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书心得
推荐度: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
推荐度:
《爱和自由》读书心得体会
推荐度:
《规矩和爱》读书心得
推荐度:
二年级课外书读后感
推荐度:
相关推荐
《爱和自由》课外书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和自由》课外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和自由》课外书读后感1
孙瑞雪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也是“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爱与自由》就是她幼儿教育的演讲录。
在翻开书的第一页,有这样一段话“千万个父母因此书而改变,他们‘心灵受到震撼,感动而愧疚’,并从中学会真正的爱,真正的教育。千万个孩子因此书而健康、愉悦地成长,成为心里有力量,有强大自我,有创造品质的一代新人!”能让千万个父母心灵受到震撼,我不禁想,这本书真的有这么大魔力吗?等慢慢开始了解、阅读这本书,我才发现心灵的确受到了撼动。
这本书大多都是围绕着“爱”而进行的,里面的实例有很多都是贴近我们中国家庭生活的。也有很多是我们经常出现,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如果一个孩子成绩优秀,家长就会说:“老师,多谢你对我孩子的辛勤培育,他才会这样出色。”当我们听了这样的话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你看这孩子这么出色是我努力的结果。其实不然,你只是帮助了他,但他真正的.心理过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而你给与他最大的帮助是:没有从根本上打扰过他,却在关键的时刻爱过他、唤醒他,使他找到了内在的感觉,帮助他自己建立了清晰准确的概念。
其实,成人还喜欢把孩子的成果归功于父母,总是喜欢说:“你有今天,可以顺利的考上大学都是功劳!”……实际上这是孩子自身的素质。是孩子自己在训练过程中体验、经历而获得的成功。
《爱和自由》课外书读后感2
《爱和自由》读下来,没有第一次那么费力,边读边有自己的一些感悟。整本读下来,想把自己的一些感受记录下来,一方面与他人分享,一方面见证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严谨和科学。如果你不严谨和科学,你可能就毁了孩子的一辈子。为什么说人类心灵的工程师是幼儿教师呢?有一个朋友说:”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国际上幼儿园教师在最赚钱的职业排位上位居第三。“我们知道在发达国家牙科大夫比较挣钱,律师比较挣钱,实际上在国外幼儿教师的地位是非常高的。有的人博士毕业直接就去带孩子。人们把最优秀的人放到了幼儿教育上,是因为零到六岁决定人的一生。”
最初认为工作就只是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方式,在卡迪亚从事三年幼儿教育事业后,发现它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方式,更是一种成长方式。怎样去描述它呢?在卡迪亚工作,感觉自己是永远且完全被接纳的,可能自己存在很多不足(自己都承认且不接纳的)但仍被卡迪亚接纳。
自己也愿意不断地完善自我,追随幼儿园成长的步伐,从内心真正地顺从。而且工作中时常会反思,当发现自己状态不够好,处理问题不够那么有爱时就会反问自己“爱在哪儿?”工作中的困惑是由于不理解产生时反问自己“理解在哪儿?”
《爱和自由》课外书读后感3
对蒙特梭利教育了解得不多,暑假里,翻阅了《爱和自由》,才对其教育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蒙特梭利说:“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的一句话:“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
在蒙氏教育,需要孩子们遵循的“规则”特别少,比较主要的三条:第一,不伤害自己;第二,不伤害他人;第三,不伤害环境。孩子们在遵守这三条基本规则的前提下,他们有权利为自己做决定,他们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每一个生命都不一样,每一个生命的发展都不一样。就拿敏感期来说,蒙氏教育讲究要在儿童敏感期来临时,抓住这个敏感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孩子6岁才出现数学逻辑的敏感期,但这并不说明他要比5岁就出现数学敏感期孩子笨,只不过他的数学敏感期来的晚而已。
一个孩子要画画到凌晨,也不要打扰他,因为他正是处于绘画的敏感期。他要通过持续、反复的操作来达到认知和发展的目的。但如果在孩子童年时期没有足够的自由来发展他的敏感期,那孩子有可能丧失了这么一次发展的机会。有可能他终生不再绘画,终生都不能感受到绘画的美。
孩子在一个充分自由与爱的环境里,发展的是心智,认知的是真理,而不是在控制和压抑下迷失了真正的自我。而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