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道德经《四十七章·老子》原文及鉴赏

  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释〕 闚:傅奕本作“窥”。“窥”、“闚”相通,指看、望的意思。牖:窗。 弥:越。 不见而明:王弼本“明”作“名”,故蒋锡昌说:“‘名’、‘明’古虽相通,然《老子》作‘明’不作‘名’。二十一章,‘不自见,故明’。五十二章,‘见小曰明’,皆‘见’、‘明’连言,均其证也。此当据张本改。”(《老子校诂》)张嗣成本作“明”。

  〔鉴赏〕 本章为老子的认识论。老子认为人的智性能达到“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的程度;而有这种认知能力的人就能“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之所以提出要“知天下”、“见天道”,是由于天地不可形尽、非目力足力所能及,因而老子不满足于感官耳目、知性经验,而强调起人的心智作用和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观其大有,得其大全。这就如徐梵澄《老子臆解》中所说的:“人之智性,本至灵至明,不囿于耳目之知者也……识之知浅,智之知深,明则灵且大矣。识之知,见闻之类也;智之知,思虑之谓也。明则超乎见闻、思虑。”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这种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呢?徐梵澄说:“精神不淫(滛)于外,返观内省,一归于恬愉虚静,久乃发其本有之灵明,则可以知者大。”(《老子臆解》)陈鼓应说:“透过自我修养的工夫,作内观返照,净化欲念,清除心灵的蔽障,以本明的智慧、虚静的心境,去览照外物,去了解外物运行的规律。”(《老子注译及评介》)

  诸如这些,大概均源于理学家所说的“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真情景,惟静者能题得破”(明吕坤《呻吟语·存心》)。也即如明高濂所说:“心静可以通乎神明,事未至而先知,是‘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也。”(《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上》)更即如庄子所言:“以恬养知(智)。”(《庄子·缮性》)

  而净化欲念,清除蔽障,归于虚静也真能增神明。清纪昀说;“余五六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暗,十岁后遂全无睹”,“盖嗜欲日增则神明日减耳”(《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反之如能嗜欲日减则神明日增。

  有了这些至灵至明的智性能力,在老子看来就能“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所以邵雍能闻杜鹃声而知天下事(《邵氏闻见录》卷十九)、董仲道能见苍白两鹅而知国讳(《世说新语》转引王隐《晋书》)……诸如这些,除有赖于至灵至明的智性敏悟外,恐怕还有赖于这些人头脑中沉淀下来的物候征兆、历史知识等,所以能“不出户,知天下;不闚牖,见天道”。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道德经  道德经词条  鉴赏  鉴赏词条  老子  老子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有感西游记

 西游记第五回读后感

 西游记读后感第五回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这一回 大圣反天。  大圣得威名,二上天宫,每日结仙会友,好生快活。  妖猴左右逢缘,玉帝恐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