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企业比作天空中飞行的飞机,那么会计不仅仅是告诉飞行员已经飞了多远、多久,更重要的是告诉飞机现在面临的状况:高度、速度、姿势、方向、天气、油耗等。这一比喻,直指会计数据滞后影响经营的命门。所以,对会计一窍不通的稻盛和夫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不懂会计怎能经营企业!”
正因为稻盛和夫在会计上是外行,而创业和经营要求他必须弄清楚会计是什么。因此,他以“做人何为正确”为原则来考虑会计问题,不拘泥于会计制度规范,而是直逼会计的本质。随着京瓷的发展壮大,稻盛和夫关于会计的理念和思考,逐渐系统化为“会计七原则”。
一、以现金为基础经营。近代会计以年度为单位,从收入中扣除所有费用,就是利润。按照会计制度,收支钱款的实际时间与其成为可核算的收益和费用的时间不一致,往往导致账面数字与实际现金数量脱节,在企业经营实际过程中出现账面盈利但手头没钱的现象。另外,有些资产在账面上是财富,在事实上已经变成了垃圾,账目没错却没有现钱。有些企业经营者根据账面上的利润进行决策,以借贷的方式筹措资金,为开拓新事业或增加生产设备进行投资。然而,依靠借贷进行投资,会直接受到市场利率、资金供需变动以及政府和银行的政策影响,一旦银根紧缩,企业的资金链就有断裂的危险。所以,稻盛强调,企业经营必须以手头的现金为基础,努力提升自有资本比率,保证自己的现金流量。
二、一一对应的原则。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发生钱和物的流动,稻盛和夫要求必须保证钱、物和票 据一一对应。表面看来,这种对应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实中却往往不如此。稻盛说:“票 据已经先行处理了,货物后来才送到。又或者相反,货物先送到了,票 据却等第二天才开。这种情况,即使在一流企业也会频频发生。这样的‘票 据操作’乃至‘账簿外处理’,哪怕只允许一丝一毫,都意味着数字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想怎么改就怎么改。说得极端些,这样,这个企业的结算就不值得相信了。”因为一旦允许不对应,就会产生欺骗。例如,这个月销售数据不理想,就和关系好的客户串通先开出一张票 据来把账面“做”好看,这样的公司将会没有道德,也没有前途。在京瓷,稻盛坚决要求杜绝这种行为,“构建一个玻璃般透明的系统,使隐蔽或模糊事实的企图变得不可能。”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必须保证钱、物和票 据的一一对应,尤其是赊销和赊购,每一笔对应的是什么必须清清楚楚,不能笼统对冲。坚持贯彻一一对应原则,数据就能够如实地反映经营事实,票 据上的数字累加起来,就是公司整体的真实数据,据以做出的结算报表就能够如实体现公司现状。更重要的是,贯彻该原则能够提高公司的道德水准,使员工相互信任,对于保证企业健康运行具有重大意义。
三、收入费用配比原则(或者称为“筋肉坚实”原则)。公司股票一旦上市,为了让股民维持信心,经营者就需要维持企业的良好形象。装饰形象就会衍生出赘肉,稻盛认为,经营者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克服过分美化企业的诱惑。大致而言,可以通过如下措施实现收入费用配比原则:第一,减少固定费用,降低生产成本。京瓷的经验是采购二手货。创业之初,由于缺乏资金,往往购买二手设备。一流设备的价格往往是二手货的十几倍,但工作效率可能只提高了两三倍,相比于价格便宜的二手货,其投资效率并不高。若企业过分投资先进设备,固定费用会迅速增加,盈亏平衡点会大幅上扬,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第二,及时清理库存。京瓷采取订单生产方式,会按照正常的良品率额外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这些额外产品会变成卖不出去的库存。例如,有一万件产品的订单,为了保险起见生产了一万二千件,这二千件存在库房的产品尽管品质没问题,但已经没用了,稻盛把它比喻为“路边的石块”。他主张,不能为了资产账面上的数字好看而将已经毫无价值的东西作为财产放着,库管人员不会清除这些“石块”,经营者应该时常亲自检查仓库,及时将“石块”清理出去,这就是稻盛的“陶瓷石块论”。第三,警惕固定费用的增加。稻盛说的固定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用与人工费用。稻盛认为,大量的设备投资和非生产员工的增加,实际上是“虚胖”,必须高度警惕。第四,靠汗水换取利润,绝不投机。稻盛十分反感滥用“理财”概念,对“风险投资”深恶痛绝,认为那就是投机。日本泡沫经济时代,许多企业空手套白狼,从银行贷款买地皮,转手卖掉就能发财。对这种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利润,有些企业趋之若鹜。然而,稻盛认为:“只有自己额头流汗、辛勤工作赚来的钱,才能成为利润。”所以当银行建议稻盛投资房地产时,他坚决拒绝。正因为稻盛经受住了这种诱惑,才使得京瓷在泡沫经济的冲击下巍然不动。第五,即用即买。稻盛提出:“不要预算制度,需要花钱时,即时申请,即时裁决。”在采购方面,稻盛坚持“买一升”原则。就是那怕买一斗更便宜更诱人,我只买眼下需要的一升,绝不积压。
