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①

  【题解】

  这首诗作于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天,那年杜甫52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冬天,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当杜甫听到安史之乱结束的消息后,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随口唱出这首诗。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③。

  却看妻子愁何在④,漫卷诗书喜欲狂⑤。

  白日放歌须纵酒⑥,青春作伴好还乡⑦。

  即从巴峡穿巫峡⑧,便下襄阳向洛阳⑨。

  【注释】

  ①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②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jì)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涕:眼泪。

  ④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⑤漫卷:胡乱地卷起。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⑥白日:晴朗的日子。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⑦青春:指明丽的春天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⑧巫峡:长江三峡之一,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途中穿过巫山,全长46公里,有大峡之称。

  ⑨便:就。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译文】

  在四川忽然听到了唐军收复幽州和蓟州的消息,听到此事的我十分高兴,眼泪不禁沾满了衣裳。

  回头看家中的妻子和儿女们,个个手舞足蹈,喜气洋洋,再也不是愁眉苦脸的样子,此时的我已无心写作,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这样晴朗美好的日子里,我这个白首老人要放声歌唱,开怀畅饮,让明媚的春光,正好一路陪伴着我们返回故乡。

  全家即刻动身从巴峡启程,高高兴兴地穿过巫峡,然后穿过襄阳城直奔日思夜想的洛阳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官军  官军词条  题解  题解词条  河北  河北词条  河南  河南词条  杜甫  杜甫词条  
感想

 梦醒了_读《幻城》有感

读红岩有感推荐度:读童年有感推荐度:读《廉政镜鉴》有感推荐度:读《动物庄园》有感推荐度:读《简爱》有感推荐度:相关推荐梦醒了_读《幻城》有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展开)

感想古籍古文

 《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