的计划落空。
这次疫情我们既有令人感动,奋战在一线的共产党员,也有令人愤慨的不作为官员。他们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疫情状况一问三不知;有的甚至擅离职守,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这是全体共产党员都应引以为戒的。作为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把为全体中国人民谋发展,谋复兴的历史使命,铭记在心。
但从整体上来说,共产党还是站在中国广大人民的这一边的。从杨家大娘的活动就可以看出来,以前她在谢家遭受各种非人的虐待,自打照顾八路军伤病员,帮忙传递情报之后,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激情活力,因为这就是在为人民自己争取解放。在战争结束后,大娘甚至感觉些许失落,有点怀念当初忙碌的日子。
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是真诚深厚的鱼水情。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才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打败美帝国主义,实现国家安全和民族解放。
半岛烽火
在毛主席和彭德怀元帅的英明决断下,中国决定向朝鲜半岛出兵,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一个很艰难的决断,因为彼时的新中国,刚刚经历了十几年的战乱,国家百废待兴;美帝国主义的火力配备数倍于我军,海陆空三军来势汹汹;开战的风险很大,一旦有什么差错,中华大地将再次遭受战火侵袭。
但这一仗必须要打!即使对手是世界第一军力的美帝国主义,中国人民为了支援兄弟国家的反侵略战争,也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援手。这不仅是在帮助我们的邻国,更是保卫我们祖国的安全。即使前方有再大的苦难,无论有怎样的荆棘坎坷,我们中华儿女也绝不会退缩。
到了今天,我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时,全国各地向湖北伸出援手:有一省帮一市的定点支援,有义无反顾的医务工作者,有全国各自自发组织的捐款捐物,有自愿往湖北运送蔬菜的货车司机,选择留在武汉的志愿者… …一个个真实的事迹向我们诉说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史诗:中国人民绝不会畏惧任何困难,一定会齐心协力,勇攀高峰。
结语
看完第一部,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或是因为同情中国人民的困难岁月,或是感恩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解放,也或是被文中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所感动。
我想,无论中国人民遭受了怎样的苦难,最终都会创造出中华民族的辉煌!祝愿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全面完成今年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魏巍《东方》主要内容
1950年秋天,广袤的冀中平原一派丰收景象。和平宁静的凤凰堡村,传来了美帝侵朝的消息,回乡探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连长郭祥和卫生员杨雪闻讯决定立即返回部队。“子弟兵母亲”杨大娘和贫农小契、金丝和杨大伯他们支持杨雪和郭祥一道提前归队,准备再一次承担战争的重负。这时地主分子谢清斋也乘机四处活动,大造谣言妄想借机翻天。
郭祥和杨雪提前赶回了部队,部队很快接到了准备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出国作战的命令。在即将出国作战之际,营长陆希荣仍强求未婚妻杨雪答应马上结婚,遭到杨雪拒绝。陆希荣出于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心理,对郭祥产生了怀疑和嫉恨。
出国第一仗中国人民志愿军消灭了敌人疯狂冒进的有生力量,迫使敌人从鸭绿江畔后退。但郭祥所在团队打得并不理想,团长邓军、团政委周仆及时召开党的会议,严肃批评了恐美避战情绪,并研究制定了具体的政治教育和战斗措施。
第二次战役开始了。郭祥所在的团队担负了穿插、阻击的重要任务。面对数万夺路溃逃的敌军,郭祥的连队像钉子一样坚守在阻击阵地上。郭祥率队拼死出击,他身负重伤但终于坚持到了大部队到达围歼作战地点的时刻。营长陆希荣在战斗最残酷的时候像第一次战斗中那样又一次擅自带队撤退逃跑,险使全军的围歼计划成为泡影。团长邓军危急中亲自带队死死堵住阵地缺口而又一次负伤。二次战役结束后,团里召开党委会,严厉清算了陆希荣的严重个人主义、右倾保守思想,并予以留党察看、降职使用的处分。在后方医院拼命工作的杨雪在极度痛苦中毅然与陆希荣断绝了关系。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重伤初愈的郭祥返回了连队。他回到部队后正赶上第五次战役,他率连队与敌人斗智斗勇,浴血鏖战。在一次作战弹药用尽的情况下,郭祥与仅存的十几名战友毅然舍身跳崖。幸遇朝鲜群众及游击队全力营救,郭祥与乔大夯才得以脱险和康复。在险恶的战争环境下,杨雪在军医院遭敌机突袭时,为抢救伤员和朝鲜儿童而献出年轻的生命。
当抗美援朝战争激烈进行时,国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正蓬勃展开。凤凰堡村以杨雪的母亲杨大妈为首的农民群众克服了一系列的困难和干扰,终于在上级党组织的指引下,走向了农业合作化道路。杨大妈不为女儿杨雪牺牲的悲痛所压倒,又毅然地将15岁的小儿子送上前线。
1951年的夏秋季节,战线基本上固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遭到沉重打击的美伪军虽然被迫同意进行停战谈判,但全无诚意,仍然不断扩军并疯狂进行挑衅以求一逞。为了争取和平的早日到来,彻底粉碎敌人的“北进”妄想,入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3年夏季对敌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夏季攻势”,已升任为营长的郭祥带领部队全力投入突击,猛打猛插,一举捣毁了伪军的一个师部。在迎击敌军的反攻战斗中,郭祥腿部又一次负重伤,在战局发展的严重时候,郭祥坐担架坚持指挥战斗,直到敌人的攻势被完全粉碎。我军的“夏季攻势”进一步巩固并拓展了防御战线,迫使敌人老老实实回到板门店谈判桌前来,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郭祥返回国内治疗伤情,被截去了一条腿,转业回到家乡后担任了县委书记,又全身心地投入了国家建设的新战斗中去。郭祥和长眠在异国土地上的杨雪都被朝鲜政府授予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光荣称号。世界东方的一代英雄儿女们的功绩永在,浩气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