四、完美主义原则。“所谓完美主义,是指不允许暧昧和妥协,所有工作都要追求完美,达至每个细节。”身为企业的经营者,不但要宏观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且要了解工作的细节。“甚至可以说,部下请假的时候,自己如果不可以代替他工作,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对于生产、销售目标以及研究开发的进度,都要百分之百确保实现,哪怕差一点点,也绝不通融,否则,“公司经营就会怠慢,公司内部纪律就会松弛。”对于会计统计数据,经营者要严格审核,不允许出现任何错误。经营者自身严格贯彻执行,完美主义原则就能够渗透到整个公司,成为每位成员的习惯。“对不起,我重做”是一种遁词,错误不可能用橡皮擦掉。
五、双重确认的原则。稻盛和夫倡导“以心为本”的经营理念,他认为,人心是脆弱的,同时又是最可靠的。因为人心具有脆弱性,所以需要制度来加以约束,避免员工因为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为此,京瓷从原材料的接收、产品的发送到应收款的回收,整个管理系统都实行“双重确认”制度,让两个以上的人和部门互相审核,互相确认,由此推进工作。具体而言,对于进出款项的处理,开票的人和管钱的人必须分开;对于每日合计的现金余额,必须同票 据数额保持一致,不仅是总额一致,而且必须在每一个时点都保持一致;对于公司印章,设置双重护锁,使用必须经过两人;采购物品和服务时,需要物品的部门必须向采购部开具委托购买的票据,请采购人员发出订单,禁止需要物品的部门同供货商直接联系;对于赊销赊购款项的收付,亦非销售人员一手包办,而是一律通过公司财务部办理;对于废料处理,必须双重确认数量和金额;乃至自动售货机和投币电话的现金回收,尽管数字很小,也不能一人办理而要两人互相确认。稻盛和夫强调,双重确认原则并非基于对员工的不信任,更非“人性恶”假设,而是出于防范人心脆弱的一面,“是经营者对员工的关爱之心,是不让员工犯罪的善的信念。”
六、提高效益的原则。提高效益的方式,主要表现为阿米巴经营的“单位时间效益核算制”。“阿米巴的经营计划、业绩管理、劳务管理等所有经营上的事都由他们自己运作。”由阿米巴实现全员参与的透明经营,独立核算。需要注意的是,阿米巴经营是把市场规则运用于企业内部,但绝不是倡导阿米巴之间的激烈竞争,而是通过阿米巴的独立核算能够明确反映出其对公司整体做出的贡献,推进公司的互相支持和共存共荣。
七、玻璃般透明的经营原则。经营的透明,首先要表现为光明正大的财务,绝不可在财务上做手脚。不但高层要知道员工在干什么,而且员工也要了解高层在干什么。松下幸之助曾经为公司规模扩大后如何实现信息公开和透明而苦恼,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要保证阿米巴的良好运行,还需要公司的整体信息能够全面准确及时地传达到每个员工。实行阿米巴经营的前提之一在于组织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员工对领导是否信任取决于领导能否如实公布信息,并率先垂范,“经营者带头奋斗的身影,员工们会一目了然。”部分领导者出于保密原因,主张不公布企业的经营数据。稻盛认为这种行为弊大于利,因为员工无法得知企业的相关情况,就难以同领导人产生共鸣,更不会产生努力工作的动力。为了做到玻璃般透明经营,稻盛和夫主张最重要的是领导者要严格自律,公正无私,然后将领导思考的问题,企业的现状以及目标如实告知员工,即便有“不好的事”,也要即时如实通报。企业上市之后,就成为社会公器,如实公开信息更是经营者的职责所在。当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及时公开有助于给投资者传达正确信息,避免谣言,长远来看有利于投资者增强信心,提升股价。稻盛和夫强调,如果企业始终坚持一一对应等管理会计原则,对企业的现状了然于胸,那么自然就不会担心信息公布之后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所以,一一对应等原则是实质条件,玻璃般透明原则是限制条件,企业经营者坚持正确的做人之道,彻底贯彻一一对应等原则,水到渠成就能够做到玻璃般透明。反之,如果经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那么经营者当然不敢落实玻璃般透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