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 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 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 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他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 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罢。”他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 门就关了。其余的童女随后也来了,说:“主啊, 主啊,给我们开 门!”他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
——据《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25章
《十童女》是耶稣布道回答门徒们提出“世界的末了有什么预兆”时所说的一个故事。在讲这个故事之前,耶稣把世界末日到来前夕的可怖景象描述过一番:“那时必有许多人跌倒,也要彼此陷害,彼此恨恶,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人们。”“日头就变黑,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唯有忍耐到底等候“主”的降临,没顶之灾才能消弥,并且还说:“你们要儆醒,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是哪一天来到”,“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时,人子就来了。”
十分清楚,耶稣讲这个故事的本意在于告诫门徒们要及早信仰,要忠心而有见识,思虑周全,虔诚地等候“主”的降临;否则,便会被关在“天国”大门之外。
我们且撇开这种很浓的宗教气氛,分析一下故事本身吧。在描写童女们的事迹之前,寓言“先人为主”地给两组童女各冠上“愚拙”和“聪明”的限制词,造成一种悬念,读者必然饶有兴味地关注他们的“愚拙”和“聪明”表现在哪里?“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预备油和没有预备油怎能成为“愚拙”与“聪明”的标志呢?再往下读,笔法突然顿挫:童女们端着灯去迎接新郎,新郎迟延尚未到临,于是“聪明”的也好,“愚拙”的也好,都打盹睡着了。这种写法颇令人疑惑、期待。及至半夜里有人喊新郎来了,童女大梦初醒,“愚拙”的才发现灯油告罄,“灯要灭了”,这时候,寓言的旨意才有所挑明。愚拙的五个童女于慌乱之中急中生智,想从聪明的那里分点油来。聪明的童女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罢。”愚拙的临时抱佛脚,新郎就要来了,她们还出去买油添灯,来得赢吗?结果“聪明”的童女没有被“愚拙”的拖着同挡“灾难”,而独得到了殊荣,“愚拙”的被拒之门外,吃闭门羹。咫尺篇幅中,迂回迭宕,“曲”尽其妙。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忠于职守,周密地考虑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未雨绸缪,而不要临时抱佛脚;要自力更生,不要依赖别人的赐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