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从会计信息含量的视角, 并以博弈理论和会计信息系统论为基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国内外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从整体来看,比较认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即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特性,在博弈论看来,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作为博弈参与者的博弈能力。因此,将其界定为一种能力资产,有助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识别、计量和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就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计量和报告,以提供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满足决策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的需要,以及在不确定信息条件下进行投资、管理等战略决策的需要。
在我国,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很少,主要有:胡玉明(2001)从企业业绩综合评价的角度来建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会计控制体系,其涵盖内容相当广泛,从财务会计到激励机制与管理报酬计划,几乎包括了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性框架。汤湘希 (2006)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控制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体系,旨在分析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价值计量及评价体系。因此, 他将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内涵界定为:企业通过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会计计量和报告,以此培育和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体系。
目前,从会计角度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计量的文献不多。汤湘希(2006)提出以核心竞争力产生的经济收益来进行计量,采用直接测度法或间接测度法。其中,直接测度法就是根据企业过去已实现的利润与同行业平均利润的差额,再按其持续年限计算核心竞争力的价值:间接测度法主要包括改进型 Hoskold法和改进型Morkill法,以在持续期内折现的方法来计量核心竞争力价值的大小。此外,汤湘希还提出了割差法(即用企业价值减去有形资产价值,再减去除核心竞争力以外的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后的差)、改进型收益现值法以及市盈率倍数法。他认为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差别较大,最简单可靠的方法还是直接计算法。
综观国内外研究,学者们以技术优势论、市场优势论及规模优势评价理论为基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提出了以下几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层次分析法、对比差距分析法、内涵解析法等。各种方法在评价指标方面的设计也不相同,如吴玉鸣、李建霞(2003)认为,核心竞争力应从核心技术能力(优势技术与专长)、核心生产制造能力(核心产品)、核心组织管理能力(成长能力)、核心企业文化(价值链)、核心市场营销(开拓能力)、经济绩效和战略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因素分析法进行具体评价:吴晓勇(2007)从无形资产构成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现行的财务报告中,不仅未披露任何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而且连无形资产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在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会计信息披露理论研究方面,也只有少数学者有零星的涉及,并未有完整而系统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核心竞争力信息的报告与披露进行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主要表现在披露的内容和实现方式上。如汤湘希(2005)从核心竞争力评价的角度提出核心竞争力会计信息的解读方式,并构造了六个核心竞争力会计报表。宋献中 (2006)撰文进一步指出核心能力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战略的一部分,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非财务报告披露为起点,逐步过渡到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最终实现核心能力报告的披露目标。
二、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学术界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内容大都集中在信息披露上,因为核心竞争力信息属于自愿性信息披露的范畴,对其的研究容易展开;而对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研究没有突破,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计量和评价的数据难以获得,量化较为困难。其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研究方法和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除了核心竞争力理论、会计控制理论、信息披露理论较为丰富之外,其他没有理论研究上的突破。一方面,新的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在此研究领域难觅踪影,如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方法等用于实证分析的很少,定量的模型和方法研究也比较少。另一方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抽象的、理论层面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
2.价值评估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评估并没有特定的方法,而且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去价值,较少关注其未来价值。而企业在未来如何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才是决策应该考虑的重点,所以核心竞争力的价值衡量也应主要考虑面向未来。同时,这也符合核心竞争力作为资产计量的内涵。
3.评价体系的指标设计和可比性。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指标设计上的差距很大,而且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各自所依据的理论不相同,缺乏一个较一致的、能全面解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理论。
(一)拓展理论基础。将核心竞争力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论结合“会计信息系统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形成的与“会计控制论”、“管理活动论”并驾齐驱的新兴会计学派。现代会计主要是服务于现代企业,会计信息成为联系所有者和经营者、股份公司与资本市场的纽带,并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相当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集团或个人,他们包括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政府机构、管理当局、员工、潜在的投资者等。这些利益关系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希望企业能为他们提供对自己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确实能为决策者的决策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将核心竞争力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系统论结合在一起,可以拓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的研究领域,为企业提供相关信息,有利于管理者进行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决策。
(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用博弈论方法建立估价、评价和披露模型,笔者认为,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竞争特性,从本质上讲,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博弈竞争能力,因此可以从博弈理论的视角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资产展开会计研究:一是进行会计估价,还可以将其与管理者契约联系起来;二是构建评价指标,并且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弥补现有评价体系不可比的缺陷;三是构建信息披露模型,确定披露的内容和原则,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决策需要。
参考文献:
[1]GaryHamel,C.K.Prahalad.The Core Competence of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2]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测度、计量与会计报告研究》,《财会通讯》(学术)2005年第12期。
[3]张东宝、姜力嘉:《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评估方法研究》,《财会通讯》(学术)2006年第12期。
[4]朱开悉、李小朋:《能力资产:计量与披露研究》,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2006年版。
[6]胡铭:《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估分析模型》,《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7]许国齐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8]吴玉鸣等:《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估模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9]吴晓勇:《基于无形资产构成分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方法》,《科技导报》2007年第3期。
[10]宋献中:《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11]侯雪筠等:《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披露内容研究》,《商业研究》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