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团圆与大离散:《傲慢与偏见》与《红楼梦》中爱情喜剧与悲剧陋
红学研究
《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作为同时代的代表东西方文学的两部经典爱情著作,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征服了几代读者。现在,重读这两部巨著,不仅是重新感受其中的震撼力,而且为其中的某些东西所感动着。《红楼梦》叙述了以贵族子弟贾宝玉和多情敏感的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的系列爱情悲剧,结局是大离散。《傲慢与偏见》则是营造了一个以聪明自尊的伊丽莎白和傲慢贵族达西爱情喜剧为中心的爱情大团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这两部作品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就是都反映了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但是其中又有不同。笔者认为,《红楼梦》的爱情悲剧不只是宝黛的悲剧,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悲剧,当然主要是与作者所处环境有很大关系;而《傲慢与偏见》的爱情喜剧则与作者个人的创作风格有很大的关系。现试就这方面作些分析,难免有愚陋之处。
(一) 大离散:《红楼梦》中爱情悲剧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来给人看。爱情是美好的,是纯真的,然而因爱生恨,因情魂断天涯却让人觉得似乎该悲天悯人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纠葛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归路。悲剧是《红》的主线,林的香消玉陨和贾的情归无稽涯是不可逆转的结局,万事都寻因问果,因果相生,现就这原因略做分析。
一是作者的现实与理想强烈碰撞的结果。家道中落使曹雪芹的理想难以成为现实,这必然会使他在精神上有一种极为强烈的受压抑感,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偏颇,内心的澎湃与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产生翻江蹈海,石破天惊的撞击,使作者看透现实,只有把现实看得透彻,加上自身的悲惨遭遇,有责任心的文人都会站出来,用手中的笔针砭时弊,不会让自己的作品成为统治者的附庸,而是广大人民的喉舌。诗酒风流可能只适与那些贵族士大夫及时行乐,在那个时代,他的生活环境不允许他超现实地去创作华丽词藻的作品,而只能是把愤世嫉俗之情流淌于笔端。《红》中贾,林便是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二 人物性格与理想追求导致悲剧的产生。贾宝玉是大家族中的花花公子,在封建大家族下他不得不遵循“父母之命不可违”的纲常道理,不得不学孔孟之礼,读八股之道,精经济之行。然而作者却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个温驯的羔羊,而是赋予他反叛的性格。在任何时候单一的反叛者都不能够力挽狂澜,只能反抗不适合自己的方面,然而却达不到 任何效果。他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因此他的反叛只能在痛苦的无奈挣扎中死去。反叛中有着软弱,这也是导致他失败的致命弱点。他的软弱使他对封建社会的反抗毫无力度可言,真心喜欢他的一个个香消玉陨,他的最爱只剩黛玉了。从林妹妹生前到死后,他都未向外人宣称过对他的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林黛玉的死去,他能做到的只是哭,如此软弱之人,注定只会无疾而终。林是真挚爱情的追求者,他希望贾心中只有她一人。她是花,花开必有花谢,她狂热追求的那种超脱现实的爱情是不切实际的,最终只能灰飞烟灭。
三 封建的伦理制度和以婚姻为手段来维系利益是悲剧产生的又一原因。史太君是封建礼教的忠诚卫士,理想僵化,不容许耳中有一丝异声。史太君为了所谓的封建正统,为了她至高无上的爱情。贾、林之爱是超现实的性灵之爱,但是他们不可能有现实之爱,这也正是正统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抗争,,封建家族之间的维系是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反对他们结合是为了贾府乃至史、薛、王等封建家族的利益。
在封建社会下,孤傲对抗庸俗、高洁对抗肮脏、美好理想对抗冷酷现实。社会,个人,作者都是悲剧的动因。
(二) 大团圆:《傲慢与偏见》爱情喜剧
正如十九世纪著名学者、批评家乔治亨利路易斯曾经指出:简奥斯汀“掌握了戏剧手法这门难得的、困难的艺术”,“如果说用最简洁的手段达到最真实的表现可称为艺术的最高成就,那么可以说奥斯汀最大成功就在在于成功地运用了喜剧这“最简洁的手段造成了一个爱情的大团圆,而不是像当时所流行的滑稽模仿的形式那样矫揉造作。
十九世纪初,英国小说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奥斯汀以现实主义先驱姿态打破了这一局面。她反对假浪漫主义,嘲弄当时流行的感伤派小说,认为小说应该真实并要有“四处洋溢的机智幽默”。《傲
慢与偏见》就是这样一个现实主义“四处洋溢的机智幽默”的爱情喜剧。
《傲慢与偏见》第一章第一句就定下了喜剧的调子,“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实际上,全篇基本都围绕着这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展开,就在班纳特一家在为嫁女儿而忧虑的时候,“有钱的单身汉”们——彬格莱和达茜
来到了,这给了他们希望。然而,很快希望破灭了,彬格莱被无知的班纳特太太又喋喋不休了。很快,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傲慢的达茜先生向伊丽莎白发出爱情信号,而伊丽莎白却因误信他人言而产生了偏见,拒绝了他的求婚。事情又一次陷入困境。全书达到高潮。之后,经历种种戏剧性变化,终于形成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伊丽莎白与达茜成了幸福的一对,彬格莱和吉英喜结连理。
事实上,书中的情节并不复杂,简直可以说有点简单。可是,正如毛姆所说,这体现了“出色的观察力,生动的幽默感和巧妙的措辞”。这样就使简单的情节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有了喜剧的色彩。而让爱情喜剧化正是奥斯汀“对人性的透彻理解”的结果。让人们知道,傲慢与偏见会给爱情带来曲折,但最终又会为真爱所屏弃。这样爱情大团圆的局面的出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三) 大团圆与大离散之爱情赞歌
在把《红楼梦》和〈〈傲慢与偏见〉〉纳入比较视域时,我们得对二者进行重新审视,不能主观地割断它们之间的联系。不管结局是大团圆还是大离散,也不管过程是喜剧还是悲剧,其间升华耀眼的是爱情的永恒。
〈〈红楼梦〉〉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爱情的悲剧,而且当时整个社会的悲剧。人物性格的缺陷——软弱,不能容忍自由爱情的社会,以及作者辛酸的遭际,都促成了悲剧。其中没有圆满的爱情,有的只是眼泪和有情人的大离散。与之相比较,〈〈傲慢与偏见〉〉虽背景也差不多,却成为了喜剧。这从原因上去追问,主要要归结到作者奥斯汀的创作手法上。奥斯汀特有的幽默感和喜剧化的叙事手法使得全书充满了不可抗拒的魅力。
参考书目:<<红楼梦〉〉 曹雪芹著
〈〈傲慢与偏见〉〉 奥斯汀著
〈〈奥斯汀和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 朱虹 选自〈〈外国文学研究集刊(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红楼梦〉的悲剧意识与旋律美〉〉 唐富龄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比较文学教程〉〉 陈淳 主编
〈〈文学理论原理〉〉 童庆炳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