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向贝佐斯学飞轮效应:愿你我的人生,不只像一块滚石

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那就是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克里斯托弗·莫利

作者 | 沈浪

来源 | 梦旅人俱乐部(ID:neo2666)

六七月之交,从高考放榜、志愿填报,到录取结果公布,数以千万计的考生经历了他们人生中第一个心情高度跌宕起伏的时期。

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尽管高考对于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但却并非决定性的因素。对大多数人来说,中学时代的结束,只是意味着人生这个角色扮演游戏刚刚揭开了地图一角,而一生的探寻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我们大多都需要花上很长的时间认识自我,探索这个世界。我们要寻找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寻找自己在这世界上的位置,发现值得自己为之投入热情和生命的事情。这件事,我们可以称它为理想职业、一生事业,又或者人生目标。

许多年前,一个生活在大不列颠的日裔年轻人,从高中毕业后,没有立刻去念大学,而是踏上了“间隔年”的寻找之旅。

自小爱好音乐的他,留起了长发和胡子,背着吉他,唱着偶像鲍勃·迪伦的歌《像一块滚石》,去北美搭便车流浪。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块滚石。”

这个年轻人叫石黑一雄。许多年后,他并没有成为歌手,却成了作家。他写的小说《长日将尽》被华尔街的另一位年轻人看到,当成了至爱。

受到这本小说的启发,这个华尔街的年轻人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辞掉投行的高薪工作,回到自家车库创业。22年后,他创建的公司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他也随之成为世界首富。

这个华尔街的创业者叫杰夫·贝佐斯,亚马逊掌门人。2017年10月,在贝佐斯首次夺得世界首富头衔后不久,他深为喜爱的日裔作家石黑一雄,《长日将尽》的作者,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他们都找到了值得自己为之投入热情和生命的事业,并且在多年后,站在了各自领域的成就之巅。他们的人生,与其说像一块滚石,不如说像一只飞轮

某种意义上,我们很可能穷尽一生的努力都是为了一只飞轮——找到它,千方百计而又经年累月地推动它,最终,让它旋转如飞。

这就是人生的飞轮效应。

飞轮效应,商业和人生的增强回路

飞轮效应,最早来自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的著作《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试图解开这样一个谜:那些长期表现平庸、甚至半死不活的公司,为什么会变成伟大的公司?柯林斯给出的一个重要答案就是“飞轮效应”:

一流的商业模式,应好比一个巨大的轮子。一开始很难转动,但只要设计得法,抓住关键,同时拼尽全力推动,那么每一次努力都不会白费。一旦突破临界点,轮子会越转越快,达到炫目的转速,创造奇迹。

柯林斯还揭示了其中的关键,是要让企业所做的事情和事情、业务和业务之间,彼此推动,相互促进。用系统动力学来解释,这些事情都是企业这个系统中的“要素”。要素间的强化互为因果,从而形成了正向循环的“增强回路”。

早在创业之初,杰夫·贝佐斯便将从柯林斯那里学到的“飞轮效应”,用于构建亚马逊的底层商业逻辑,并一以贯之地执行。

亚马逊的增长飞轮

如上图所示,在亚马逊增长飞轮中,有这样几个要素:客户体验、流量、卖家、低成本结构、更低价格、商品选择。

亚马逊最推崇的客户体验开始,增长飞轮的正向循环逻辑是这样的:

客户体验的提升,会促进流量的增长;更多的流量,会吸引更多的卖家;卖家的增多,会带来更多的商品选择;更多的商品选择,又会推动客户体验的提升。

与此同时,飞轮的成长,会形成更低的成本结构,进而带来更低的价格;更低的价格又可以推动客户体验的提升。

就这样,这几个要素形成了闭环的“增强回路”,互相推动,彼此循环增强。

正是凭借飞轮效应,亚马逊的业务保持着高速增长,这几年更是越转越快,和苹果接踵成为市值过万亿的公司。“亚马逊飞轮”也成为飞轮效应在商业领域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经营着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无限公司”。那么,作为公司的CEO,我们要怎样找到自己的事业飞轮,让它旋转如飞呢?

