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再出发】为你深度解析:管理者有“好的管理思路”,想很快获得老板的赞同并采纳,在现实中还是比较困难的!根本原因有三个:
第一、管理者自己认为自己的思管理思路是“好的管理思路”,但实际上,这个管理思路可能“并不是好的管理思路”;
第二、老板作为更高层的决策者,他通常都会有自己“非常明确的管理思路”,而且老板并不认为自己的“管理思路有问题”,想要影响老板是非常困难的;
第三、即使管理者的“管理思路”真的是“好的管理思路”,老板也完全认可管理者提供的这个“好的管理思路”,但“认可思路”和“采纳思路”并不是一回事,“对的方法”并不一定是“可以在自己的企业使用的方法”。
我认为:如果管理者有好的管理思路,想要影响自己的老板,得到老板的最终赞同和采纳,在汇报时一定要结合“影响力三角模型”,通过战略目标、个人利益、个人意愿这三个方面发挥系统性影响力;但即使如此,获得老板赞同和采纳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这是因为老板通常都会有自己明确的管理思路(如果老板没有明确的管理思路,被管理者轻易影响,是很难成为老板的!),而且管理者发挥影响力仅仅靠汇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效果才有意义。根据我多年的操作实践,至少有一半左右的老板,喜欢采用一种“平湖惊雷”的管理方法,即老板其实完全赞同管理者提出的这种“好的管理思路”,但他会刻意“隐藏自己的这种真实想法”。
因此,对于管理者而言,如果有“好的管理思路”,可以通过“影响力三角模型”进行梳理,尽量契合战略目标、个人利益、个人意愿三要素来对老板汇报;如果能够配合一定的操作实践,则对老板的影响力会更大。当然,如果老板并不赞同和采纳,也是非常正常的,没有必要苛求自己。毕竟老板如果太容易被影响的话,其战略定力通常都是比较差的!
如何向老板汇报,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老板的赞同?第一个建议:一定要契合影响力三角模型!
管理者向老板汇报,并期望老板能够赞同并采纳自己的思路,本质上是一种“影响”自己老板的过程。而在影响力的经典方法论里,通常契合三角模型的汇报内容,才能引起老板最大的兴趣,从而最大可能影响老板的思路。
作为老板,一般都会有自己明确的“战略目标”;作为社会人,他会有自己的“利益分析”;作为自然人,他会有自己的“意愿选择”。即老板最关心的是战略目标、个人利益和自己本身的意愿性!管理者汇报时一定要契合这三个方面!
老板并不需要“好的管理思路”,老板需要的是“能够帮助自己,快速达到自己战略目标的管理思路”。因此,只有有助于其达到战略目标的管理思路才是“好的思路”,否则这个管理思路即使再好,在老板眼里,也是“没必须采用的”。
因此,在汇报时,管理者的出发点不应该是“向老板提供一个好的管理思路”,而是“向老板建议一种能够更快达到战略目标的方法”。
举例:
比如老板的战略目标是“实现营业额30亿”,管理者如果有个好的管理思路,就应该努力将这个管理思路与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将汇报的重点放在“老板,要实现营业额30亿,我有个值得尝试的好方法”,而不是汇报“我有个好的管理思路”。
老板除了战略目标,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需求的。有些时候,这些利益需求还非常迫切。如果管理者这时提供的管理思路,能够帮助老板快速实现其个人的利益需求,通常就会获得老板的赞同,并有可能被采纳!
因此,在汇报时,管理者一定要将“好的管理思路”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利益,给老板讲解的无比清楚,只有这样,老板才会对你的“管理思路”产生兴趣!
举例:
比如老板目前最迫切的利益需求是“如何让20名老员工自动辞职,将10名左右的新人提升上来”;管理者在汇报这个“好的管理思路”时,就一定要清楚的告诉老板,“如果采用了这种管理思路,对老员工的影响是怎样的,对新人的影响是怎样的”。
老板作为一个自然人,是有自己鲜明的管理风格的!有的老板狼性,有的老板慈和,有的老板谨慎,有的老板激进,有的老板重关系,有的老板重数据,等等;管理者去汇报自己“好的管理思路”时,一定要和老板的个人意愿性相结合。
因此,在汇报时,管理者一定要将“好的管理思路”能够和老板的个人管理风格相符合,因为老板的个人管理风格,通常是老板个人意愿性的真实反映!
