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杜甫《春望》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杜甫《春望》题解,译文,注释赏析

  春望

  【题解】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的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听到此消息后,认为自己报效国家的机会来了,他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后,只身一人前去投奔肃宗,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押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的春天,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此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原文】

  国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②。

  感时花溅泪③,恨别鸟惊心④。

  烽火连三月⑤,家书抵万金⑥。

  白头搔更短⑦,浑欲不胜簪⑧。

  【注释】

  ①国:国家,这里指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②城:指唐朝的首都长安城。草木深:人烟稀少,荒草丛生。深:幽深。

  ③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④恨别:怅恨离别。

  ⑤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⑥抵:值,相当。

  ⑦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⑧浑:完全,几乎。不胜:不能,受不住。簪:这里指发簪,古代中国人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译文】

  虽然长安沦陷,甚至在战火的摧残中变得破碎不堪,但山河依旧在,春天来了,曾经繁华的长安城,现在人烟稀少,林木纵深,荒草丛生。

  我为战败感伤,虽然是春暖花开的时节,却依然忍不住涕泪四溅。我正满怀离愁别恨的时候,听到不远处传来阵阵鸟鸣声,原本清脆悦耳的啼鸣,此刻听起来,反而惊扰了我,使我心绪不宁。

  战乱连续不断地持续三个多月,至今还没有结束的迹象,硝烟弥漫,阻断了书信传送,我已经很久没有家人的消息了,家书之难得一求,甚至能胜过万两黄金。

  内心烦闷至极,搔头顿脚恨那更短夜长,短短数日,青丝也变成了白发,用手轻轻一抓,觉得又稀少了许多,简直连发簪都插不上了。

相关推荐

李流芳《题断桥春望图》原文及鉴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春望  春望词条  题解  题解词条  杜甫  杜甫词条  译文  译文词条  赏析  赏析词条  
感想

 《明朝那些事儿》500字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推荐度:《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体会推荐度:我家的那些事作文推荐度:那些冬奥教给我们的事心得感悟推荐度:故乡读后感推荐度:相关推荐《明朝那...(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