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乱说
随口乱说
红学研究
《红楼梦》的第五回,上不接天,下不触地,历来就有人说该当在全文“煞尾”处。
少时无甚阅历,书读不多,醉心的只是故事好看,全不知上说第五回该在全文的何处,既然没想到过,自然也想不通。但渐渐读的书多了,虽然比博学之士还是差着很多,却也渐渐发现这第五回确实有些奇怪。
我是既搞不懂索隐派也搞不懂考证派的,只是凭着做文章的直觉随便说说。
中国古典文学的体裁传承性还是很强的,从《诗经》一路逦迤走来,就到了元曲,然后到了明清小说。后面的总是有不少前面体裁的影子。形式上虽然一变再变,但审美情趣,篇章布置却总是一脉相承。看多了前朝美文,看《红楼梦》第五回就怎么看怎么别扭了。
《红楼梦》也是公认的美文。这不是说从什么立场来看的,而是从文章本身来看的。《红楼梦》的文笔精炼而不苍白,节奏舒缓而不拖沓。
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时候,前八十回一天不过三两回,同样时间内,却已几乎将后四十回看了大半;第一次看《水浒》的时候,也是前百回慢,后几十回快;第一次看《西厢记》的时候,也是前十六折仅能每日一折,后四折却是嗖地一下就过去了。先还觉得奇怪,后来才知道,原来那一前一后真的不是一色笔墨。还以为自己看久了不耐烦,却不是,原来是别样的文字让我不耐烦!
便又说回来,其实元曲便是浓缩的明清小说,而明清小说却也正象抻长了的元曲。
看那脍炙人口的元曲与那流芳至今的小说除了一样的文字秀丽之外,说到起承转合的手法,则是笔应到处如水银泄地,笔不应到处则滴水不漏,更似是一个模子里脱胎出来一般。这个可能才是国人代代传承的文学风格,断不是仅仅苦思冥想地琢磨出几个所谓好句,再为这几个句胡乱抻成一篇长文了事的。
《红楼梦》前八十回不是乱抻而成的长文,而是呕心沥血成的绝美文字,因此这第五回便更加透着蹊跷。
对比本处提到的这三篇(为何独独这三篇?因为前两篇都是金圣叹极力推崇的才子书,我辈虽不敢比圣叹眼光,但若圣叹在世,必亦推《红楼梦》为第七才子书!惜乎雪芹晚生,圣叹早逝,终不至此文坛盛景),先看起笔。
此三篇起笔都是传奇笔法。洪太尉误走妖魔,引出一篇《水浒》来;张生游学普救寺,演出一部《西厢记》来;女娲补天一块弃石,成就一曲《红楼梦》来。
至到结笔,宋公明梦游廖儿洼,一百单八好汉归了位;张生梦醒草桥店,崔张情缘煞了尾;比及《红楼梦》,似乎该是贾宝玉大梦之后猛醒了人生三昧。由此看,同属大梦而醒的《红楼梦》的第五回似乎就不该放到现在这个地方,却似是该放在最尾。
从体裁看,《红楼梦》与《水浒》同属小说,但题材相差太大;但从题材看,《红楼梦》与《西厢记》同写到才子佳人,但体裁却又不同。因此《红楼梦》就有些象杂交品种。况且,前文已说过中国古典文学传承性很强,便看着《红楼梦》不似《水浒》更似《西厢记》也不足为奇。毕竟我等门外汉看似与不似更多地是从感觉,而非严格的学术类比。
于是捧着《西厢记》,比着《红楼梦》,越看越觉得《红楼梦》分明就是一部换了人物,添了无数曲笔而放大了的《西厢记》。看他一个普救寺化作贾史王薛;一个崔莺莺,又化作元春,黛玉,宝钗,晴雯等人;一个张生,又化作宝玉,琪官,湘莲等人,连那“西厢”中的惊艳,赖婚,琴心,闹简,赖简,都能在“红楼”中清清晰晰地看到放大的影来,且这次序都未变得几变。便又觉得“红楼”当以梦结。
还有一层,古人写文最讲究照应,讲究收放,讲究平衡。《红楼梦》的开篇已是一段大文章,要等到结尾也有段大文章才收得住;这第五回偏偏又是一段大文章,且是与开篇同样性质的大文章,若按文理,书末必定要有另一篇大文章才行;但是,如果同样滋味的这四篇大文章,都缀在头尾,不仅浪费笔墨,文章也必然过于晦曲,失了轻灵,看前八十回处处可见轻灵,同一人不大会写出天差地别的两样文章来,因此这种写法行不通。如果篇末减一篇,则恐怕不是局促,也显得头重脚轻。倘若索性便没有了这样的大文章收尾,只是把个人命运写尽,便会如拳头打出去忽然散成了掌,且不知道收回,停在那里。此上三点,都不会是大家如曹雪芹等的写法。况且第五回已是点破各人命运,从此回已猜到结果的读者又怎么会耐心地看下去呢?若是这个第五回放在通篇之末,则宝玉一番大梦之后,梦里既应了前事,一切有了了结,又可顺畅地让其经此一梦大彻大悟,找到自己的归宿,文章收尾,更重要的是,这收尾不仅可与开篇旗鼓相当,互为照应,最终以梦收尾正中了题中,曲中的那个“梦”字。
再看第五回的文字,前面分明不接前文的第四回,后文的第六回也是独立成章,这第五回在此处真是无可无不可,但放在文末却绝然是一番妙笔。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到底应该怎样写,四大家族及众人的归宿应落何方已经成为无认可知的千古悬案了。但也正因为没有答案,所以人们才有兴趣各抒己见。
