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千里连芳草,独酌一杯天地小。醉卧花间人不知,黄莺啼破春山晓。
这是一首题在太行山石壁上的诗。太行山,又名五行山,女娲山等,是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界的大山脉。诗的作者当是一个愤世疾俗,借酒遣愁的隐士。
首句写太行山之广大与壮美,它广袤千里之遥,而且连绵的山峰都是芳草萋萋,清香宜人。诗人写这句诗,是就整个太行山说的,他由眼前的长满芳草的山峰,联想到整个千里太行亦当如是。这正与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以“千里莺啼绿映红”写整个江南春景同一机杼,两句诗,一写太行山之春,一写江南之春。
第二、三两句是写抒情主人公的行为和想法。在春意盎然的 “连芳草”的太行山中,作者举杯独酌,一个 “独”字,可以见出作者脱离尘俗,遗世独立的节操。而他又为什么一个人在山间“独酌”呢?这就留给读者去想象了。“天地小”的 “小”,是意动用法,是轻蔑,藐视的意思,是孔子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 “小”。作者于山间独酌,他蔑视天地间那些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的人们的蝇营狗苟的丑恶行为,他庆幸自己能离开尘网,出污泥而不染,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不与那些追名逐利的世俗之徒同流合污的人。紧接着第三句写作者 “醉卧花间人不知”,“醉卧”与上句“酌”相呼应,“人不知”与上句的 “独”照应,而 “花间” 又与首句 “芳草”相关联。七个字,进一步点明作者遗世独立热爱大自然的气韵,以及以醉遣愁的情怀。“人不知”,实际上是作者不让别人(包括自己的家人)知道自己的行踪,他 “心远地自偏”,他终日以酒为友,以花为伴。末句 “黄莺啼破春山晓”,作者又选取 “黄莺”这一鲜明的形象来点明季节特征,古文中有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句;唐朝诗人杜牧则以 “千里莺啼”的诗句描写江南春,在本诗中诗人亦以“黄莺啼破(啼过或啼尽)”来描写春山的早晨——春山晓,而痛饮后的诗人还在酣睡中,这恰如唐朝诗人王维诗云: “莺啼山客犹眠”。这就更为形象地写出诗人遗落时事,纯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这首七言诗可以说是一幅春山隐者酣睡图。作者以’春”和’独”结构全篇,一、三句以 “芳香”、“花间”点明春景,第四句又以 “黄莺”作进一步点染,而“春山晓”则直接道出春天季节,“山”字又与开头的“太行”相呼应,并点题。而二、三句的 “独酌”与 “人不知”则接连写出作者之孤独超俗。这样全诗四句互相联结,脉络相通,从中可以见出作者天梯石栈之功。诗的风格清疏、淡雅,语言通俗流畅、颇富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