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于海渚遇巷燕。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曰:“我 以依人而处,故飚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 子其病矣。”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曰:“我之得以依人者, 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其爱乎?”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曰:“皆无之。”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 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然则, 见爱者其危哉!”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因怒而逐燕。燕于是始思鸥言。
——刘熙载《寤崖子》
《海鸥》采取对话的方式,一气呵成,一线到底,表达了“不见爱,故不见憎”的主题思想。
海鸥是一种漂游在浩荡的大海中,寻欢觅食,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水鸟。巷燕是一种春来秋去,衔泥筑巢,栖息在人家堂前屋梁上的候鸟。依人而居,和人类很接近,所以称为巷燕。巷燕筑巢觅食,经常要飞到海鸥出没的沙洲水滩,所以能和海鸥结下某种程度的生活因缘。海鸥的生活,远离人类社会,是遗世独立,飘然远引,洁身自好, 自得其乐的生活典型。巷燕的生活虽然自去自来,同飞共处,好象很自由似的,却不能摆脱依人而居的生活习性。两者的性格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差异。作者正是借它们生活的差异,来说明爱和憎的辩证关系。爱和憎,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互相倚伏。有爱才有憎,无爱即无所谓憎。反之亦然。这种辩证思想,在我国先秦时代就已有表现。寓言的作者刘熙载继承了这种思想传统,运用之于对事物的观察、分析和说明,实是这种辩证思想的发展。同时,中国的知识分子追求自由解放、独立自主的思想传统,也是在先秦时代就有萌芽了的,寓言的作者也是在这种传统影响下形成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
巷燕依人生活,不求独立自主,早就有人拿它作为鉴戒。古代文学作品常用“燕巢飞幕”来比喻不可依赖的危险环境,以此警告人们。海鸥的自由放浪生活,也往往为我们先人追求和向往,如杜甫有两句诗:“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我们现在的读者还可以放开眼界,扩大我们的视野,从更多的方面来考察这篇寓言故事的潜在思想,展现它的其他内涵。比如说,海鸥的傲野性格和不依靠人类的生活态度,不就是追求自由解放和独立自主的象征吗?巷燕的依人而处,希望在他人的庇护下求得一时的安居,不就是寄人篱下,苟延性命的典型吗?独立自主的生活,可以远害,不受他人的欺凌和侮辱。在他人的庇护下讨生活,主人稍不如意,就有如巷燕那样被驱逐的危险。因此,关于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我们就可以从这方面得出和原作者不尽相同的结论: 自由独立,才能自主;依赖他人,就失去自主。如果推广到政治上,本篇寓言实际上批判了传统封建政治的人身依附关系。在那种政治制度下,皇帝与达官贵人对臣民有生杀予夺之权。一个人受到赏识, 又俯首听命,可以得到提拔与奖励;受不到赏识或逆其旨意,可以招来横祸。所以,很多真正的人才,只好远离政治环境,如放浪的海鸥那样。只有真正的民主政治,才能使各类人才都发挥作用,不受当权者个人爱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