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主要内容
小说假想20世纪末美国在一起政变之后成了由男性统治的极权主义国家——基列共和国。故事的主体部分是女主人公奥芙弗雷德的录音,她通过叙述自己被迫成为“使女”—基列共和国的生育机器后在大主教弗雷德家的种种经历,披露了该国诸多违背常理的社会现象,其间穿插了她对政变前社会生活的追忆,表达对所处社会的男人和女人的生存状况的思考。
奥芙弗雷德是基列共和国的一名使女。她是这个国家中为数不多能够生育的女性之一,被分配到没有后代的指挥官家庭,帮助他们生育子嗣。和这个国家里的其他女性一样,她没有行动的自由,被剥夺了财产、工作和阅读的权利。除了某些特殊的日子,使女们每天只被允许结伴外出一次购物,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眼目”的监视。更糟糕的是,在这个疯狂的世界里,人类不仅要面对生态恶化、经济危机等问题,还陷入了相互敌视、等级分化和肆意杀戮的混乱局面。并非只有女性是这场浩劫中被压迫的对象,每个人都是这个看似荒诞的世界里的受害者。
《使女的故事》读后感
这本小说是我在2018年年底读完的一本小说,前面30%略显枯燥,后面的故事展开,就显得很顺畅,一个女人,名字叫阿弗雷德,之前她是一个职业女性,后来成为基列共和国的一名使女,一个曾经有自己的职业的女性,后来因为国家的政变,所有的女性都不能有存款,也不能有工作,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于是她很痛苦。
后来她就变成一个为有权力有地位的男人生孩子的工具,成为了一名身穿红袍的使女。
这个故事很压抑,刚开始故事有些意识流,她的女儿被送给了其他人,丈夫也被杀死。
她无时不刻地在想她的丈夫和女儿,这种绝望让她歇斯底里。
其次就是她所在的环境对使女的压迫,使女的地位非常低,不能随便交流,也不能写字、阅读,为了让她们安全,身边一切可能自杀的物件都被收了起来,包括镜子,她甚至连护手霜都没有,更别提化妆品,她为了涂护手霜,偷来一些黄油用作护手霜。
她还要随时掩饰好自己,不能被别人发现她痛恨现在的生活,一心想逃跑。因为她随时有可能被出卖。不知何时何地。
这一家的大主教是一个老男人,并且他邀请我去楼上,只是陪他玩填字游戏,后来他带我去了一个俱乐部,其实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力,他是一个总有特权的男人,为了炫耀而带我来这个徒有其名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有很多使女或者女性都穿着那些很久以前的暴露的女性服装。
这本书抨击了“荡妇理论”,通过嬷嬷们的嘴,教育这些使女:女性不该穿那么暴露,就是因为穿得暴露才会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不要穿那些露着皮肤的衣服。
有一幕是几个来这里游玩的日本的游客,她们穿着露着脚指头的凉鞋,还有露着小腿的夏装,仅此而已,却是让女主角羡慕了很久。穿着打扮也是一种意志自由的体现,而女主只能永远穿红袍,带着头巾,只露着眼睛。
这样的环境是压抑的,女性已经沦为生育的工具,里面有一个使女虽然生下了一个女儿,却因为当时环境的破坏,女儿是一个残缺的人。这是一个畸形地国家,价值观也是很畸形的,明明是男人有问题,却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使女身上。
她们如果能生出漂亮健康的孩子,他们就有了一点点的希望,只不过这样幸运的使女太少了,她们太艰难了。
读完这个故事根本不知道如何写下我的感受,我得最大的感受就是,当人类开始自欺欺人的时候,黑白颠倒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为了那些可怜的使女,那些背负着不该背负的重担的使女我们应该珍惜读书写作感受自由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