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英讼冤”的故事发生在明代正德嘉靖年间,许多书籍中都有记载。《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玉英狱中讼冤》丰富了这一题材,李玉英从一桩讼冤案的主角,被塑造成一位聪颖、美丽、善良,然而不幸陷于生活的苦难之中,几遭灭顶之灾的弱女子形象。
李玉英生长在一个中户人家,父亲名叫李雄,原来是荫籍的百户,文武兼备,因军功升到了千户。玉英还有承祖和桃英月英三个同胞弟妹。父慈母爱,十分美满。家中的日子虽说不上穿的是花团锦簇,吃的是山珍海味,却也算是殷实的了。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玉英恰合了“小家碧玉”式的典型。
玉英“长得婉丽飘逸,如画图中人物”。后嘉靖皇帝登基,下诏在民间遍选嫔妃,玉英应选, “府司选到无数女子,推他为第一”。只是因年龄太小,才未中选。李雄请来塾师为玉英、承祖开蒙。玉英“读书过目成诵,善能吟诗作赋”,描花刺绣,更是“不教自会”。
天生丽质的玉英应该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命运常会捉弄人,常向无辜者露出残酷的面目。降落玉英头上的这场悲剧,她完全无法预料,却不得不承受,她聪明、美丽的资质不仅不能救她出苦海,反而更加重了她遭遇的悲惨。
玉英的生母何氏在她降临人世后半年命归黄泉。后母虽“百伶百俐,只是心肠有些狠毒”。焦氏是玉英生命路途上降临的灾星。小说通过玉英与焦氏之间的对立冲突,表现了玉英的磨难。
焦氏一心想收拾玉英等几个孩子,她的矛头自然首先针对李家未来的接班人承祖。她借故痛打小承祖, “那头上如酵馒头,登时肿起几个大疙瘩”。玉英是旁观者,她天性伶俐, “明白后母不是个善良之辈”。然而一个幼女面对恶狠狠的后母——一个无法与之相抗的强大敌手,上前劝解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剩下的只有“心中苦楚,泪珠乱落”。从这第一次冲突,玉英清醒地意识到了头顶的阴影。
作为弱者,玉英只能忍受。如果说父亲李雄对孩子们的爱还能在后母与玉英姐弟之间起缓冲作用的话,那么一旦这道屏障撤去,焦氏与玉英就面对面直接对峙了。李雄领兵出征陕西,战死异乡,使这种对峙成为现实。
焦氏让承祖千里寻访李雄的遗骨,名为尽孝心,实藏杀机:企图让十岁孩儿劳顿而死。玉英一听之下,“料道不是好意”,开口劝谏, 竟遭“不孝女儿”、 “忘恩背义”云云一顿臭骂。几个孩儿 “挤在一处言别,呜呜地哭了半夜”。对这些孩子来说,稚嫩的心灵已在承受生离死别的搅痛!这确是生离死别。承祖历经磨难,找回了父亲的遗骸,但回来的当天夜里就被焦氏兄弟毒死。玉英见到弟弟归来的喜泪未干,就止不住又大放悲声。眼泪是受苦的表证,是弱者的自慰。悲喜两极峰之后,是地狱般生活的深谷。李雄之死,焦氏“将脸皮翻转,动辄就是打骂”,“打得体无完肤,却又不许啼哭”, “每日只给两餐稀汤薄粥”, “真个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玉英的心灵手巧,聪明伶俐丝毫救不得自己,反倒要在后母的威迫下日日做女工。焦氏毫无治家之术,只会坐吃山空,李家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仆人丫环逃个精光,祖居老宅也转手他人。日渐窘迫的生活里,受苦最多的自然是玉英姊妹。
玉英的机灵善思,更给她增加烦闷苦恼。弟弟死后,她“渐渐想出疑惑来”,她是一个弱女子,无法和邪恶的后母抗衡。她的美貌竟也成为她在精神上经受更深重的磨难的原由。焦氏兄妹盘算着她的“模样儿”,以便赚“一大注银子”。她在这个没落的家庭中,看着它一步步的毁灭,看着同胞姊妹沦落到悲惨的境地:桃英被卖到一家豪富人家为婢,月英被焦氏逼着每日沿街乞讨,愈来愈体验到内心的痛苦。玉英最后一次与焦氏发生正面冲突,跪倒在地为李家的门面哀求别让月英去讨钱。焦氏把她“拖翻在地,也吃了一顿木柴”。孤苦无依的弱女子只有饮泣屈服。甚至她以自杀结束苦难生活的企图,也不足以感动焦氏一丁点儿。
对外的努力完全失败,玉英只有在自己天地里寻求排遣。面对自然美景,她自伤自嗟,吟诗一首: “柴扉寂寞锁残春,满地榆钱不疗贫。云鬓衣裳半泥土,野花何事独撩人。”焦氏硬诬玉英研墨动笔是写情书约野汉。刑具压倒了玉英的抗辩,狱卒企图乘机占有她……如果说以前在后母的淫威下,玉英还能够忍气吞声以求苟活,而今死牢的魔掌无可挽回地要完全抹去这个弱女子在人间的痕迹。
受尽了肉体和精神双重的磨难,那个聪明伶俐美丽动人的弱女子玉英好像最终被赶到了生命的边缘,即刻将无声无息地消失。那将是人性中险恶的一面的胜利,将是世上美好单纯的毁灭的一个悲剧。小说不愿留下这样的结局,不愿以玉英悲苦的面容作为这人生一场的帷幕落下。
因而虽然有些突兀,却也合理地使黑透的天空露出一线光亮:朝廷许有冤情者陈奏。玉英这个软弱忍辱,而今濒临绝境的小女子明白“此番若不伸冤,再无昭雪之日”,这一次她的智慧才学成了她的救星,怀着十年积成的感愤,奋笔草成一篇呈疏。苍天开眼,冤案终得平反,焦氏兄妹被处死。虽说借助于不期而至的外力,玉英终究成功地运用了自己的力量,拯救自己于苦海。
经历苦难的玉英,并没有就此改变其本性。她上奏为自己的异母弟弟——焦氏的儿子亚奴求情,使其幸免一死。这是善良天性的一次闪光,玉英的形象因而更其完满。
李玉英的形象是令人同情的,她虽然不能说刻画得非常细致,丰满,但紧密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演变,却逐步清晰,——这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中常见的创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李玉英,这是一个聪颖、美丽、善良而历经苦难的女子,类似于西方传说故事中的灰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