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创造财富需要形象、信誉、责任、创新、胆量和谨慎,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能够承受风险和压力
●市场不相信眼泪。资本和资本市场是无情的,当你好的时候在你身边,当你不好的时候会立即抛弃你
●成功不是靠一味模仿得来的,而是建立在把对手还没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的基础上
我大学里读的书40%是课堂上教的,60%是自己找来看的,还利用节假日去青岛上海广东等地调研,写经济论文
能有今天,我庆幸自己赶上了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时代。
我15岁时当兵去了新疆,那时没太多书可看,也就是《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这些基本读物,读不懂就两遍三遍地反复读,这些书让我产生了经济意识,知道什么是商品交换,知道一把斧子能换一头羊,变成货币……复员回北京后我去了一个工厂,当过车间的党支部书记。
后来恢复高考,我用两个月的时间从正负数学到解析几何,而此前我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1978年我考上了大学,当时的录取比例是22:1。我等于是工作了9年才上大学,所以特别珍惜这个机会,经常熬夜秉灯在被窝里看书。在大学里,我40%的书是课堂上学的,60%是我自己找来看的,有西方经济学、萨缪尔森的书等等。当时我有40多元的月工资,假日里就去青岛、上海、广东等地做考察,写经济论文,我在大学期间就在中国社科院的财贸经济杂志上发表论文。1981年,我还没有毕业,但已经开始投身改革,写了江西农村流通体制调查,参加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大讨论,到基层去调查研究写报告。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也是我个人思想启蒙和灵魂激荡的时代。
人的一生要想成就事业,一定要创新、超前,不是自己跟自己比,而是要战胜竞争对手,挑战者永远是精神上的巨人
大学里我是班长,算尖子生,毕业后被分到了北京市计委,负责审批过外汇、进口配额、外资项目、上市公司的改造、地产等。要审批人家,自己就要懂,就要学外汇知识、国际金融知识,了解外资情况。当时我的月工资是56元,后来涨到76元,为了养家,我每月写10篇文章,得80元,1984年我写了第一本书,挣了2800元,我记得,当时是把一岁的孩子放在桌上,一边照看一边写。其实我一到政府部门工作就有些后悔了,想跑,因为在那里虽然有一定的学习机会和权力,但我还是觉得太沉闷,太四平八稳,我想投身到中国最火热的改革开放浪潮中。当时我想下海,办《中国消费者报》和公司,被拦住了。1985年,我还是想走,领导说干脆就带职吧,让我去北京市百货公司当副总。在那里我知道了怎么做买卖,知道了中国经济的状态。后来又去北京齿轮总厂,知道了中国工业经济的状态。两年里我了解了商业、工业、政府运作程序,成了一个“技术官员”。
每天都要接触投资者,有很多机会向他们学习。比如我可以批你的项目,但你得告诉我钱从哪儿来,往哪儿去,项目怎么运作,这样我就积累了投融资、资产管理、上市的知识。那时候的任志强穿着解放鞋、旧军装;潘石屹有一个项目要找我审批,当时政策限制基建房地产项目,特别是1993年,审批过程很难。有天晚上潘石屹在我家门口,我问:“你是谁呀?”他说:“我是潘石屹。”我说:“你有10亿吗?有1亿就不错了!”他说:“你要是批了我这个项目,我就有1亿了。”我说行。有传言说我在他背上签的字,其实我是在他的汽车盖上签的。
我在政府当官员的时候已经介入资本这个领域。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很少,要想办法做投融资,设计投融资的管道。比如当时要做北京基金,从头学习怎么做,怎么把项目投进去,然后源源不断地融资,把钱投进去,构成投融资通道,这些都是对我很大的锻炼。再比如做电讯业的募集基金,想做凯奇通讯,美国的西南贝尔带我们走了美国十几个城市,参加了布什的晚宴,让我知道了商人的能耐,可以通过花钱做到各种事。有句话说,中国企业是兔子,国际大企业是骆驼,他们有上百年的历史,可以七天七夜不吃草,我们一天不吃草就饿死了。我们在机制、理念、市场、投融资技术上,还有百分之百干事业的环境和允许失败的环境上,跟国际企业还有很大差距。
