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就是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就要去创业,不满意就去创业了?工作都不行的人,创业更没有机会,因为你们都不知道,现在正面临什么样的创业环境,在这里没有会飞的猪。。。
在去年的时候,创业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无论是地头上挖红薯的农民,还是校园里刚刚开始思考人生的大学生,都恨不得赶紧投入创业大潮里,因为一股强风正在席卷神州,人人奔走呼号:
“互联网+来了!”
中国正式进入了“万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都想通过互联网再去加点什么玩意,实现中国经济的大转型,结果几百万打了鸡血的创业者兴奋的上路了,他们都认为“互联网+”将会快速的爆发,中国的经济也会快速蝶变,那么互联网能加点什么呢?
有的加理发,上门理发,带着剃头和烫发的设备。有的突发奇想,现在给狗美容洗澡都要到宠物医院,太麻烦了,干脆上门洗狗吧。有的想革掉饭店的命,让厨师都到我们家里做饭吃。。。。。。这种突发奇想的到家O2O项目竟然有几万个之多,仅仅拿到VC投资的就不下上千个。
想想也对,既然是创新,就是极少数人才具有的能力,怎么可能万众呢?当创新变成人人都具备的基础能力的时候,就跟我们每个人会说话、吃饭一般,那么这种所谓“创新”的价值,估计还不如我没事去跑跑快递更靠谱。
创业本来就是参与市场激烈竞争的过程,就是你死我活的,人人都去创业了,谁来当用户呢?把极少数人才具有的生存能力,搞成“万众”都去尝试一把,当然可以,这就意味着万众里的九千九都要去当炮灰,能熬出来的成功创业项目是不变的,但是参与竞争的基数大了,炮灰比例也就不好控制了。
当初5000家团购搞千团大战,最后谁拼杀出来了?就是美团和糯米而已,说不定它们也要合并了。几千家B2C参与竞争,你现在还能叫出名字来的还有多少?真正有生命力的恐怕只有几十个而已。4000多家独立生鲜平台,看起来搞得风生水起,我告诉你,现在没有一个挣钱的,基本也都死完了。
一个大学生曾经激动的跟我说:恨死了该死的大学教育,恨不得马上就要投入创业之中,不想上这该死的大学了。一问创业项目,结果什么也不会,先是想着一定要创业,然后才考虑自己能干什么,这种人的创业成功概率极低,创业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靠什么挣钱,如何养活自己,如何获得用户,等等,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人,怎么说呢,这是上场杀敌呢,还真以为是小孩过家家玩啊。
万众创业的结果就是:让输光底裤的创业者更多了,他们只能光着屁股回家了!
万众创新的结果就是:世界上就是多了一些垃圾的idea而已!
现在不仅仅是互联网,就是线下市场,无论是开厂、开店,都面临流量的萎缩问题,我们将正式步入创业固化的时代,因为各领域的市场都将从增量转为存量市场,现有的创业者中将会有大量的出局,而新入局的创业者成功的难度比过去要大很多倍,这是为什么我们今年会听到那么多悲伤的创业失败故事,而这仅仅是开始而已。
我们正在面临的创业环境到底有多么残酷?
