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工具有很多 或许这个就改变了你的生活
你知道怎样了解自己吗?
不知道,你有没有试图分析过自己感到愉悦的,觉得喜欢的“人”,“行为”或者“事物”。还有,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感到不爽,不明原因但就是很讨厌的“人”,“行为”或者“事物”。不知道,你是否会被自己这种不明所以的好恶所牵动和感到困扰。
我会的。因为很早的时候,就有位朋友说过,“首先,你得了解你自己。然后,你才能够了解别人,还有这个世界”。所以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自己会喜欢某样东西,为什么会不喜欢另一样。知道了自己的喜好憎恶以及背后的原因,我们才有机会摆脱因此而产生的情绪的掌控。懂得梳理自己的情绪,才能从情绪里解放出来,恢复理智去采取正确的行为,做正确的事。但梳理自己的情绪,首先,得知道情绪是怎么被引发的。
只是大脑中的想法总是相互交错,想要找到一个好恶问题的答案,可不是坐下来想想就能想出个答案。就这么放弃了,有点太可惜啦。所以,有一个神器,推荐大家试一试--思维导图。恩,我来举个栗子。
比如,我多年来莫名会讨厌的两件事情:
1)别人和我说,“哎呀,你要减肥了,最近可少吃点”“吃多了会长胖的,你少吃点”
2)当我睡了很久的时候,别人和我说,“你也睡太多了吧”或者,当我早起的时候,别人(通常是室友)和我说,“你怎么这么早起,平时不是睡到12点吗?”“你居然早起了,怎么不睡了”
真惊讶的时候还好。最讨厌的就是我就持续地周末早起而已,每天一幅大惊小怪像见了鬼一样还要反复强调的 样子。
在我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思维导图的书之后,我开始做了以下的分析图。然后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无论我胖还是不胖,无论我睡懒觉还是早起,都很讨厌听到这两句话给我带来的不爽的情绪。先看看图~
1.1 为什么讨厌别人说“吃多了会胖”
解释一下。我分析了一下自己讨厌听到别人说自己吃的多的根本原因。
A 先写自己不胖的时候,比如现在,吃的很多的时候呢只是偶尔,平时也就还好。所以,如果说自己是被真相刺痛了才进行自我防卫的反击,那么现在应该不是这种解释,因为如自己就是吃的不太多,而且自己一点也不胖。那么,这个情绪的痛点,还得往前推。
那是不是回到自己胖的时候。
B 那么回到自己胖的时候。那时候,是不是因为被现实刺激到了才讨厌呢?
B -1 但其实,虽然自己是有点圆乎乎的,但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呢,自己的价值观里就还真不觉得瘦是唯一的标准。所以,这或许也不是根本原因。
B-2 那是不是关键不是胖?而是吃呢?无论是自己胖的时候,还是不胖的时候,都挺爱吃的,尤其是自己家里做的食物,更尤其是自己回家了之后。
听到别人让我少吃点的时候,就觉得好像“吃”就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吃的多”整个就因为“胖”而被否定掉了。然而事实上,吃的多少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看你怎么吃,吃什么才对好么。这整个就是一不完成的逻辑。
然而,自己被否定掉的这部分习惯行为是从小就有的。因为妈妈心疼我学习得很辛苦,总给我做好吃的,让我多吃点。而妈妈的手艺又很好,吃起来很容易吃多了,然而也吃的很满足。妈妈看到我吃的开心,她也很高兴。以前在姨妈家的时候也是一样。所以,吃好吃的,多吃点,就是我和家里人关系对方和表达爱的一种方式。每当有人打着“会胖”的鬼逻辑粗暴地否定“吃”的行为以及“吃”给人的幸福感的时候,我就很火大。
这种火大是有理由的。而且理由是站得住脚的!所以,弄清楚自己的情绪和思路之后呢,再碰到别人这么说,也就能告诉自己冷静下来了,不再第一时间被触怒被情绪带走。而是能够告诉自己,哦哦哦,又到这个雷区了。你已经是成年人啦,别人不了解你的生活而做出的仓促的判断,不至于要让你为之生气的程度哦。Calm down & inner peace~
事实上,别人也只是说说。说完就结束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比较真起来生气弄的气氛尴尬可要好多了。
1.2 为什么讨厌别人说我睡得多
同样,“睡觉”这个梗也是一样。
自己生气呢,是因为感觉到“睡觉”或者“睡懒觉”这种行为被粗暴地否定,以及定义为“懒”,“loser”,“没有自制力”。其实不是的。早起不是判断自制力的唯一标准。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睡眠需求,有的人需求睡眠多一点,有的人少一点。而且,早起也和早睡有很大关系。而最重要的是,自律的程度并不直接与早起有100%的正面证明逻辑关系。
然而,自己的行为并不应该这样被别人粗暴的定义。当终于意识到“睡懒觉”这个历史行为其实是蕴含着父亲对自己的宠溺以及好像有了在家里的安全感的感受时,自己也就不再困扰自己爱睡觉也需要睡觉的事实。在醒着的时候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多睡一会儿作为奖励,又有何不可呢?如果能够明晰自己的行为准则,那么别人的看法也不应该再轻易地左右自己的情绪了。
这是我这段时间用思维导图做的最有价值的分析。将自己的思维画在纸上的过程,反复这一过程就逐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甚至能够进一步养成新的思维习惯,认识自我然后认识自我以外的事物。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当然,思维导图的用途可不仅是如此啦。
什么是思维导图?怎么使用?
