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笔记侠(ID:Notesman)
吴晓波曾经形容沈南鹏是一条穿西装的鲨鱼。沈南鹏曾经自称是“理性、有心计的赌徒”。
2018-2020年,《福布斯》杂志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沈南鹏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第一,创造和保持华人投资家最高纪录,是全球首位获此桂冠的华人风险投资人。
沈南鹏成了一个互联网半壁江山的投资人,囊括了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字节跳动、滴滴。
高瓴资本张磊,推崇长期价值。经纬资本张颖,主张投后服务。红杉沈南鹏,下注于赛道。
头部全都投,把赛道买了,他的策略是买赛道和买选手。
同一行业押注两家竞争对手的“竞品双投”策略,就体现在将于近期上市的蚂蚁金服和京东数科。因为看好金融科技,沈南鹏同时都投了。事实证明,都押对了。
这是他的一贯逻辑。看行业,看趋势,投赛道,投选手,甚至认为选手比赛道更重要。
作为资金盘据说有3万亿的大型基金投资操盘手,对方向的敏感度和战略力的考验就越大。
纵观沈南鹏在携程和如家两次创业的路上,他是最大推动者和布局者,他最擅长的是战略布局。
不管创业或投资,他的战略力、理性、谨慎、系统性、前瞻性,从何而来?
是逻辑理性。
数学就是逻辑思维之本。
沈南鹏是交大数学王子,奥数竞赛全国第一名,1982年,他和梁建章在全国第一届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双双获奖,并因此认识。1989年到美国学习,先在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在全球都是顶尖的。
这么多年的数学训练,让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本想成为数学家的他,半途转学耶鲁大学MBA,向证券、商业发展......
一、深度研究
在互联网时代,在数字化时代,没有战略力的投资人,也会被淘汰。
看似简单的决策后面,是经过无数的挣扎和考量。
比如,今日头条想把新闻、故事、图片聚集在一起,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喜好推荐,这个事情具有巨大的风险,没有人,包括在美国都没人做过。
当时沈南鹏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在张一鸣A轮融资的时候,他做了很多审慎调查的工作,去拜访了很多头条的竞争对手,所有的大公司都要做这个产品,新浪、搜狐、小米、腾讯......
所以他和合伙人讨论之后,感觉这个市场竞争太激烈了,一家小公司没有机会,于是放弃了投资。
今日头条在后面的九个月证明沈南鹏是错的,沈南鹏主动联络了张一鸣进行了投资。即使一开始错过了,一旦又研究发现价值,也会再次及时出手投资。
重视深度研究,是沈南鹏和张磊的共性,也是他们的传统。恰好,他们两人都是耶鲁大学毕业。
沈南鹏在2005年时说:“判断市场规模有多大,最好通过科学的数据去验证。”
2005年之前,沈南鹏是一位创业者。在创业做如家的时候,早年做投行的经历让沈南鹏明白,只有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才有把握做成事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这就是充分调查的力量,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想要了解市场、了解客户、了解消费习惯,就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科学地进行系统规划分析,才能触摸到市场的真实脉动。
沈南鹏在携程和如家的搭档季琦也是如此。
当时,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只有锦江之星和新亚之星,季琦带着一个本子、一把尺子、一个老式的佳能胶卷相机,把上海和宁波两地的每一家锦江之星都住了一遍,房价多少、多少间房、床有多宽、门有多高,都一一记下来,闲时还和值班经理、服务员聊天,客源资料和成本结构都摸得清清楚楚。
最近,已是中国投资一哥的沈南鹏在与《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何振红对话时,他依然认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对一个行业的深度研究和观察”。
同为一哥的高瓴资本张磊亦然,他在《价值》一书写到:“当耶鲁投资办公室派我出去研究木材、矿业等行业时,我一点一点地搜集信息,整理材料,深度调研,最后带着厚厚的报告回来。这种自下而上的研究传统后来也被我引入我创立的高瓴。”
张磊和高瓴团队为了了解零售业,把零售业的百年历史都研究了一遍,跑到全球各国最好的零售终端现场进行调研,并千方百计约到创始人进行交流。
“投资决策的起点是对行业的深刻洞察,包括供给端的变化趋势、行业环境的历史演变以及生意模式的本质……这就需要坚持研究驱动,把研究作为投资核心能力的出发点,完成‘可理解’……在无关处寻找有关,在有关处探求洞见,在洞见后构建方案。……核心还是商业洞察力,即对人、生意、环境和组织的深刻理解。”
张磊的深度研究,沈南鹏也在践行。
面临同样市场环境的两人,同样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在寻找投资思路、投资思路分析、投资思路管理上,有着颇多共通之处,毕竟都要遵循商业的真实规律做出判断。
张磊说他们从不相信运气,相信的是长期理性,理性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沈南鹏也如是说:“思考要深远,梦想要宏大,行动要果断,这才是应对商业周期的方法。”
沈南鹏是怎么做的?