我们可以从吉姆·柯林斯那本书的另一个模型——刺猬理念的三环图里,找到答案。

这个模型原本用于企业制定战略目标。之所以叫刺猬理念,是指需要通过三环定位,让目标变得简单、聚焦。因为古希腊有句谚语,“狐狸多机巧、刺猬仅一招”。

同样,它也适用于个人。如图,以上三个环,分别可用三个词来概括:

热爱,是指你对其充满兴趣和热情;

擅长,是指你具备这方面的天赋,只要能发挥天赋,你有能力做得比绝大多数人更好;

价值,是可以给你带来价值回报,包括经济报酬、成就感、声望地位等等(这里参考新精英古典老师的生涯三叶草模型拓展一下,不仅限于经济上的价值)。

它们的交集,就是你的理想职业或事业目标。一句话概括就是,如果一件事是你既热爱又擅长的,同时,又能带给你丰厚的价值回报,那么,它就是值得你为之努力的事业。

三环图的定位通常是静态的。但倘若切换到动态视角,我们会发现,这三环之间不仅是交集关系,而且是可以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热爱,即对一件事的兴趣和热情会带给你动力去学习,提升能力,强化你的擅长与优势;

擅长的强化,可以为你赢得更多的价值回报;

价值的提升,又可以再度强化你的热爱。

它们就像飞轮上的三个齿轮,刚好构成了一个拥有增强回路、正向循环的事业飞轮系统。

面对这样一个飞轮模型,你的心中可能还是存在疑问:我们该怎样运用它呢?

寻找飞轮、定位目标时,如果找不到三环交集的话,该怎么办? 发现当下的飞轮并不合适时,怎样重新定位目标,转动新的飞轮? 在这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怎样让飞轮旋转如飞?

下面让我们逐一探讨。

寻找飞轮,人生的奥德赛之旅

漫漫人生,摆在绝大多数人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样寻找事业飞轮,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

寻找飞轮的过程,是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这一时期,一般从大学或刚踏入社会开始,往往会持续十多年甚至更久。在这一阶段,我们不断去尝试新东西,发现自己的兴趣、热情,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擅长,寻求自己的价值实现。这一阶段,我们还要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弄明白哪些东西对我们比较重要。

这一时期,又被称为“人生的奥德赛时期”。奥德赛这个词源于《荷马史诗·奥德赛》,主人公奥德修斯自特洛伊战争后在大海上漂泊了很多年,才回到故乡。这一比喻,是指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这样的漂泊,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理想国,找到位于那里的飞轮

很多时候,即便我们经历了自我探索,有了深入的自我认知,但却依然不能直接找到热爱、擅长、价值这三环的交集:

你热爱或擅长的事情,可能没法带来基础的价值回报。比如不少热爱音乐、热爱歌唱的少年,并没有机会在音乐这件事上展露光彩,并以此为工作。当年一心想当唱作人的石黑一雄正是如此;

又或者,你有机会从事的事情,可以给你不错的经济回报,但却不是你热爱或擅长的。比如很多年轻人刚入职场所做的工作,可能既算不上擅长,也谈不上热爱; ……

通常,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以下三种发展策略:

1)热爱为先,心无旁骛。从热爱出发,搭建飞轮。这一策略,适合那些特别确定自己的热爱,同时衣食无忧,或者可以保持对物质的低需求,暂不考虑价值回报的人。 当你心无旁骛,持续而专注地推动热爱,不断地投入,你的擅长也会持续得到强化,最终带给你相应的价值回报。

2)擅长为先,无心插柳。如果不太确定热爱,但擅长却很突出,那么擅长会给你带来机会,带来价值回报,成为飞轮的第一推动力。 比如,也许你一开始对某件事情并无特殊偏好,但由于你有点小天赋,颇有些出手不凡,得到了他人的赞美和奖励,获得了价值,从而无意中点燃了兴趣和热情。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你在热情驱动下,大量投入,又推动天赋进一步转化为优势擅长。一个正反馈的增强回路就这么形成了。

3)价值为先,渐行渐近。如果你的热爱和擅长都不足以让你兑换到基本的经济价值,而你为了生存,又不能无视物质回报,那就先从你能获得的价值入手。 你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培养自己的热爱和擅长,寻找兑换价值的机会,不断朝着理想职业接近。当你积蓄了一定财力,同时热爱和擅长又得到强化后,转换的时机往往就会到来了。

来,我们看看石黑一雄是怎样找到自己的事业飞轮的。

石黑一雄年少时的梦想是当个歌手。他5岁学钢琴,13岁就将鲍勃·迪伦当作自己的偶像,15岁开始写歌,立志要做一个出色的音乐人。

高中毕业后,石黑一雄把自己打扮成嬉皮士的模样,背着吉他,在美国各地游历。他一边穿梭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寻找着音乐的梦想,一边像《在路上》作者凯鲁亚克一样,每天写日记。

途中,他做过Queen Mother乐队的打击乐手。他也碰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刚到旧金山吉他就被偷、遇到的人很多靠献血维生,穷困潦倒且疾病缠身。

这就是石黑一雄的间隔年,开始人生的奥德赛之旅,寻找生命的意义和可能。

一年后,石黑一雄回到英国读大学,学习英语和哲学。也许是受到了在美国游历时的影响,他对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有着强烈的同情。从读大学起,他就开始出去做社工,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毕业后,他一边做社工,一边找工作。他投出了很多音乐作品,但都石沉大海;尝试到唱片公司求职,也被干脆拒绝。他还给BBC写过广播剧,结果也不理想。

