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座城市里,住着四个婆罗门,他们之间结成了友谊。其中三个精通一切经书,但是却缺乏理智。其中一个根本不管什么经书, 他只有理智。有一回,他们聚在一起, 互相商量,说道:“如果不到外国去,取得人主帝王的恩宠, 弄到银钱, 知识又有什么用处呢?无论如何, 我们都到外国去吧!”他们走了一段路之后, 其中年纪最大的说道:“我们中间有一个人,那第四个,是一个傻子,他只有理智; 但是只有理智, 而没有知识, 是不能够得到国王们的恩宠的。 因此, 我们得到的东西,不能够分给他。还是让他回到自己的家里去吧!”第二个人说道:“喂,你这个有理智的家伙呀!你没有知识; 因此,你回家去吧!”第三个人说道:“哎呀! 这样作是不对的, 因为我们从小就在一块玩;还是让这一位高贵的人跟我们去吧! 我们得到的钱财也应该分给他一份。”
他们就这样办了。 当他们向前走着的时候,他们在一片森林里看到了一堆死狮子的骨头。其中有一个说道:“哎呀! 我们以前学了些知识, 现在是考验的时候了。这里有一只死动物。我们要利用我们学习得很好的知识让它活转来。”其中的一个于是就说道:“我懂得怎样把这一堆骨头凑到一块。”第二个人说道:“我可以添上皮、血和肉。”第三个人说道:“我让它活转来。”于是第一个人就把骨头都凑在一块, 第二个人添上了皮、血和肉;但是正当第三个人想让它活转来的时候,那一个有理智的人就警告他,说道:“这是一只狮子呀!如果你让它活了,它就会把我们都杀死。”那个人说道:“呸, 你这个傻瓜蛋! 我学了知识, 不能不用。”有理智的人于是就说道:“那么, 请你等一会, 我要先爬到附近那一棵树上去。”他这样作了。狮子一活转来, 立刻就跳起来, 把三个人全都咬死。那一个有理智的人呢,狮子一走开,就从树上跳下来, 回家去了。
——《五卷书》(同上)
古代印度实行种姓制度,婆罗门是最高的一个种姓,主管祭祀,垄断文化,但在佛经寓言故事中,常常被嘲笑。这个寓言里写了四个婆罗门,其中三个婆罗门是被嘲笑的,他们“精通一切经书,但是却缺乏理智”;而被称为“傻子”的婆罗门“根本不管什么经书, 他只有理智”。
这里所说的“理智”,是指辨别是非、利害关系的能力。三个精通一切经书的婆罗门,能够运用他们的知识使一堆狮子骨头变为一头活狮子,知识不可谓没有奇效,但他们没有认识到狮子活过来之后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也就是说,他们只知道炫耀知识,而没有考虑知识用在这里对不对,有利还是有害。那个具有理智的“傻子”,虽然没有使一堆狮子骨头变为一头活狮子的知识,但他懂得是非和利害关系,因而在狮子活过来前,他爬到附近的树上,活下来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个有知识的人才是真正的傻子,理智才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真知识。“理智胜过知识。”——这就是本篇寓言的寓意。
寓言里四个人物性格都是很鲜明的。那三个懂经书却缺乏理智的人,性格各不相同:一个骄横自私,一个随声附和,一个很重友情。那位被称为“傻子”的人,着墨不多,只在关键时刻讲了两句话。一句是:“这是一只狮子呀!如果你让它活了,它就会把我们都杀死。”还有一句是:“那么请你等一会,我要先爬到附近那一棵树上去。”前一句说出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后一句是个明智的决定。话只两句,却充分显示了“傻子”的理智。
构思巧妙是这篇寓言的另一艺术特色。三个婆罗门可以把堆狮子骨头,变成一头活狮子,这是读者所没有想到的荒诞情节。而狮子活过来后,三个有知识的人被咬死,没有知识的人反而活了下来。这结果既出人意料之外,谓之“巧”,又在情理之中,谓之“妙”。使狮子复活,突出了 “知识”;最后结果更强调“理智”。所以说:构思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