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怎么学,才能高效学习?

观点 / 刘润

主笔 / 钟卉

点开文章的你,我的读者朋友们,我想,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逃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学习

怎么学,才能让我们的学习最高效?

如何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学有所成?

这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命题。

其实学习一点也不神秘,像个原始人一样学习就行了。

原始人学习,就是四个场景:营火、水源、洞穴、生活。这是戴维·索恩伯格在《学习场景的革命》这本书中提出的,让我大受启发。

作者戴维是位教育学家,他说人类的学习方式从来没有变过,全部发生在场景之中,学会在场景中切换,创造条件重新设计学习空间,加上今天科技的加持,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本书。

— 1 —

唯一不变的是场景

有人说,高效学习拼体力、拼智力、拼方法、拼自律,对,这些都对,但是在戴维看来,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场景”。

场景学习这个动作本身一样重要。

关于学习场景,你了解多少?

让我们回到原始社会,看看原始人怎么学习的。

原始人的学习场景有四种,营火、水源、洞穴、生活。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1)营火,听故事的地方。

夜幕降临,辛勤打猎的一天结束了。原始人回到部落,吃饱喝足点起火堆,大家围坐在篝火旁听老人家讲故事。

部落的长者,他们拥有知识,拥有权威,他们讲述神话故事来解释世间万物为什么存在,他们讲自己如何制服猛兽,去哪儿找食物,等等。

所以,营火,也就是篝火,是听故事的地方,听知识权威者讲述。

对应到今天的学习场景,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学生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罗振宇的启发俱乐部这个场景,也叫篝火。

讲故事这个场景非常重要,有用的故事教会人生存,有趣的故事让人们记住,然后口口相传,一代一代向后传递。

2)水源,对话发生最频繁的场所。

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和尚也需要打水喝。

于是,原始人中每天派一小队人,去森林深处寻找水源。这群人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相互信任,一路上交流讨论,一路探索去完成使命。

这个过程,是学习

水源对应到今天,就是同龄人在社交中相互学习的场所,比如,办公室的茶水间,复印机旁边、餐厅、学校的走廊过道操场,等等。

在这儿,大家通过对话来学习

这个场景的优点是,学习成果的不可预测性,得到意外的收获。

你不知道别人会聊什么,但你可以肯定的是,大家通过对话碰撞,会产生很多新奇的想法。

这是在营火场景中无法获得的。

但在设计水源场景时有一个难点,是它受限于规模。

营火场景里,老师讲课底下可以坐着上百名听众,而水源场景里,真正能够参与对话讨论的人数,往往不会超过4个。

— 2 —

善用学习场景,才能更有效地学习

如果营火是演讲陈述的场所,水源是展开对话的场所,那洞穴就是对知识进行认知建构的场所。

我们接着来看洞穴和生活。

3)洞穴,反思式学习的场所。

当一个原始人躺在洞穴深处,闭上眼,周围一片漆黑,他在想什么?明天上哪儿打猎呢?找水的路上,有什么吃的可以采集?

这是原始人自己和自己交流对话、反思的场景,通过自我引导来独立完成知识的内化,这个过程依然是学习

今天,我们可以借助外部资源,比如书、网站信息等来学习,但最后还是得通过独立思考来消化。

1752年出版的一本牛顿传记,是根据对牛顿的采访整理成书的,书中说:

晚餐后,天气暖和,我们去花园喝茶,花园里的苹果树撒下片片荫凉……他跟我说,在他发现万有引力的那天,也和今天的情境差不多。当时他也是坐在树下,正沉浸在思考之中,苹果突然掉下来。他心想,为什么苹果总是垂直掉落下来呢?

牛顿和苹果的故事可能是科学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但这一伟大的发现,就产生于洞穴场景

洞穴,学会独立思考,反躬自省,反身自问。

留出给自己的洞穴时间,把知识内化。

4)生活,在构造中学习

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知道我们所知道的呢?

听起来很绕,很哲学,但这就需要我们把前三个场景中获得的各种灵感,放置在生活中,去反复检验。这也是学习

学习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亲自动手。

戴维在书中说,他曾经带过一个机器人研习班,班上有一名五年级学生,她制作了一个装置,想直接用饮料吸管来支撑这个装置。

但这个装置比较重,直接压垮了几根吸管。

(图片来源:《学习场景的革命》图10-1)

于是戴维建议她,把吸管弯曲成长方形,然后用胶带把首尾连接起来,再试试看效果怎样。

实践结果,长方形也不稳定。

接着戴维又建议她,把吸管弯曲成三角形,再试试看。

结果实验很成功,三角形非常稳定。

这个实验让学生豁然开朗,她一下子记起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她每天都会见到形形色色的三角形结构,比如桥梁的桁架结构,照相机的三脚架等等。

她告诉戴维,她甚至回想起来,其实数学课上老师有讲过三角形的稳定性,但她几乎忘光了。

而这次,当她为自己的机器人制作过一次三角形腿时,恐怕她很难再忘记了。这就是实践的力量。

上学时很多物理化学实验,听老师讲100遍可能都不理解,但自己动手做一遍实验就明白了。

生活,将学习带到实践中去。

从原始社会到今天,学习唯一不变的,就是场景

善用学习场景,才能更有效地学习

— 3 —

不是老师不会教,而是教学环境不合理。

善用学习场景,还需要会设计环境。

以学校为例,教学环境就非常重要。

戴维说,不是老师不会教,而是教学环境不合理。

在他的孩童时代,学校给人的感觉很压抑,就像个长方形的盒子,里面隔成一间间大小、形状相同的教室,每间教室再配上毫无舒适感的课桌椅。墙壁上装饰单调,教室正前方是一块大黑板,老师就站在黑板前讲课。

这样的场景,导致学习过程很无聊。

而童年恰恰应该是一个充满探索的快乐阶段,要在玩耍中不断去发现。

后来长大后,他开始反思,他孩童时代学校设计的不合理之处。

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子?