程高的续本不用说,是不符原著的。第一是节奏不符,没有抑扬,叙事平直;第二是人物没有风采,有诗才的众人在后文中竟然没有一处佳句,平常人等也都是俗不可耐,直如市井小人;第三,人物、家族的命运也有多处与判词不符。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是说薛林二人的当无疑意。对比判词,尽管我等也不能说就能攫住作者初衷,但是一定不是如程高所续是显而易见的。虽然“黛玉焚稿”也是够凄美,但这似乎不是作者本意,加之丑化了薛宝钗,并改变了她应有的命运,作品的感染力即是大打折扣。即如改编得较好的电视剧,想也不是作者本意。为什么呢?就因为那首判词,那才是二人命运的总纲。
文行至八十回,细心的人应该看到黛玉对宝钗已是心服口服,按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来说,她是不会心生怨恨的,八面玲珑如宝钗,即使真如程高所述,也不会在大婚之期就那么生生忘掉这个妹妹而无所交待的,这不是前八十回中的那个宝钗,一个有才有德有度量的宝钗。即使黛玉,虽然孤傲,但也绝不会如程高所写那样临终时一股子小家气,黛玉毕竟是个大家闺秀,她也是有度量、明事理的。在这点上,那部流传甚广的电视剧也是失败的。
由上面那首判词,再结合家族命运的大环境,窃以为薛林的命运不应该是我们众所周知那样的。
其实下面的这些言论早有人说过,我不过是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见解而已。
先看前两句。起首两个动词,一个可叹,一个堪怜,都预示着两人命运的悲惨,绝不会如程高所续那样厚此薄彼。为何可叹,为何可怜,就要落在后两句上了。
第三句是写黛玉,第四句是画宝钗,这也是无疑义的。因为二人的名字就倒装镶嵌在句中。
以曹雪芹的才学文笔,是不会不按照作为二人命运总纲的判此来设计二人的结局的。因此程高与电视剧为二人设计的结局就是胡沁。
在这后两句中,值得注意的是对偶结构。对偶就是相应,同样位置的字的用法是相同的。第三句怎样解,第四句就一样该怎么解。
关键在这第三字上了。我以为这第三字至少是一字当两字用的。
第一层就是指二人的姓,林是林,雪是薛。雪是薛在“护官符”里已经点明,后文中同样用法也不鲜见。第二层我觉得就是指二人的死法。
世所流行的本子没有让薛宝钗也死掉的,但在这判词里,她却是应该死掉的。
为什么呢?可叹,堪怜,都是带着强烈感情色彩的词,程度不相上下。堪怜者死,可叹者就不该死么?在那时,最可叹,最堪怜的是什么呢?程度最深的也就是个“死”了,所以,既然“林”死,就没有理由让“薛”生;既然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宝玉就应该谁也得不到,不论是形式上的,还是实质上的。所以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就是胡来!
林中挂,有一种解法是指“临终仍有所挂念”,如程高本和世所流行的大多数本子一样;但是,请注意,这三四句可是对偶句,三句怎么解,四句就应该怎么解!按照这种解法,迄今我也不知道“雪里埋”这三字怎么如上面那样解出来。
因此我便倾向于另一种说法了:林中,雪里,应该是指她们死时的环境的,这便是我说的一字当两字用的含义。
林中,自然是没什么说。必是有木的所在。潇湘馆的竹子可称林,黛玉葬花之所也可称林,也许还有些一时无法想起的别的地方,但是从这几个字的含义看,黛玉该是在林中吊死的。至于什么原因,不是本文讨论范畴。但是,最重气节、孤高傲世的黛玉,自然不会是为了什么宝玉的婚事上吊的,也不会因为这就死了的,她绝没有这么小家子气,那不是她的性格。而宝钗呢,此处有两种解法,一种就是用本字“雪”,一种就是用假借“血”。既然“雪”可借“薛”,自然也不能不想到“雪”可借“血”。前者是说宝钗当死于天灾,后者是说宝钗当死于人祸。而且,联想到小说篇首贾雨村的那首诗,宝钗之祸该是与他有关的,与宝玉是扯不上关系的。再则,如果不是薛林二人同时或先后离宝玉而去,宝玉也不会真的就看破世俗,抛下一切吧?因为从人性来讲,即使黛玉死了,如果家中还有个与宝玉互爱互敬的宝钗,他也不过是一时难受,选择自己命运也不会那么坚决。家没有了,应该在的人都不在了,什么都没有了,这才能触动宝玉,让他想起自己的那个梦境,去走他应该走的那条路。否则,也称不上“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
花季少女的非正常死亡,才真的称得上“可叹”“堪怜”了。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