开始进入资本市场的时候,我穿了一身红都牌西服,在北京算比较高级的。但到了香港,人家对我冷眼相看,恒生银行的人跟我说:“你把衣服换一换,不然人家看不起你。”一万八港币一套西服,我就和一起去的人凑钱买,还买了莲花牌的皮鞋,总算敲开了大门,就这样进入了资本市场。
1982年到1995年的这13年,对我来说非常重要。那时我得到很多启迪:第一,人的一生要想成就事业,一定要创新、超前,不是自己跟自己比,而是要战胜竞争对手;第二,要勇于挑战并战胜各种问题,人的一生永远要面对一些困难和复杂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是生死,但挑战者永远是精神上的巨人。
创业之初很艰难,当时在一个酒店里找了两间房,就是首创[简介 最新动态]的前身。我对创业这个词很感兴趣,所以公司取名为“首都创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不少人不愿意当公务员,不愿意去国企,当时有句话说“龙下海,虎下山,横路敬二坐机关”。当时政府办了许多企业,后来不允许机关办企业了,之前办的那么多企业就得重组。那时我四十岁不到,一边可以继续做官,一边可以去国企,正合我心意,我毅然下海,首创就是这时候成立的。
当时我们集合了100多个公司,都是政府办的,好多是亏损的状态,只有1亿现金,号称有33亿的资本金,其实都沉淀在资产和不良资产上。在一个酒店里找了两间房,这就是首创的前身;12个人,就是首创的总部。先要起个名字,那时虽然没什么实力,但是心气很高,12个人在酒店房间里席地而坐,有人说起“中华”,有人说叫“解放”,有人说叫“长城”……其中有个词,“创业”,让我感兴趣,当时我说,叫“首都创业”,首都的英文是capital,有资本的意思,我觉得这名字很大气,但是工商局不批,说你怎么那么牛啊,又是首都又是资本。当时我还有点权力,就跟他们说,要是不批,就在住宅的拨款和指标上,也要卡他们呢。后来北京产生了一系列“首都”前缀的企业名字,首都旅游、首都高速、首都开发[简介 最新动态],都是根据我们公司这个名字来的。
成立之初没有钱,我经常为一两百万元看着财务总监发愁。一次,我要把1000万美金兑成8000万人民币,为了这个事,请银行行长吃饭花了8000元,很心疼;还有一次,我为了借1000万元,找了一个当银行行长的朋友。借给我钱后,他说:“告诉刘晓光,让他好自为之。”当时听到这话,我的眼泪就下来了。
开始的创业很艰难,后来好多了,我每年开一个银行会,问那些银行行长,我们的企业有没有欠你钱的?如果有,我来还。银行会开了两次,信誉就树立起来了。当时我们净资产15亿元,总资产60亿元,利润2000多万元;现在用了16年时间,我们的利润增长了77倍,资产上千亿。我的第一桶金是来自一个很小的房地产项目,做了一个小楼,挣了两三百万,非常激动;第二桶金比较大,我们应该投5个多亿做的一个大项目,结果用6000万做完了,挣了2亿多,是北京西边的一个大厦。
如果做汽车,打不过上汽一汽;做电器,打不过海尔;做地产,当时北京也有的是大开发商,要走出与其他企业不同的道路
我记得很清楚,首创成立那天是1995 年12月8日,当时资产状态很不好,第一件事是讨论我们怎么办。当时我们的宗旨是“盘活资产,突出重点,创收还债,少说多做,少添麻烦”,一听就知道是个挺破的企业。我们打了一年半的仗,积累了11亿的现金和资产,下一步怎么办?又是一场大讨论,那是一场空前的讨论:首创是谁?首创到底干什么?首创的优势是什么?首创的资金从何而来?首创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讨论持续了一年。我们发现,如果做汽车,打不过上汽一汽;做电器,打不过海尔;做地产,当时北京也有的是大开发商。首创集团[简介 最新动态]一定要走出与其他企业绝对不同的道路,最终我们定下一个战略:以投资银行业务为先导,以产业为基础,用投资银行业务带来的资金输入到产业中去,用产业形成的利润去支撑投资银行发展,“两轮互动”。这个定位使首创站在了最佳起跑线上,让我们进入了资本市场,这个可能带来巨大财富同时也可能让人血本无归的地方,每一步都是风险与机遇并行,每一项决策都是智慧与胆识的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