迷茫之际,石黑一雄看到了一则东英吉利大学创意写作研修班的招生广告。广告上说,政府将为合格者提供全额学费。石黑一雄童年时有过写侦探故事的愉快经历,也很喜欢写歌词。经济并不宽裕的他将广播剧改成了小说报了名,被顺利录取。

研修班里,石黑一雄写了两篇短篇小说,没想到大受好评:“我给班上同学看的故事中,有一篇以原子弹投放长崎为背景,以一个年轻女子的视角讲述。我从同学们那里收获了爆棚的自信心。他们都说:这些关于日本的事实在振奋人心,你前程远大。”

石黑一雄的文学天赋不仅被同学、老师看见,还得到了出版社的青睐。他们收录了他的三个短篇,并支持他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远山淡影》。于是,这个一心想当音乐人的青年,就这样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石黑一雄的经历,就是一个“擅长为先,无心插柳”的故事。

他热爱音乐,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没有获得以音乐作为工作的机会。然而,流浪和当社工的经历,却让他对于底层生活和人性有了深入的洞察和思考,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给养。再加上少年时写故事、写歌词的经验,终于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在研修班中展露了自己的天赋和优势,机会与价值也随之而来。这个价值回报,唤醒和强化了他的热爱。他终于在写作领域找到了自己的事业飞轮

“热爱为先、心无旁骛”的例子也不鲜见。衣食无忧、能够一心逐梦的自不必说,古往今来,也总有一些人,专注做自己热爱的事,不在乎贫穷、也不在乎世人眼光。他们大多都在求索过程中获得了很多精神层面的价值满足,而“守得云开见月明”时的财富和声誉,往往都是附带的收获。

“价值为先、渐行渐近”的情形那就更加常见。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一下子找到自己的理想职业的,通常都是先满足价值需求,保障基本生存,再去寻找与热爱、擅长的契合,追求自己的理想职业。

但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往往也会陷入一个困境,需要面对一个没那么容易解决的问题:飞轮的重定位。

飞轮重定位,选择决定我们的人生

飞轮的重定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职业转型”。它常常意味着一次重大的人生转变,意味着要走出舒适区,直面未来的风险和不确定。

它经常是这样发生的:

你原先的飞轮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看上去有了不错的转速。可同时你又知道它并不是你理想中的事业,并没有通向你心中真正的目标。

这时候,你就会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选择:到底是在原来不太满意、甚至出现倦怠的路上继续走下去,还是改换赛道,去挑战新的机会。

贝佐斯创立亚马逊的故事,就是一个飞轮重定位的例子。 杰夫·贝佐斯的职业发展之路,看上去比石黑一雄要顺风顺水很多。

学生时期的贝佐斯是个不可不扣的学霸,学业成绩非常优秀,曾获得美国高中毕业生的最高荣誉“美国优秀学生奖学金”。

1986年,贝佐斯以优异成绩从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取得了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双学士学位。毕业后,他拒掉了英特尔和贝尔实验室的offer,加入了纽约一家新成立的高科技公司。两年后,他来到华尔街,进入了美国信孚银行,负责涉及2500亿美元规模资产管理的电脑系统。25岁时,他便成为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裁。

1990年,贝佐斯跳槽到对冲基金公司D.E.Shaw,负责带队研发对冲基金的量化交易系统。四年后,贝佐斯又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副总裁。

然而,志向高远的贝佐斯并不因此满足。他发现互联网的使用量正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长,看到了新的机会——互联网创业。

于是,贝佐斯调整了自己的飞轮,选择了那个让他更有热情,也更契合心中价值取向的事业——创立亚马逊

这是一个著名的职业转型案例,它直接催生了亚马逊这个商业帝国。

一次被采访的时候,贝佐斯说,如果他不是“杰夫·贝佐斯”,他可能是一个非常快乐的软件工程师。他说自己的兴趣是机器学习以及人工智能。

由此可见,贝佐斯相当热爱和擅长自己在金融行业的技术高管工作,并获得了相当丰厚的回报。这意味着他的事业飞轮转得已经非常不错。

因此,当人生重大十字路口出现的时候,贝佐斯的选择其实并不容易。

影响贝佐斯做出这一选择的,正是石黑一雄的小说《长日将尽》。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位英国男管家在暮年对其一生遗憾而伤感的回忆。它对贝佐斯最大的影响在于决策哲学,让他发展出一套“悔恨最小化框架”,即做或不做一件事之前,先问一句:“若干年后,我会不会因此而后悔?”

