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晋书·戴若思传》原文及翻译(二)

  

  原文:

  戴若思,广陵人也,名犯高祖庙讳。若思有风仪,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遇陆机赴洛,船装甚盛,遂与其徒掠之。若思登岸,据胡床,指麾同旅,皆得其宜。机察见之,知非常人,在舫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器如此,乃复作劫邪!”若思感悟,因流涕,投剑就之。机与言,深加赏异,遂与定交焉。

  若思后举孝廉,入洛,机荐之于赵王伦曰:“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辩物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伦乃辟之,除沁水令,不就,遂往武陵省父。时同郡人潘京素有理鉴,名知人,其父遣若思就京与语,既而称若思有公辅之才。累转东海王越军谘祭酒,出补豫章太守,加振威将军,领义军都督。以讨贼有功,赐爵秣陵侯,迁治书侍御史、骠骑司马,拜散骑侍郎。

  元帝召为镇东右司马。将征杜弢,加若思前将军,未发而弢灭。帝为晋王,以为尚书。中兴建,为中护军,转护军将军、尚书仆射,皆辞不拜。出为征西将军,加散骑常侍.发投刺王官千人为军吏,调扬州百姓家奴万人为兵配之,以散骑常侍王遐为军司,镇寿阳,与刘隗同出。帝亲幸其营,劳勉将士,临发祖饯,置酒赋诗。

  若思至合肥,而王敦举兵,诏追若思还镇京都,进骠骑将军。寻而石头失守,若思与诸军攻石头,王师败绩。若思率麾下百余人赴宫受诏,与公卿百官于石头见敦。敦参军吕猗昔为台郎,有刀笔才,性尤奸谄,若思为尚书,恶其为人,猗亦深憾焉。至是,乃说敦曰:“周顗、戴若思皆有高名,足以惑众。公若不除,恐有再举之患,为将来之忧耳。”敦以为然,又素忌之,俄而收若思而害之。若思素有重望,四海之士莫不痛惜焉。贼平,册赠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曰简。

  选自(《晋书·戴邈传》)

  译文:

  戴若思,广陵人,因犯晋高祖司马懿的庙讳而改名字。戴若思为人有气度,仪态端庄,品性闲淡爽快,年轻时喜欢为人排难解纷,不受世俗节操礼仪所束缚。路上遇到陆机赶赴洛阳,船上运载的货物很多,(戴若思)就与同伙劫掠了船只。戴若思登上岸来,坐在胡床上,指挥同伙,都能非常适宜恰当。陆机观察到他的举止,知道他不同于常人,在船舱里远远地对他说:“你有如此才器,却在这里做抢劫之事!”戴若思内心感悟,因此流下泪来,投下剑走向陆机。陆机与他交谈,对他大加赞赏称异,便与他结下友情。

  戴若思后来被荐举为孝廉,到了洛阳,陆机向赵王司马伦推荐他说:“我看处士广陵人戴若思,清高淡泊躬行正道,道德涵养和胸怀气量充实宏达;思想足以研究深奥的道理,才能足以识别人才;他确实是东南一带弃置未用的人才,是朝廷才能出众的贤士。希望明公留意考察他,不用让忠贞公允的言论因为人而被废止。”司马伦就起用他,任命他为沁水县令,他没有就任,接着便前往武陵探视父亲。当时同郡人潘京一向有鉴别力,以知人而闻名,戴若思的父亲就让他去找潘京交谈,交谈不多时(潘京)就称戴若思有宰相一类大臣的才干。(戴若思)多次转任后做了东海王司马越的军谘祭酒,后出京补任豫章太守,加任振威将军,兼任义军都督。(戴若思)因为讨贼有功,(被)赐秣陵侯的爵位,升任治书侍御史,骠骑司马,又被授予散骑侍郎。

  元帝召他任命为镇东右司马。将要征讨杜弢时,又加任戴若思为前将军,还没出发杜弢就被消灭了。元帝做晋王时,就让戴若思做了尚书。中兴建国以后,又让他担任中护军,后转任尚书仆射,但是他都辞让没有接受任命。出京担任征西将军,加任散骑常侍。朝廷征发投递名帖求官的一千人做他的军吏,调拨扬州的百姓家奴一万人做兵士分配给他,让散骑常侍王遐担任他的军司,镇守寿阳。元帝亲临他的军营,慰劳勉励他的将士,临出发时为他祭祖饯行,摆酒作诗。

  戴若思到达合肥时,王敦兴兵作乱,朝廷下诏让戴若思返回镇守京都,晋升骠骑将军。不久石头城失守,戴若思与众多军队进攻石头城,朝廷军队大败。戴若思带领部下一百多人奔赴朝廷接受诏命,他与公卿百官到石头城见到了王敦。王敦的参军吕猗以前做御史台郎中时,有写诉讼文字的能力,本性特别奸邪谗佞,戴若思担任尚书时,厌恶他的为人,吕猗也很憎恨戴若思。到了此时,(吕猗)就劝说王敦说:“周顗、戴若思都享有盛名,完全能够迷惑众人。您如果不除掉(戴若思),恐怕会产生再次起兵(反叛)祸患,这是将来的忧患啊。”王敦认为此话有理,加上平素忌恨他们,就收押了戴若思接着杀害了他。戴若思一向有很高的威望,四海之士无不为他感到痛惜。叛贼平定后,(戴若思)被册封追赠为右光禄大夫,谥号简。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晋书·戴若思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  晋书词条  原文  原文词条  翻译  翻译词条  
感想

 《希腊神话故事》读后感500字

《希腊神话故事》读后感推荐度:经典希腊神话故事推荐度:火的神话故事推荐度:中国民间神话故事推荐度: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推荐度:相关推荐《希腊神话故事》读后感500...(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