举例:
比如老板属于比较谨慎性的管理风格,管理者去汇报“好的管理思路”时,一定要向老板说明“如果采用这种管理思路,是完全可以平稳过度的,团队是不会出现风险的,对整个企业而言,是非常安全的!”
小结:
管理者向老板汇报自己的“好的管理思路”,本质上是一种影响老板的过程,这种影响力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管理者汇报时是否结合了影响力三角模型,即从老板的战略目标、个人利益、个人意愿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向老板汇报管理思路,如何快速获得老板赞同和采纳?第二个建议:需要一定的操作实践来进行说明!
据我近二十年的职场经验,汇报“思路”通常都是没有效果的,毕竟“管理思路”看不见摸不着,采用后到底有没有效果,效果多大;有没有风险,风险多大,谁也不知道。老板采纳后,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全在老板身上,老板不得不谨慎。
因此,管理者在汇报“好的管理思路”时,最好能够辅助一定的操作实践,也就是“试点”“模拟操作”等等的成果。让老板能够感受到一些直观的效果,便于老板进行决策!
做过管理者的都知道,如果下属来汇报“思路”,老板一般都是不置可否的。道理也很简单,如果老板“赞同并采纳”,万一失败了,老板要承担全部管理责任;如果老板“直接否定”,不但打击管理者的积极性,而且有可能抹杀一种“好的管理方式”。
老板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不置可否”!不赞同,也不反对!老板的这种态度,有一种默许下属“搞个小试点”的意思。潜台词是说:你可以先找一小块区域,试一试行不行,实际操作实践之后,再来向我汇报吧!
跟老板汇报“思路”时,同时把自己在小范围进行“安全试点”的成果汇报给老板。通过这些操作实践,老板对“好的管理思路”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更有利于老板做出决策,被老板赞同和采纳的概率也较高!
向老板汇报任何工作,有一个核心原则,那就是不能“给老板出难题”。如果没有任何操作实践,仅仅是管理者个人的“好的管理思路”,汇报给老板后,相当于给老板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老板是很不喜欢的!
小结:
思路可以理解为“个人不成熟的想法”,管理者将“好的管理思路”汇报给老板,并希望老板能够赞同采纳,是比较幼稚的。在所有的决策中,老板最谨慎的就是管理决策。在没有看到任何“管理实践成果”的情况下,让老板直接赞同并采纳,是不现实的!
管理者向老板汇报好的管理思路,如果老板并不采纳,是一种非常正常的情况,原因有二:
管理者向老板汇报好的管理思路,如果老板并不采纳,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最主要有两种原因:
管理者认为的“好的管理思路”,仅仅是管理者认为的“好的管理思路”;而从老板的层面出发,并不是一个“好的管理思路”。因为老板站的角度更高,考虑的问题更多,顾虑的因素也更多。
管理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逻辑,那就是“最好的管理方法未必是最适合的管理方法”,管理者认为“好的管理思路”可能并不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
举例:
比如有很多初创公司,也学500强大外企的“OKR”和“KPI”,进行精细化管理;毫无疑问,500强大外企的“OKR”和“KPI”绝对是“好的管理方法”;但绝对不适合大多数初创公司,最适合大多数初创公司的反而是那些“结义兄弟”“家族抱团”这种粗放的、看起来很差的管理方法!
很多老板都会采取一种“平湖惊雷”的管理方法。胸有明明有惊雷,但偏偏面若平湖!管理者一汇报“好的管理思路”,老板其实听几句就已经非常“赞同,并且要采纳了”,但表面却偏偏表现出一种“好了,我知道了!”或者“你这个思路还是有很多问题的”。
老板进行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机密性”和“谨慎性”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老板即使已经“赞同并采纳”你的管理思路,表面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来“赞同”。
小结:
站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件事情的评价就会不同;在管理者眼里看来是“好的管理思路”,但在老板的角度,未必就是一件“好的管理思路”;同时,老板通常城府较深,喜欢采用“平湖惊雷”的管理方式,即使已经赞同了你的“管理思路”,表达出来也是不认同的。
最后的总结
汇报时要结合战略目标、个人利益、个人意愿性这个影响力的三角模型
汇报时尽量要结合一些试点的实操经验,不要让老板过于为难
最后,需要着重指出的是,管理者站的角度和老板站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管理者认为的“好的管理思路”,在老板看来,可能并不适用;而且至少有一半的老板,即使认同管理者提出的“好的管理思路”,也是不会明确表示赞同的,而是过一段时间后,将该管理思路包装之后,再由自己亲自提出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