书中写到,有一位阅读指导老师,心中的理想课堂是这样的:

我想要一间特殊的阅览室,正中间铺一块软垫,放上一些漂亮舒适的抱枕,让那些喜欢躺着看书的孩子们尽情躺着阅读。

左边挂一些蛋形吊椅,这是专为那些喜欢阅读时拥有一方自己安静小天地的孩子准备的。阅读室的其他地方则安排有桌椅、计算机、书柜和一个壁炉,之所以想有壁炉,是因为我们这里冬天很冷。

我还希望在阅读室有一间自己的小阁楼,这样我就能单独辅导某个学生,而不会影响班上其他同学。在我的理想教室里,不希望在教室正前方设计一张自己的讲桌。

这位老师心中的理想教室,把营火、水源、洞穴场景融合在一起了。

甚至有学者提出,“为什么学校不能像迪斯尼乐园一样令人兴奋呢?”

所以说,问题的根源不一定在于老师,而在学校设计上。

当代人的学习似乎很可怜,在教室里排排坐,好像变成了营火这一个场景,这是大多数学校的普遍现状。

我们的教学系统似乎也过分依赖老师的演示、讲解,讲故事的模式被逐渐强化,实验课和实操课的机会变少。

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不是学习的全部。

想改变这个状况,可以尝试重新设计教室的布局,重新配置教学设施,融合四种场景

教学的关键目标,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通过改变学习环境,通过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设置难度合适的挑战,能让人进入心流状态,更加高效学习

— 4 —

重新想象学习场景

积极上进的我们,作为终身学习者,我们要探索每一个场景

在今天科学技术的加持下,如何升级场景,让场景更具学习力?

戴维给出了很多把技术和场景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在他看来,技术会让场景本身更具学习力。

比如,在营火场景中,可以通过短视频来激发学习力。

“中世纪晚期摩尔人的世界史课”,一听到中世纪,和摩尔人这两个词,你什么感觉?是不是感觉内容会有点枯燥。

老师如果一上来就讲历史、时间人物地点事件,应该会很无趣。

戴维的建议是,可以做一个短视频,放几张中世纪葡萄牙教堂的照片,加上一些背景音乐。

然后从小问题开始,为什么在那个时期教堂明明是祷告的地方,样子却设计成堡垒式的结构呢?你们觉得奇怪吗?

接着,让孩子们分组研究,整理出材料,讲给其他同学听。

感兴趣、加上自己花时间研究,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水源场景中,通过社交工具、线上办公软件,实现合作式学习

今天线上开会讨论、线上协作办公已经越来越普遍了,也有为师生提供在教室中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

优质水源不能只是单向交流。

再比如,在洞穴场景中,用编程思维构建认知。

戴维说,编程软件是一个特别好的技术工具,既可以用于水源场景中的共同协作,又可以用于在洞穴场景中,培养个人独立思考的意识。

儿童,就已经可以开始用Logo语言编写东西了,比如,在屏幕上绘制一个正方形。

如果他编写的程序不能运行,他肯定要去思考哪儿出问题了,找出Bug,不断修正。

这正是学习的关键,在不断尝试和思考中,飞速成长。

还有,在生活场景中,用3D打印机、机器人技术深度交互学习

自己动手设计游戏、做仿真机器人、机械臂、3D打印,这些技术应用在生活中,最大程度地开发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真正学到东西。

最后,戴维说他开始思考,能不能建立一个技术加持的学习环境,将4大学习场景极为和谐地整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参与某个特定项目时,能够在4大学习场景中轻松切换、高效学习

抱着这种想法,他观察了包括迪斯尼乐园在内的许多虚拟体验空间。

经过持久的努力,他认为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对学生而言堪称完美的空间——教学全息甲板。

这个技术概念,最早是出现在科幻电影《星际迷航》中,有一集《瓶中船》就是用沉浸式虚拟世界作为背景,里面所有物体都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场景,比如维多利亚时代的起居室、海盗船等。

这样的全息甲板有一大特征,那就是能够让人对虚拟物体产生真实触感。

当然,这还是想象中的场景,戴维把它叫做“可重置的沉浸式学习空间”。

最后的话

今天我们讲了原始人学习的四种场景

营火,听故事的地方,听知识权威者讲述;

水源,对话发生最频繁的场所;

洞穴,反思式学习的场所;

生活,将学习带到实践中去。

人类所有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这四种场景

有时候学不好,不是老师不会教,也不是你不会学,而是场景没用对。

传统的课堂大多依赖“营火”式的学习场景,而我们需要从营火,走向水源、洞穴和生活。

真正的学习是一次冒险,就像人生一样。

学会重新设计场景

从营火、水源、洞穴、生活到全息甲板、元宇宙,技术,让场景本身更具有学习力,也不断让终身学习者们释放自己的潜力。

学习场景的革命,让我们通过更好的教学模式和场景,更加高效地学习和成长。

祝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怎么学,才能高效学习?  怎么学  怎么学词条  高效  高效词条  才能  才能词条  学习  学习词条  
感想儿童书籍

 《太和公主》故事原文

 太和公主  太和公主是唐代晚期的公主,她是为了唐朝的平安而出嫁番邦,但却鲜少有人知道她的史事。太和公主是第四位被送到回纥可汗的大唐公主,尽管西方敦煌学的研究者...(展开)

感想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范文三篇哲学与人生是一本特别好的教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吧!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刚看了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