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
鱼儿牡丹,得之湘中。花红而芷白,状类双鱼,累累相比,枝不能胜压而下垂,若俛首然。鼻目良可辨,叶与牡丹无异,亦以二月开,因是得名。其干则芍药也,予名花而赋是诗,闻江东山谷间此品甚多。
天教姚魏主芳菲,合有宫嫔次列妃。
玉颈圆瑳宜粉面,霞裙深染学翚衣。
枝头窈窕鱼双贯,风里蹁跹凤双飞。
莫把根苗方芍药,留春不似送将归。
这是一首咏牡丹花的诗。诗中赞颂了鱼儿牡丹既有双鱼贯游和双凤飞舞的英姿,又兼有姚黄和魏紫的共同的艳丽,同时还具有玉颈翚衣一样鲜亮缤纷的色彩。
诗的首联“天教姚魏主芳菲,合有宫嫔次列妃。”“姚魏”,是指“姚黄”和“魏紫”两种牡丹佳品。宋代在洛阳有两种极其名贵的牡丹花。其一是“姚黄”,这是一种千叶黄花的牡丹。因为它是出于姚氏民家所培育的佳品,故而称之为“姚黄”。另一种是“魏紫”,这是一种千叶的肉红花。因为它是出于贵胄魏仁溥家所培育的佳品,故而称之为“魏紫”。诗人在这句诗中还说姚魏两家主宰着牡丹的佳品是天赐其意。欧阳修在《绿竹堂独饮》中有“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周诗是化欧诗的此句而来的,同时欧诗和周诗均说这些花都是按开放的先后分为次列品级的。颔联“玉颈圆瑳宜粉面,霞裙深染学翚衣。”“玉颈”和“圆瑳”,都是说花颈鲜明洁白得如玉如瑳,象戴上了一圈玉项琏似的,把花容衬托得更加美丽。同样,这种鱼儿牡丹不仅是花儿美丽异常,而且其叶也如同“霞裙”“翚衣”一样五彩缤纷,艳丽夺目。颈联“枝头窈窕鱼双贯,风里蹁跹凤双飞。”这一联是本诗的核心部分。前两联都是为了渲染烘托和制造气氛,而第三联才真正地写到了这种牡丹的实质:在那舒展袅娜的枝头上竟有象成双成对的鱼儿在水中逐游,又象是成侣成俦的凤凰在风里蹁跹飞舞,所以这种鱼儿牡丹又很类似金凤花。诗人在这一联里不仅称赞了这种牡丹花的奇异美丽,而且也说明了诗人对此花命名的由来。尾联:“莫把根苗方芍药,留春不似送将归”。鱼儿牡丹的根干很象芍药,所以诗人提醒人们:不要因为它象芍药而错把它当成了芍药。芍药本是善于留春的,但此花不是芍药,而且春也是留不住的,不如还是送它归去吧!
这首诗前两联是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的。诗中把牡丹比成妃嫔一样分为次列品级,而且还用“玉颈”,“圆瑳”、“霞裙”、“翚衣”等把其茎叶比喻成装饰品来装扮娇丽的“粉面”和“窈窕”身姿。颈联则用极为逼真的比喻,把牡丹花比喻成在水中相随相伴而游的双鱼和在风里成双成对蹁跹飞舞的金凤凰,给人留下了一种极为形象、极为逼真、如见其物的印象。
相关推荐
《辛弃疾·念奴娇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原文及赏析
《赵师侠·酹江月足乐园牡丹》原文及赏析
《程公许·牡丹》原文及赏析
《薛涛·牡丹》原文及赏析
《刘克庄·六州歌头客赠牡丹》原文及赏析
《刘克庄·昭君怨牡丹》原文及赏析
《赵以夫·天香牡丹》原文及赏析
《方岳·江神子牡丹》原文及赏析
《张榘·祝英台近赋牡丹》原文及赏析
《陈著·水龙吟牡丹有感》原文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