1、从大屏到小屏,碎片化流量消失了,app创业者要么成为细分领域的王者,要么只能死掉
过去我们以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了,app的流量都是自己可以掌控的,错了!手机屏一般只能容纳80~120个app,再多了就需要用户翻屏很多遍,在移动流量红利结束的时候,用户的习惯会快速的聚焦在大牛app上,不给力的都删掉,这意味着中小app的流量会逐渐的消失,简单说,要么你能进细分的TOP 3,要么可以早点去死了。
我们有几十万的独立app创业团队,至少超过95%的还会在未来几年逐渐死掉,不管是做跨境电商app、顺风车app、生鲜app、旅游。。。
国内的app创业成了“占坑游戏”,比如嘀嘀占了“打车”的坑,其他人就不要玩了,谁玩谁死,美团正在跟阿里口碑争夺一个餐饮O2O的坑位,携程跟途牛占了两个旅游app的坑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占了两个“移动支付”的坑位,其他还有很多,这意味着什么呢?app模式的创业机会正在大幅减少,甚至比PC互联网时代少一个数量级。
2、门店的整体流量也到了天花板了,门店的倒闭速度还会继续加快
假如你留意一下所在城市的大街上,就会发现经常有门店关门,现在传统零售出现很奇怪的现象:
收入和利润越来越差,但是房租却越收越贵,挣不到钱的老板越来越多了。
门店的流量取决于所在城市的常住人口,还有人均收入,人多了,挣的钱多了,门店的收入就会增加,无论是开餐馆的、小卖部还是商超,都是如此。
中国的人口结构,城市化进程基本已经完成了,该进来的都已经进来了,看看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增长就明白,人口已经到了相对饱和的程度了,二三四线城市都是如此,那么人均收入呢,我们不管统计局的数字,其实中国经济这两年开始滞缓发展了,老百姓的真实收入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
人口不涨,收入不涨,那就意味着门店消费的整体规模也开始进入滞涨阶段了,国内零售业TOP 100强的收入已经不增长了,它们已经是各区域里零售业的翘楚了,老百姓兜里没钱,门店就不要指望什么逆转了。
现在政府刺激房价猛涨,想通过卖地来提高收入,缓解财务问题,结果又锁住了几百万中产阶级的财富,他们将家财都凑在一起去买房了,又没有办法消费了。
餐饮行业雪上加霜,外卖app的冲击,将来三年内有可能让餐饮的“堂吃”业务减少2000亿规模,每个快餐类的餐馆老板要么向外卖靠拢,要么在口味上做到独特性,让用户宁愿到店去吃,也不想叫个外卖,还是走老路的话,经营难度加大,我所在的办公楼下有条街是做餐饮的,现在关门走人的频率在加快。
3、卖家群体活的比以往更难
传统网购的用户红利在2012年就结束了,结果移动网购用户的红利又爆发了,让网购红利又延续了四年,可惜今年的移动网购用户增量也会到天花板。
没有新增用户了,现有用户的购买习惯正在向大卖家转移,因为我们能看见的广告和活动都被大卖家占据,直通车、聚划算、双十一等等,只有大卖家才有钱有资源去砸,中小卖家的拉新成本比大卖家更高,进一步阻止了中小卖家的成长。
这是很正常的,当大蛋糕不增长的时候,阿里靠什么吃饭呢?必须提高广告和活动的占比,促销和活动频率会更高,假如用户都形成购买习惯,直接去店铺了,不去参加活动了,那么阿里也就死了,这是不可能发生的,很多人抱怨没法刷单了,直通车又做不起,那怎么办?凉拌,直通车的费用只会越来越高,促销活动频率和形式只会越来越强,打破用户既定的购买习惯,你有本事就跟上节奏,跟不上的话,迟早会被淘汰。
看看淘品牌里在坚果、服装、家居上的表现,这两年多少已经被淘汰出局了,流量都在向大卖家转移,虽然大卖家日子也不好过,广告费hold不住啊,竞争压力也太大,都狠劲的在活动上熬着,就跟双十一一样,参加了未必能挣到钱,但是不参加只有死路一条,你是参加呢,还是不参加呢?