做过CFO的沈南鹏说:“CFO应该尽可能从一开始就介入业务发展,因为财务流程上体现出的问题,往往是长时间的积累,或者是企业业务最开始因为某个原因,不得不进行这样的设计,如果是一个对此毫不知情的CFO,可能就难以理解或不知从何下手解决了。”
曾经既是携程最大的个人股东,也是创始人,还是总裁,又是CFO,这些身份的融合使得那时候的沈南鹏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切入到业务的细节进行管理,而且越是业务细节的东西,他越要了解。
沈南鹏强调:“作为一名好的创业CEO,他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根据市场反馈的信息来不断修正自己的商业计划,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向,尤其在公司早期,这更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创业者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人,那么他的创业很难成功。”
二、长期主义
当沈南鹏总结美团王兴、拼多多黄峥和字节跳动张一鸣的共性的时候,他说,“他们都是长期主义的实践者,非常有进取心、企图心。你有多大的抱负,决定了你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谈长期主义,就必须站在时间和空间的长视角。
在互联网商业史上,5年一小成,10年方一大成,然后再次洗牌。10年就是一个长视角。
贝佐斯做事,永远站在10年思考一件事情。他说:“人们经常问我:未来10年什么会被改变?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通。从来没有人问我:未来10年,什么不会变?”
比尔·盖茨说:“大多数人都高估了他们一年内可以达到的成就,也低估了他们在十年内可以做到的事。”
马云也表达过,阿里员工开始都不太喜欢我,因为他老是想5-10年的事。但是他说,想3年、5年的事情,你的竞争对手太多。
做一年,看十年。
这里要提起一个关键的年份:2005年。也就是,15年前的2005年。站在2005年,你会怎么思考?
同样是在2005年,沈南鹏和张磊分别创立了红杉中国和高瓴资本。在此之前,两人都分别在美国和中国参与见证了互联网的兴起,深信中国的未来也是互联网的明天。
与张磊不同之处,沈南鹏在2005年创立红杉中国之前成功进行了两次互联网创业,把携程和如家做到了上市。
为了验证自己的洞察,1999年开始,沈南鹏先后成为携程旅行网和如家连锁酒店创始人,做过总裁和CFO。
在互联网时代,在数字化时代,没有逻辑和战略力的企业家,基本上就是一步错步步错。每一个重要的战略都决定着企业的大小和生死。一个人能够同时取得2个赛道的成功,背后是什么共同的能力?
关于一个CEO的核心能力,雷军说“找人、找钱、找方向”,马云说“定战略、造土壤、断事用人”,柳传志说“搭班子、定战略、带团队”。
在商科里,方向和战略这两个词是什么含义?
陈威如教授如此解释:“方向:趋势、赛道。战略:规划、执行、管理”。
不得不说,沈南鹏在8年内用战略力和逻辑性成功打了两场不同领域的仗。不讲逻辑和战略的企业家,在下一个时代都会被淘汰。
成为投资人的沈南鹏说:“我们投资一个企业,很少考虑它什么时候IPO,我们首先考虑这个企业未来5年甚至10年会有怎样的发展轨迹,它能否成为那个细分市场的领先者,是否有持续成长的潜力,而不是一年两年的快进快出获利,从一级二级市场套利。”
深谙此理的沈南鹏说有四类人不会投,第一条,不会定战略的CEO不投。而第四条,就是不会算好账的CEO不投。
所谓算账,要看两个数字,第一个是毛利率,决定了一家公司有没有真正的议价能力或者定价实力;第二个数字是单位经济(Unit Economics),也就是一个用户或客户的综合收益是多少?
