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效工作的根源在于时间分配
“每天都感觉身体被掏空,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一晃时间就过去了,很多事情还没开始做呢”
“事情又杂又乱,根本不知道从何入手,时间就过了”
......
我们可能都遇过十分忙碌,加班到深夜,却回想不起来自己实际的工作产出。
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因为十几个同事要咨询或者确认某个工作内容,打断自己的工作思路或者工作状态;
一堆的细碎杂事铺天盖地,看似每件都十分紧急、重要,偶尔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或者不知从何下手。
《华为高效工作法》中引用了一组数据:“人们一般每8分钟会收到1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次,或者说每天50-60次。
平均每次打扰大约是5分钟,总共每天大约4小时,也就是约50%的工作时间(按每日工作8小时计)。
其中80%(约3小时)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同时人被打扰后重拾起原来的思路平均需要3分钟,总共每天大约就是2.5小时。“
也就是说,每天因打扰而产生的时间损失约为5.5小时,按8小时工作制算,这占了工作时间的 68.7%。
由于参加会议、处理信息以及处理团队突发事件等等零碎的工作无形中消耗你大量的工作时间,导致了你努力工作,却依然需要加班加点完成工作的原因。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1. 我们的时间到底去了哪里
2. 分清时间的有效性、无效性
3. 区分任务的属性
4. 任务越零碎,越容易走进迷雾世界
为了将时间最大化使用,提升70%的工作效率,储能姐推荐的是时间四象限法则。
时间四象限的定义
什么是时间四象限法呢?就是将个人手头上的工作或事件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进行了划分,分为了四个象限,分别是:紧急又重要、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第一象限:重要且不紧急
重要且不紧急:这一象限的事件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但是,它对未来的事项具有重大的影响, 未雨绸缪便是它的形象描述。比如中期、长期的规划。
第二象限:重要而紧急
重要且不紧急的定义:这一类的事情具有时间的期限(紧迫性)和事情的影响性,无法回避也不能拖延,如紧急的情况、迫切的问题、限期完成的工作。
第三象限:既不紧急又不重要
既不紧急又不重要的事情定义:这一类事情的没有时间的紧迫性和影响性。很多是生活中的琐碎杂事。这种时间往往是碎片化,不能集中去处理事情。
第四象限:紧急但不重要
紧急但不重要的定义:这一类事情具有时间的紧迫性,而事情的影响性较小,一般带有被动性。比如信件、报告、符合别人期望的事情。包括一些被动的电话、被动的邀请以及一些临时应对性事件。
总结(可保存备忘录)
时间四象限突破法
拒绝”随心所欲“,根据计划制定任务
随心所欲的后果,就是延长工作时间噩梦的开始。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计划分解目标,去罗列出我们所需要完成的任务。
一般制定的顺序应从大到小: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而我们在这里以日计划作为举例:通过日计划罗列出任务。
以下是罗列任务的小技巧:
明确执行时间,根据能力安排相应的任务,如8小时
预留相应的时间去除理突发事件,避免被动情况
分类罗列任务,找出最省时间的方式完成
判断自己的精力情况,把精力最旺盛留给最高优先级或者最难处理的任务
”快人一步“:任务优先级划分
罗列出任务后,根据时间四象限法则中轻重、缓急两大维度进行衡量任务的优先级。
1. 先按照“轻重”,把你的工作任务以职业价值观为标准标出“重要”或者“不重要”;
2. 再按照“缓急”,给所有任务以截止日期为标准标出“紧急”或“不紧急”。
按照“轻重”和”缓急“两大维度划分完后,就可以将任务放入时间四象限中,一目了然,十分清晰。
时间是有限的,高沛的精力也不能保持24小时,我们到底应该花多少时间去完成这些任务呢?
四象限法则的时间分配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平日里工作的步骤是怎样的呢?
想必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处理习惯:一定是先处理紧急的事物,在紧急的事物里面先处理紧急而且重要的,然后再处理紧急不重要的。接着是不紧急但是重要的,最后是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
但是,按照四象限法则处理工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紧急且重要的、重要但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
真正能够突破效率的关键
对于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立刻去做。对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要制定好计划一步一步的去实施完成,但是一定要注意在这一个象限上多花费一点时间,避免第二象限的事物转化为第一象限。而对于一些很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尝试着将这些事情交给别人去做,减轻你自己身上的负担。而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当然,能不做就尽量不要去做了。
关于时间四象限法则,总结三点:制定目标(罗列任务)——优先级排序(区分轻重缓急)——时间分配法则。要养好良好的习惯,坚持每天制定及优化计划,同时进行总结。
我们要在有限的人生里,将时间变得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