千万不要相信什么小而美,那是过去式了,流量红利时代是可以有小而美的,获取新客成本比较低,客户留存率只要不是很差,你就可以很小但是很美的过小日子,现在的竞争环境变了,不要想得那么美了,要么快速长大,要么赶紧去死吧。
创业高危,不是闹着玩的
当全社会的人口红利、消费红利、移动红利全部消失的时候,创业的风险比之前就大多了,之前是增量市场,每年都会容纳更多的创业者,新增的创业机会足够多,过去已经有过外贸红利、电商红利、移动红利、人口红利、开店红利等等,现在所有的红利都消失了,未来很多年,随着国内人口结构的变化,还有人均收入的变缓,各种红利都不会有了。
红利消失的市场里,无论什么万众创业的风如何刮,最后也是跑着进来,横着出去,因为马太效应体现的更明显,流量、机会和用户都在向头部企业聚焦,尾部的创业者会不断的被挤出市场。
我是很不同意什么创业寒冬的说法的,要说寒冬,那么未来十年都是寒冬,开小店的和高大上的app创业,并没有任何的不同,大家都面临同样的困境。
红利市场里,人人感觉自己创业很牛叉,到了市场总量稳定的环境里,尾部的创业者不断的淘汰出去,新进入的创业者无法分享新增的蛋糕,他们要做的,只有从现有的蛋糕里抢夺一部分,才能活下去,本来大部分活着的创业者都已经生不如死了,新进入的创业者有多大的本事直接去抢夺蛋糕呢?
目前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存在创业难的问题,现在活着的大部分创业者都哭着喊着说不干的时候,新入行的创业者本来就是草根,还不是白白当炮灰的命?
因为工作的关系,收到过很多人的创业计划,大部分人并非有明确的目标,只是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和收入不满,就想着通过创业改变命运,连打工都打不好的人,创业是没有办法改变你的命运的,只会让你更穷更苦,创业是属于强者的游戏,是玩命的冒险历程,你每天都要经受生与死的考验。
判断自己是否能够进行一段创业的尝试,你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1、你是否有创业绝活?
比如开餐馆,必须有一手炒菜的绝活,确保用户的嘴和胃更爽;开淘宝店,你有高性价比的产品吗?能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标准的;假如是app,那就更难了,你一定比行业老大有更牛的地方,不然你去抢它的用户,不是大白天瞎做梦吗?
没有绝活,千万不要创业。
2、你是否愿意受罪?是否能扛得住心理的煎熬?
千万不要被什么创业精神误导,看看马云和乔布斯的传记,难道就领悟创业的真谛了?
建议大家看看《创业维艰》这本书,作者本.霍洛维茨是硅谷的创业牛人,创办过两家估值超过几亿美金的公司,后来做了天使投资人,在他创业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数次破产危机,有的时候压力大的整晚睡不着,几年的时间里,真正放松的也仅仅几天而已,他每天都告诉自己:我要活下去!他认为创业过程里“挣扎”才是常态,创业就是挣扎和如何摆脱挣扎的过程。
假如心理状态不好的,遇到风险就手忙脚乱的,不想活受罪的,建议不要创业了。
3、你是否接受失败的命运?
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选择了创业,有互联网巨头里的资深人士,也有很草根的大学生,总的来说失败要远比成功的概率更大,我们公司所在的这层办公楼,过去一年搬走了七八家公司,创业者即使再牛,都随时要面对失败的结局。
对牛人来说,创业失败不算什么大事,有房子、有家庭,甚至还有足够的钱养活自己,即使失败了,大不了再去找个工作,也不愁没人要,但是对草根就不一样了,你投入的钱可能是全部身家,甚至父母的养老钱,你失败了再去找工作,会发现创业经历对找工作绝对是负分,人家是要职业技能更强的人,创业干的杂活,而且业务规模也很小,失败的创业经历会严重影响择业。
8年前我还在打工,曾经面试过一个复旦毕业的美女,毕业后创业三年,一直小打小闹的搞儿童培训,结果一败涂地,她是学市场营销的,但是对基本的实战营销一点都不懂,当时我很纠结,她找了两个月的工作了,就是因为职业技能不足,还有三年的创业经历,让招聘单位都不敢录用她,她非常希望得到这个工作,最后我提交了录用申请,可惜被老板否决了,我也爱莫能助了。
在市场状况逐渐恶化的环境里,创业的门槛拉高了很多,建议没有做好准备的草根们,谨慎选择创业,有个稳定有前景的工作就已经很好了,韬光养晦,默默修炼内功,等到资源、时机和能力成熟,再出来创业不迟。
当然对强人而言,创业从来没有时机之说,他们随时都可以杀入其中,直接PK掉行业里的弱者,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者:鲁振旺 来源:公众号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