首先获取客户,需要成本;其次转化率和流失率;再接着,服务客户的运营成本,应该具体分析到每一个环节。
能不能降低获客成本,做好用户体验,提高转化率,用技术手段减少运营成本等等,每个环节都需要量化。
说回2005年,那也是互联网商业史上非常重要的年份。
张磊说:“2005年......出现了许多影响中国商业格局甚至经济领域的重要事件……3月,腾讯收购张小龙的邮件客户端软件Foxmail,几年后,正是张小龙团队研发的微信改变了几亿人的社交和生活方式......8月,百度登陆美股,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二轮赴美上市潮风起云涌。”
“同月。雅虎以6.4亿美元现金、雅虎中国业务以及从软银购得的淘宝股份换购阿里巴巴40%股份的交易落锤,这次交易开创了国际互联网巨头的中国业务交由中国本土公司主导经营的先例,这一年淘宝也与EBay正式交战。”
“就在这一年,更多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默默扎根:刘强东全力拓展电商业务;王兴创办了人人网,这与他日后创办美团相隔5年;周鸿祎辞掉雅虎中国总裁业务,创办奇虎360;庄辰超创办去哪儿网;姚劲波创办58同城;杨浩涌创办赶集网;王微创办土豆网;阿北(杨勃)创办豆瓣网;李想创办汽车之家。这些新生的公司与当时的互联网巨头相映成趣,引领着那个充满生机的年代。悄然间,中国网民数量超过1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大国。”
历史总是有太多的巧合和相似。重视基本面分析的两人,在2005年都决定以投资的方式重仓中国,专注于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
红杉中国关注的是所有高成长型潜力企业,不限于互联网企业,专注于四个方向的投资:科技/传媒、医疗健康、消费品/服务、新能源/清洁技术/先进制造,但也并不局限于此。
沈南鹏说:“我做对了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就是过去10年、20年、30年‘long China’(做多中国)”。
为什么做多中国?张磊在《价值》中作了一番解析:“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里提出国家竞争力的四阶段论:一是生产要素导向阶段(依靠资源、廉价劳动力);二是投资导向阶段(依靠国家的主导);三是创新导向阶段(依靠科技创新);四是财富导向阶段(依靠金融资本运作)。”
“在中国,由于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多样性,这些阶段同时上演。比如说城镇化,在中国不仅是工业化的载体,更是市场化的平台和国际化的舞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镇转为市民,一方面为城镇提供了充足的劳动供给,另一方面也释放了大量的消费需求。城镇化派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同时,城镇化的发展逐渐缓解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经济发展上的扭曲,进一步提升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中国通过增加出口、引进外资和技术,迅速融入国际贸易和产业分工;扩大开放力度,以开放促改革,通过市场化竞争,加速促进国内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转型升级,实现结构化调整。
“从更长期看,21世纪很有可能是属于中国的世纪,这十几年只是整个历史大周期中很早期的阶段,冰山才刚刚露出一角,还有很大的机会往前推进。尤其是在信息科技时代,中国是一个极佳的创新实验场。”
“中国的创新驱动战略为创业者们构建了很好的政策环境,中国不缺乏拥有卓越赏识力和战略思维的投资人,中国的消费者有着天然的‘互联网基因’,中国的创业者有太多的可以试错的机会。这些因素将促使中国的创新以持续迭代的方式,不断积蓄能量,从而创造重大突破。”
“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需要制度、环境的改善,这其中也需要一些人站出来,在历史潮流中劈波斩浪。”
沈南鹏说:“我认为投资家是这样一类人,他们在长时间里,在中国的环境里,能够找出一些大的发展趋势,能够帮助一批中小企业成长。第一,这是个长期的事情,不是短期的事情。投机者可以短期,但是投资家必须长期;第二,你必须有能力预见一些大趋势、大方向,不然的话,你的投资肯定就是碰运气。作为一个投资者,你得有这样一种判断力、前瞻性。”
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业者精神
沈南鹏选择加盟的红杉资本,是什么来头?
红杉资本是个庞大而神秘的创投帝国,以瓦伦坦和莫瑞茨为首的两代投资人,成功入主了苹果、思科、甲骨文、雅虎等200多家上市公司,其市值总和就占据了纳斯达克的25%。
到今天为止,每周的固定会议,莫瑞茨等人都会电话参与。这对沈南鹏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沈南鹏擅长沟通,喜欢聊天,喜欢与外界保持经常的沟通。他试图从聊天中学到更多东西,试图通过打开自己来打开别人的心扉。他相信通过聊天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书本。
“离开耶鲁以后,过去的十六年里,跟各种不同的人,不管是投资银行里我的老板和客户,还是我后来创业的伙伴与客户,还是现在的同行或被投资企业的CEO们聊天当中,我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书本给我带来的东西。”
他说,“人生是最大的一本教科书。耶鲁念的那些课我都忘很多了,这个公式、那个公式可能早就忘了,但是这些生活经验、别人的一些经验启示却无法忘记。”
再者,沈南鹏也很重视媒体,很善于运用媒体工具。
他认为“媒体是极具影响力的,它可以影响客户和投资者的行为取向,还可以影响金融市场。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有助于建立品牌,塑造良好的声誉,使公司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沈南鹏也每年都在回顾过去的失误中提升自己,他认为这恐怕也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反思被沈南鹏认为是创业和投资者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甚至要形成一种反思习惯,不停地反思,才会有持续的进步,反思失误的案子,剖析为什么失误,总结经验教训。
正因为懂得站在以上各种“巨人”或“巨人方法论”的肩膀上,沈南鹏表示在“创业者能力”和“创业者精神”的选择上,他优先选择创业者精神。
没有完美的投资公式,没有完美的创业者能力,但是站在高处能够获得更高的视野,站在逻辑的高处能够在各种杂乱的信息中,做出最接近现实的理性判断。
沈南鹏的每一次抉择都是在周密分析下做出的。他依靠的是自己的经验、调查到的数据和多年的直觉。
在路上,沈南鹏是投资人,也是企业家,更是逻辑者。
本文来源:公众号 @笔记侠。中国新商业知识笔记共享社区,微信最具价值排行榜:职场榜第一、总榜前三。独家笔记支持湖畔大学、混沌大学、青腾大学、高山大学、中欧创业营、京东商学院、北大国发院等顶尖商学院课程,BAT、TMD、小米、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超过10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都在看。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出处,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