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诗经《黄鸟》原文及赏析

  交交黄鸟①,黄雀咬咬叫声哀,

  止于棘②。酸枣树上停下来。

  谁从穆公③? 谁从穆公去殉葬?

  子车奄息④。子车奄息遭祸灾。

  维此奄息⑤,就是这个好奄息,

  百夫之特⑥。抵敌百人有才干。

  临其穴,走近墓穴要活埋,

  惴惴其慄。也自颤抖心悲哀。

  彼苍者天,青苍苍的老天爷

  ,歼我良人⑦! 杀我好人不应该!

  如可赎兮,如可赎回他的命,

  人百其身⑧! 愿死百次替他挨!

 

  交交黄鸟,黄雀咬咬声凄凉,

  止于桑⑨。飞来停在桑树上。

  谁从穆公? 谁从穆公去殉葬?

  子车仲行。子车仲行遭祸殃。

  维此仲行,就是这个好仲行,

  百夫之防⑩。抵御百人有胆量。

  临其穴,走向墓穴要活埋,

  惴惴其慄。也自颤抖心悲凉。

  彼苍者天,青苍苍的老天爷,

  歼我良人! 杀我好人不应当!

  如可赎兮,如可赎回他的命,

  人百其身! 愿死百次替他偿!

 

  交交黄鸟,黄雀咬咬声凄惶,止于楚(11)。

  飞来落在荆树上。谁从穆公?

  谁从穆公去殉葬?子车鍼虎。

  子车鍼虎遭祸殃。维此鍼虎, 就是这个好鍼虎,

  百夫之御(12)。抵挡百人有力量。

  临其穴,走向墓穴要活埋,

  惴惴其慄。也自颤抖心凄惶。

  彼苍者天,青苍苍的老天爷,

  歼我良人! 杀我好人不应当!

  如可赎兮,如可赎回他的命,

  人百其身! 愿死百次替他偿!

  [注释] ①交交:通作“咬咬”,鸟鸣声。黄鸟:即黄雀。②棘:酸枣树。棘之言“急”,为双关语。③从:从死,即殉葬。穆公:姓嬴,名任好。春秋时秦国的国君。④子车奄息:人名。姓子车,名奄息。后之子车仲行、子车鍼(qian)虎同。 ⑤维:发语词。 ⑥特:匹敌。 ⑦良人:好人。⑧人百其身:犹说死一百次。一说,用一百人赎其一命。⑨桑:桑树。桑之言“丧”,双关语。⑩防:抵挡。《郑笺》:“防,犹当也。言此一人当百夫。”(11)楚:荆树。楚之言“痛楚”,为双关语。(12)御:抵御。

  [赏析] 这是一首秦国人民痛悼“三良”的挽诗。它表现了人民对统治者残暴行为的无比憎恨,对被害者的深切哀悼和对人殉制度的强烈反对。

  关于诗的背景及主题,古今学者的意见比较一致。所不同的是,《诗序》、《左传》、《史记》主被杀说。《诗序》曰:“《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穆公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左传·文公六年》记载:“(公元前621年)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鍼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史记·秦本纪》记载:“缪(穆)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车氏三子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又《史记·蒙恬列传》载蒙毅(恬弟)之对云:“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穆)。”据此所见,先秦皆谓“三良”被杀 。而三家说则谓秦穆公要人从死,穆公既死,三臣自杀以从;《史记·秦本纪》《正义》引应劭云:“秦穆公与群臣饮酒酣,公曰:‘生共此乐,死共此哀。’于是奄息、仲行、鍼虎许诺。及公薨,皆从死,《黄鸟》诗所为作也。”此鲁诗之说。《汉书·匡衡传》载衡之疏云:“臣窃考《国风》之诗……秦穆贵信,而士多从死……”此齐诗之说。曹植《三良诗》:“秦穆先下世,三臣皆自残。”此韩诗之说。《郑笺》亦曰:“三良……自杀以从死。”细考诗义,当以被杀说为是,朱熹《诗集传》说得更是明确:“临穴而惴慄,盖生而纳之扩中也。”生纳圹中,也就是今天所谓的“活埋”,这是何等的残暴行为,否则,系自杀从死,秦人也就不会如此悲痛了。

  全诗共三章。首章哀悼奄息。可分三层,首二句“交交黄鸟,止于棘”,以黄鸟悲鸣直叙其事,又有点“兴”的意思,是赋而兴的写法,“棘”之言“急”(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为谐音的双关语。(诗一开始就渲染了一种悲凉的、紧急的、阴森而沉重的氛围,使人极有压抑之感。)接着点明是要将子车奄息这个人去殉葬穆公,用设问句来自问自答,主要突出奄息非同常人。这是第一层。中四句为第二层,先说奄息非比寻常,他是一位力敌百夫的杰出勇士;然而就是这样的勇士在他临近墓穴即将被活埋的时候,也不由得浑身颤抖起来。这就更加衬托出了人殉制的惨绝人寰和冷酷可怕! 末四句直接向老天呼告,为这样一个好人被害悲鸣不平,发出充满怒火的控诉,并向苍天哀号,如果可以赎回奄息的生命,就是为之身死百次也是心甘情愿的!这就不但写出了对受害者奄息的深切同情,而且也写出了人殉制度的罪恶,表达出人民那种呼天抢地、欲告无门、欲救不能的绝望的悲慨心情,读来激越凄楚,哀婉动人,震撼心灵。二章哀悼仲行,三章哀悼鍼虎,诗的结构与首章完全一样,只是变换了几个字,是叠章体写法。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例,控诉了残酷的人殉制度,抨击了秦统治者的暴虐行为,具有很强的暴露性。另外,双关语和呼告、反衬等手法的运用也更加深了诗的悲怆气氛,对于表现这种特定的主题,有很大的作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诗经《黄鸟》原文及赏析  黄鸟  黄鸟词条  诗经  诗经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