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关注最近的宏观经济报道,会发现很多类似这样的说法:“第三轮量化宽松”、“资产购买计划”、“不惜一切代价”、“瑞郎的1.20底线”等—总之事实就是,一些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大力扩张其资产负债表,从而也隐蔽地扩大了货币基础。经济常识告诉我们这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
金融危机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最终结果是通胀失控还是通缩?通胀和通缩通常被定义为经济的两种相反状态。许多较年轻的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在“大稳健”(Great Moderation)的基础上来看待通胀问题。所谓“大稳健”指的是1982至2007年之间大约25年的时间里,通胀走低,且受到精明的中央银行的良好控制。多数经济学家是通过19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以及日本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破灭后的经历来认识通缩的。
以这些经验为基础引起的偏见导致相互对立的二元观点:通缩是坏的,因为它反映的是去杠杆化和萧条。通胀如果只是在温和水平就不是特别坏,因为它体现的是经济快速增长或者甚至是经济过热。
传统观点认为,中央银行总是可以通过为经济周期降温来降低通货膨胀。现代中央银行家们的共识是设定通胀目标或名义增长率目标,同时要采取一切必要手段避免通缩发生。我认为这种观点过于简单化:只关注经济的两种可能状态,而忽视了另外两种。早在1970年代,类似的忽视就曾导致决策错误,当时许多发达经济体出现“滞胀”(stagflation)现象,也就是高通胀与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同时出现,令经济学家颇感困惑。
仅仅从经济萧条角度来看待通缩,并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其发生,掩盖了这样的事实:19世纪几乎有一半时间,英国和美国都曾发生通缩。但并不是所有这些通缩时期都伴随着经济萧条。有些是因为技术进步以及新供应市场(全球化)导致商品价格下降而引发了通缩。因此,除了“好”通胀与“坏”通缩之外,“坏”通胀与“好”通缩也是世界经济可能的形态。
如果考虑四种情况而不是两种可能的经济状态,那么“大稳健”的叙事及其后果可能会被改写。在我看来,1990年代全球化与技术进步共同导致的通缩才是低通胀环境的功臣,而不是中央银行。实际上,在这一期间货币政策相当宽松,但是并没有引起消费者价格上涨,而是推动资产价格上升。承认并允许“好”通缩环境的存在本来有可能导致力度小得多的货币宽松政策,从而减轻各种资产泡沫的危害,而正是资产泡沫最终导致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之后,中央银行为振兴各国经济而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应开始减退。尽管印钞机在不停工作,通胀并没有大幅攀升。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人们以及企业继续去杠杆,而且在不确定时期对于支出更为谨慎。因此,他们积攒现金而不是把钱用于个人消费或企业投资。这意味着我们处于“坏”通缩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