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次六经缟羝山之首,曰平逢之山。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无草木,无水,多沙石。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曰骄虫①,是为螫虫,实惟蜂蜜之庐。其祠之:用一雄鸡,禳而勿杀。
西十里,曰缟羝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又西十里,曰廆山②,多㻬琈之玉。其阴有谷焉,名曰雚谷③,其木多柳、楮。其中有鸟焉,状如山鸡而长尾,赤如丹火而青喙,名曰鴒䳩④,其鸣自呼,服之不眯。交觞之水⑤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俞随之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
又西三十里,曰瞻诸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文石。㴬水⑥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少水出其阴,而东流注于谷水。
又西三十里,曰娄涿之山,无草木,多金玉。瞻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洛。陂水出于其阴,而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茈石⑦、文石。
又西四十里,曰白石之山。惠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涧水出于其阴,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麋石、栌丹⑧。
又西五十里,曰谷山,其上多榖,其下多桑。爽水出焉,而西北流注于谷水,其中多碧绿。
又西七十二里,曰密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铁。豪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旋龟⑨,其状鸟首而鳖尾,其音如判木。无草木。
又西百里,曰长石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鸣石。
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无草木,多瑶碧。厌染之水出于其阳,而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其西有林焉,名曰墦冢⑩。谷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其中多珚玉⑪。
又西五十里,曰橐山,其木多樗,多��木⑫。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铁,多萧⑬。橐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脩辟之鱼⑭,状如黾而白喙,其音如鸱,食之已白癣。
又西九十里,曰常烝之山,无草木,多垩。潐水⑮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菑水⑯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兽多㸲牛羬羊,其鸟多鷩;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又西九十里,曰阳华之山。其阳多金玉,其阴多青雄黄。其草多藷藇,多苦莘⑰,其状如橚⑱,其实如瓜,其味酸甘,食之已疟。杨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人鱼。门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玄䃤。��姑之水⑲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门水,其上多铜。(门水出于河,七百九十里入雒水)⑳。
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
〔注释〕①骄虫:又作娇虫,骄虫之神即戴面具的养蜂人或巫师,也可能是当地养蜂人供奉的行业保护神。②廆(guī)山:河南省洛阳市西有一座廆山,又名谷口山。③雚谷:雚音欢(huān)。④鴒䳩(língyào):即血雉,俗称血鸡。⑤交觞之水:交觞即相互敬酒。⑥㴬水:㴬音谢(xiè)。⑦茈石:紫色石,即萤石。⑧麋石、栌丹:麋石疑即画眉石,栌丹疑即黑丹。⑨旋龟:南山一经杻阳山已记述旋龟,与此处旋龟形貌基本相同。⑩墦冢:墦音翻(fān)。⑪珚(yān)玉:或作“珉玉”。⑫��木:��音备(bèi),产于四川盆地,七八月吐穗,花粉如细盐粉,可食,味酸美。⑬萧:疑指硝石,或谓蒿。⑭脩辟之鱼:样子像蛙的鱼,或谓长臂华鳊。 ⑮潐(jiào)水:潐,尽;通皎,洁白貌。⑯菑水:菑音资(zī),初耕的田地;又音自(zì),插入、竖立;灾的异体字。⑰苦莘:莘音辛(xīn),多年生草本,全株可入药,称为细辛;又音身(shēn),长貌。此处苦莘是一种像楸树、果实像瓜的树。⑱橚(xiāo):即楸树,落叶乔木,高30米,叶可作猪饲料,种子可入药。⑲��姑之水;��音藉(jí);又音昨(zuó),笮(zuó)的异体字,竹制的绳子,古代用于拉纤引舟。⑳括弧内的字是郭璞的注释误入正文。
【鉴赏】中山六经即中部山区第六条山脉的考察记录,共记述有14座山,20条河流,28处地望,34处矿物,15处植物,9处动物。值得注意的是,在《五藏山经》26条山脉里,中山六经记述的河流、地望的数量是比较多的,表明当年这里的水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根据本章第15节“岳在其中”的记述,中山六经的14座山里应该有一座称得上“岳”的山,它可能是平逢山或阳华山。但是,从行文口气看,“岳在其中”的记述也有可能是后人注释之文字误入经文者,而原本有的祭祀图腾神的具体礼仪内容却失传了。在中国古籍《尚书·尧典》中已有四岳之称,当亦有祭祀四岳的活动,而尧典四星为七八千年前的天象。
第1节的平逢山“南望伊洛”,表明其地在伊水洛水的北侧。伊水出龙门转向东流30余千米在偃师附近与洛水汇流,此间伊水与洛水平行向东流,两者相距不到10千米。平逢山东面的谷城山,当指一处古代城池,约在今日洛阳附近。骄虫之神即戴面具的养蜂人或巫师,也可能是当地养蜂人供奉的行业保护神。所谓“禳而勿杀”,汪绂注谓:“禳,祈祷以去灾恶,使勿螫人,其鸡则放而勿杀也。”蜜蜂的驯化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此期间蜜蜂的毒性可能还很强烈;因此,骄虫之神,一是保护养蜂人不被蜂蜇,二是保护蜜蜂不受天敌伤害,三是促使蜜蜂多产蜂蜜。在《五藏山经》26条山脉447座山里,唯一单独记述平逢山的祭祀活动。
第10节中傅山发源的谷水,即今日河南省洛水北面的一条主要支流,至今仍然叫谷水;而廆山等山所在之山脉即今日河南省境内的崤山山脉,系谷水与洛水的分水岭。谷水发源于渑池县西的观音堂,当地有著名的渑池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五六千年前的彩陶、纺轮、骨锥、骨针等。傅山的厌染水之名,可能与当地织物染色漂洗活动有关。
第13节的夸父山之桃林又称邓林,相传乃夸父逐日所弃之杖化成,今河南省灵宝县有夸父山、夸父峪、夸父营,当地人祭祀的山神即夸父。
第14节的阳华山发源的门水,可能即发源于崤山主峰千山向北流入黄河之水。黄河流至三门峡,被鬼门岛、神门岛、人门岛分流,相传三门为大禹治水时所开,而当地出土有先夏文化遗存,表明鬼门很可能系人工开凿,惜三门峡水库建成之后三门及其历代漕运遗迹已不复见(参阅《我国远古传说与自然环境变迁》,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年第3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今崤山地域分属新安、义马、渑池、三门峡、陕县、灵宝,境内有众多水系分别流入黄河、洛水、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