贝佐斯的“悔恨最小化框架”

“当我80岁时,我会因为离开华尔街而后悔吗?不会。我会因为错过了互联网的崛起而后悔吗?会。”

在经历了以上思考后,贝佐斯毅然辞掉了华尔街的高薪工作,载着老婆、家当搬去西雅图,创立了全球第一个网上书店——亚马逊

15年后,贝佐斯回到母校普林斯顿大学演讲,回忆了自己创业往事。他说:“我选择了那条不安全的道路,去追随我内心的热情。我为那个决定骄傲。”

这就是飞轮的重定位。它考验的不只是看清道路的智慧,更是做出艰难选择的勇气。

正如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一诗中写道,“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

坚持不懈地推动,长期主义的力量

讲完了事业飞轮的定位和重定位,那么,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怎样才能让飞轮真正旋转如飞呢?

答案是长期主义。飞轮推一天两天是没有用的,推一周、一个月、一年也依然不够。要持续不断地推动,坚持不懈地推动,你才能看到时间累积中的复利效应,看到飞轮旋转带来的奇迹。

贝佐斯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未来十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到:“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未来是不确定的,无法精准预测。与其试图预测不确定,不如先把握好确定性的东西。

对于贝佐斯,那些确定性的、不变的事物就是亚马逊飞轮中的那些要素:更多选择、更低价格带来的客户体验提升。他牢牢把握住了那些东西,并且将亚马逊飞轮持续推动了25年。

正是因为坚持长期主义,着眼于长远目标,不盯着短期利润,贝佐斯最终让亚马逊成为市值过万亿的公司,而他自己也被巴菲特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卓越的商业人士”。

长期主义并不是忽略和无视变化,也不是偏安一隅,而是抓住更基本的、确定性的东西,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放眼看去,其实各领域的顶尖高手大多都是飞轮效应、长期主义的信奉者。在投资界,飞轮效应又被称为“复利效应”。89岁的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而他的亲密伙伴,95岁的查理·芒格说,商界有一个古老的格言:

① 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

② 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这两位充满智慧的老人无疑都找到了自己的飞轮,并且转动了一生。

石黑一雄也是一样。

在经历人生的奥德赛之旅后,他找到了文学写作这个飞轮。此后,一写就是三十多年。为了专注写作,他深居简出,拒绝了很多采访、讲座邀请。他的作品数量并不多。从29岁开始写作至今,他只写过8本书,但每一本都是用心写就的精品。

62岁这一年,石黑一雄付出的不懈努力得到了命运的又一次奖赏。他紧接着自己的偶像鲍勃·迪伦之后,赢得了一生中最高的荣誉——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就是这么巧合,也这么励志。

愿你我的人生,不只像一块滚石

说完了飞轮,我想谈谈滚石。

7月初,我看了几期马东的新节目《乐队的夏天》,看到新裤子、刺猬等很有才情的乐队通过音乐,恣意展现存在表达自我,却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面对生活的种种无奈与愤怒,以及惊觉时间逝去的失落和惆怅。

我想起了石黑一雄短篇集《小夜曲》中的故事主角们。他们同样有天赋、有激情,但在现实面前,却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我也想起自己,想起十年前在珠海、北京漂泊的日子,想起陪伴我多年的签名:“我们都是尤利西斯,在时间的海洋上别无选择地流浪”(尤利西斯是奥德修斯的罗马译名),想起我的寻找和迷茫。

我知道,很多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时刻,

觉得自己的人生像一块滚石,被内心的西西弗斯推动,日复一日,重复而倦怠;

觉得自己的人生像一块滚石,沦落在荒僻的角落,无人问津,得不到关注;

觉得自己的人生像一块滚石,跌跌撞撞漫无方向,不知道究竟何去何从; ……

但今天的我想告诉你,这一切看似糟糕,却是人生必经的寻觅过程,是生命交响乐不能省略的乐章,也是我们的冒险与进化之旅无法跳过的部分。

我想对你,也对自己说:

愿你保有自己的热爱,愿你的心,永远像一团滚动炽热的花火;

愿你珍惜自己的天赋,拥有真正的擅长,愿你独特的光芒被他人看见;

愿你把握自己的机会,倾注你的心血和才华,向世界交付你的价值,也收获你的价值。

愿你我,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飞轮,缓慢、坚定地推动,横亘一生。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滚石  滚石词条  飞轮  飞轮词条  不只  不只词条  效应  效应词条  一块  一块词条  
经验

 创业者最需要做什么?

 1、你的用户是谁?  2、这些用户在哪里?  3、他们的痛点是什么?  这个问题要看起来很普通,想明白了事情就会变的很轻松了,针对创业者,最需要的时什么呢? ...(展开)

经验人物

 马云:被忽略的第一次创业

泰康人寿的创始人陈东升专门创造了一个词“92派”,用以描述1992年后创业的企业家。  除了陈东升,当时在复旦大学做老师的郭广昌和他的几个同学在那一年注册了公司...(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