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晏婴·二桃杀三士》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先秦·晏婴·二桃杀三士

  战国轶事小说。旧题晏婴撰。原载《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艺文类聚》八十六、《太平御览》九六七、《事类赋》、《合璧事类》、《柳河东集注》皆引此载(文字有异)。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故事描写: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共事齐景公。他们有勇力,能搏虎。晏子恶其勇而无礼,于是,同景公私谋除之。因请景公使人馈之二桃,并使三人论功食桃。公孙接叹说:“晏子真是智人。他让齐景公叫我们按功大小分桃。不受桃,显得我们无勇; 受桃,人多桃少,逼我们不得不计功分桃。我曾搏野猪、胜老虎,按功可食一桃。”于是就拿起一桃。田开疆说,他曾两次打退敌军,亦可单独吃一桃,也就拿起一桃。古冶子说他曾随国君横渡黄河,在河中杀死了咬住君车左骖的大团鱼,功劳之大也得单独吃一桃;并让二人把桃子交出来,说着,就拔出宝剑。公孙接、田开疆皆说:“我们勇不如您,功不及您,取桃不让,是十足的贪婪;这样厚颜活着,算什么勇敢!”于是,二人交出桃子刎颈自杀。古冶子见二人皆死,认为自己曾羞辱人家,吹捧自己,是不义言行。于是,也自杀。在这里,晏子用“两桃”之计,巧妙地挑起三个力大无比而不知礼节的勇士之矛盾,使他们先后自刎,表现了晏子能够看准对方弱点,利用对方矛盾,就能战胜强大对手的机谋和智慧。但晏子借刀杀人,实非义举; 三士之死,也说明了好勇斗狠、争功夺利者之可悲。小说铺写三士争桃,运笔很有生气,鲜明生动地勾画了三士有勇而无谋,自陷死地的赳赳武夫的形象。这个故事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影响很大。今世汉阳出土西汉壁画,绘春秋故事有作“二桃杀三士”场面的 (见沈从文《从文物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引,载《光明日报》1961年10月21日),汉末武梁祠也有石刻《晏婴二桃杀三士图》。《乐府诗集》卷四十一诸葛亮《梁甫吟》云: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 国相齐晏子。”唐李白 《梁甫吟》诗亦曾曰:“力拔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皆谓是事。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五卷《晏平仲二桃杀三士》亦演此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二桃杀三士  二桃杀三士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词条  主要  主要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