人类大脑的思维形式不是工具栏,也不是菜单;它的思考是有机的,就像一切天然的形体,就像人类身体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或是树的汁枝叶和叶子的脉络。大脑就是这样思考的,想要有健全的思维就需要有反应这一天然有机题的工具,思维导图就是这样一个工具。 -东尼 博赞
说完故事,我们来介绍一下这个并不复杂的工具吧。
思维导图从中央的一个图像开始,从这个图像出发,产生分枝,并向外延展。在这些主要的分支上放置关键的概念用关键字或者图标标注,这是第一层的分支,被称为基本分类的概念。然后从,基本分类概念的成分支发展出第二层分支,然后再发散出第三层分枝,有机自然地拓展思想。以下是具体的绘制过程。
2.1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
第一步,在白纸的中央画一个图像表示你的目标
第二步,从中央图像向外发散出第一条粗线
第三步,为主要的分支涂色
第五步,按照顺时针的顺序,继续画第二条主分枝
....
直至所有分支都完成。脑图结束。
2.1 制作方法
2.2区分错误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其实挺简答的。真的没太多复杂的概念。只要你持续地尝试去使用,就能定义出最适合你的方式。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我们一定不能将下面这一种“伪思维导图”当做思维导图了。
这个思维导图看起来好像可以被接受,但实际上它忽略了思维导图的重要原则-思维导图中的每一个分支之间有着你自己定义的内在逻辑,结合起来是一个有机整体。而这个图里每个概念是独立的,与其他概念割裂开了,且各个分支之间没有动态的联系,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促使你的大脑迸发出新的思想。
2.2 错误的思维导图
用思维导图来管理工作和生活
个人觉得,主要可以分为工作和生活方面吧。其实,一个工具的价值,也就体现在它在使用场合有效性上,导图正好可以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的大多数场合。但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为了一门酷炫的技能而去掌握一门工具。我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在自己需要的场合恰当的运用这个工具帮助到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以下是我觉得会最常出现且能用导图让事情更有效率,思路更清晰的场景。大家可以参考下哦~
3 思维导图用在哪里
3.1 每周日程管理
3.2 会议安排工作
3.3 会议记录整理
3.4 谈判准备
3.5 商务演示准备
3.6 项目管理
3.7 购物清单
3.8 旅行计划
3.9 个人回顾 后期规划
思维导图是要用手绘还是用电脑?
我个人喜欢用电脑来绘制思维导图。因为我可以一次性将所有的念头都打在电脑图上,不去管层级和顺序的关系,想到什么就输出什么,将自己的思路完全地舒展开来。然后我可以无限制地调整和编辑。 再进行整理时,按照一定的层级和顺序进行调整,更改颜色,内容和位置,直到形成最终的思维导图。
而且,我还可以选择用A3纸打印,清晰地看到细节。即使后期思路有了更新,我也不用重复再画一次,直接在电脑上更新就可以。windows系统的朋友,推荐使用Xmind,免费且好用。
如果是手绘的导图,可能就不是那么容易更改,因为我的思路很乱时,无法一次性画好思路清晰的导图。不过当我没有条件来进行用电脑来进行,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我就会采用手绘。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让思维稍微清晰点之后再去电脑上进行,更详细的排版。
当然也有很多朋友喜欢用手绘。这种事情呀,不一样的感受不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大家觉得,方便就好。就和读书一样,思维导图本来也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