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效应是发生在人类身上的普遍现象;但失败也没那么可怕,它往往对企业的运营大有裨益。
人们常说冠军并不是与生俱来,都是自己拼出来的。但是,每个冠军的成功之路却各有千秋。同样,企业的成功也没有可以照搬的蓝图。有些企业家靠的是突然发迹, 且一路坦途;有的则一路坎坷,他们从失败、错误中不断学习进步,还要倾尽全力把握第二次机会。
企业在成形阶段的成功往往会带来持续性,这句话出自Ian H. Robertson 之口,他是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该校神经科学学院的创始主管。在他的 《赢家效应:神经科学的成功与失败》(The Winner Effect:The Neuroscience of Success and Failure)一书中,Robertson向我们讲述了很多知识,比如成功会影响人类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使他比其他人更聪明、更镇静,同时又更具侵略性,从而让他可以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制订出更“高大上”的目标。
不过还有一种观点,同样也是失败交流大会(FailCon)创始人兼全球策划人Cass Phillipps的观点,他认为最终的成功来自于残酷的失败。失败交流大会是一个会议组织,它于2009年在芝加哥创立,主要研究和探讨商业失败以及一些负面的经验,通过与会者的沟通交流,告诉创业者如何把自己塑造得更明智、更具思想深度。除此之外,失败交流大会还会给予初创公司一些指导,必要时还会给他们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我们将Robertson与Phillipps的观点进行了一对一的比较。对于企业来说,成功是最佳的助力器,还是失败是最好的发射台?
成功是胜者效应?
前重量级拳击手冠军迈克·泰森也许并不能成为商界的成功典范,但他出狱后的卷土重来印证了“胜者效应”。
1995年,在结束了3年监禁后,泰森重新回到拳击赛场,具有传奇色彩的拳击经纪人唐•金为他制订了复出计划——一场回归大战,泰森的对手是老将Peter McNeeley,其实这位绰号“番茄罐头”的拳手当时已经不复当年之勇,这个“罐头”也锈迹斑斑,人们甚至调侃就算身材走样的泰森把双手绑在背后都能击败Peter McNeeley。实际上,这场拳击比赛只持续了89秒,Peter McNeeley就在拳击赛场的角落里认输了。从那开始,泰森接连战胜了众多挑战者,包括Buster Jr.和Frank Bruno,并最终于1996年3月重新赢得了重量级拳击比赛的金腰带。
“胜者效应是发生在人类身上的普遍现象,如果一个人战胜了一个较弱的对手,他们将更有希望赢得下面比赛中那些更强劲的对手。”Robertson解释,“如果不是打败了‘番茄罐头’,泰森也许不会打赢接下来的比赛。当你与别人挑战时,身体的睾酮水平会有所上升。上升越高则获胜的几率越大。与失败相比,成功会使身体中的睾酮水平迅速上升。大脑中存在与进攻和动机关联紧密的睾酮接收点,而成功的体验会提高这一部位睾酮接收点的数量。当再次比赛的时候,睾酮的骤增将会产生更加显著的效果,因为大脑中有了更多的接收点。”
“‘成功带来更多成功’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可行的。”Robertson说。他指出,那些很早就获得成功的人,在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往往会赢得更大的成功。“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不断取得成功。”Robertson说。他引用了社会学家Robert Merton的马太效应理论,实质内容就是讲“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Robertson还认为,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自信。“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清楚地知道他很聪明,这并不需要别人的认可,而且他对自己感到很满足。”他说,“你可以发自内心产生成功的体验,而且大脑中也会产生有益的生物效应。成功和力量可以使你更加聪明,因为睾酮可以提高多巴胺水平,而多巴胺可以影响大脑前半部分的创意功能。成功在帮助你更加聪明的同时,还能使你很容易产生一些新的想法。”
每个人都可以体验成功,Robertson断言,它可以简单到只是一种心理状态。
“如果你伪造外部的成功和力量,同样可以欺骗你的大脑,让它相信自己是成功的,刺激机体产生多巴胺和睾酮,从而使你更加自信。”Robertson说,“这个时候,你需要双肩平齐、双臂摆动,自信地说‘我是企业家——我可以做到’。这样你会更容易地想到创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最成功的那些人都是自己大脑的工程师。”
失败带来更好的结果?
Cass Phillipps的初创公司一开始做得很糟糕。她和合作伙伴创办了一家社交媒体聚合器公司Trogger。仅仅在6个月之后,这家公司就做得一塌糊涂,颓势已经无法逆转——但Phillipps并不想承认这件糟糕的事情,至少不想对外承认。
“我们几乎犯了创业者首次创业的所有错误。”她回忆道,“但我仍然告诉每个人,我的创业公司是非常棒的。”
Phillipps本应该讨论如何解决Trogger公司的问题,但她却缺席了会谈,并选择自己创业。2009年,失败交流大会正式成立。不管是在美国本土还是海外地区,失败交流大会每次的重大讨论都会邀请技术企业家、软件开发人员、产品设计人员和投资人参加,这些人会共同探讨初创公司如何渡过难关,并交流如何通过采取相关措施以促进经济发展。
“失败让我们变得更加自信和坚韧。”Phillipps说,“很多人失败后很难恢复过来,他们对新风险充满了无尽的恐惧。这也正是失败交流大会试图去改变的状况。我们告诉人们:‘不要把这件事看得过于个人化,失败其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Phillipps认为,创业失败实质上就像是一堂抵抗挫折的MBA课程。“那些在失败后更成功的人,会把失败看作学习经历和认知。‘嗨,我克服它了,没有比这更艰难的了。为什么不重新开始呢?’但另外一些人面对困难却这么说:‘我不可能再克服这样的困难了。’还有的人会说:‘我失败了,但我依然活着,还能发生更糟糕的事吗?让我们勇敢面对新的挑战吧。’”
但是,失败并不只能强化情绪的适应性,实际上,失败对企业的实际运营也大有裨益。Phillipps说,虽然很多企业家在初次创业时都想树立一种性感的、直接面对顾客的形象,但是当面对像财务分析、养老保险等纵向问题时,他们的表现就没有那么闪耀了,甚至毫无意义。“他们并不关心会给谁留下好印象,他们更关心的是能不能生产出好产品。”Phillipps指出。
失败能帮助人们获得迫切需要的自我认知。“重新振作的人们会保证每天与家人共进晚餐,每天早上练习瑜伽,每年抽出时间出国旅游。”Phillipps说,“对于很多初次创业的人来说,公司是他们的一切,这也正表现出他们是如何定义一个人的成功的。然而,重新振作的人们会意识到:‘在我成为伟大企业家的同时,不能让事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必须平衡工作和生活。’”
Phillipps建议,不要把失败单纯看成失败就是失败,要把它当成实现更宏大、更美好目标的基础。“失败后你会重新审视当初的决定,对备选方案持更加宽容的态度,而且,你还会意识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所以当你继续往前走时,就可以规避曾经遭受的挫伤。”Phillipps说,“失败不管是从情感上还是从理智上来说,都能助成功企业家一臂之力。它能让你获得其他方式难以达到的自信力。挫折会不断到来,但是创业者必须坚信自己能够战胜失败,因为他们之前就已经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