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传说、小说、文艺和影视作品中总愿意去塑造绝世高手,那些拈花飞叶就可伤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大神们,许多时候还是不起眼的扫地僧。
因为只有这样才有戏剧、喜剧效果。
我同意任何一个领域的高手到最后都会有艺术的成分,熟练到一定程度都会游刃有余。那些绝顶高手,即便是电焊、模具设计这些传统的、不性感的领域,在高手那里也是一首美丽的音乐。
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就成了那样的人,因为不知道路径,所以我们只能羡慕嫉妒恨。
那如何成为艺术的高手呢?我认为核心是先要将艺术做成技术!
01:
想学打羽毛球的姑娘们
记不清那年了,大致是林丹风头正劲的时候。
估计是痴迷于林丹的颜值,在羽毛球馆,两个美丽的姑娘请了一个私人教练学习如何打羽毛球。
但据说都上了好几节课了,教练也没跟他们打球。一直在教他们如何发球:不带球的发球动作先做2000次,带球再发球2000次。这个过程中教练还在旁边不断的指导、指责,说手臂动作不到位、力量不够等等。
然后是步伐、跑位的训练,也是几百上千次。
练的两个姑娘满肚子怨气:我们是想像林丹那样大力扣杀、是想能救起危险的球,光发球算个什么事情?
教练也很无奈:如果你不连这些基本的功夫,我也教不会你们林丹那些功夫啊。
这里纠结的地方是:
学羽毛球的小姑娘根本不知道像林丹那样的高手也是从一个一个动作练过来的,甚至人家练习的次数是他们的成百上千上万倍!没有一个人是突然NB起来的,我们只看到结果却看不到后面的努力而已!
02:
一本书作家一首歌的歌星
后来做了主持人的戴军其实是一个歌手,但他出名的歌曲仿佛就一首《阿莲》。一次走穴演出,每位歌星要唱3首歌,但戴军就一首怎么办,他就唱了3遍《阿莲》。
这当然是个段子!
但的确是有不少歌手就唱红了一首歌,甚至自己就一首歌。也有不少作家就写过一本小说,然后就靠这本小说吃了一辈子。
如同岳云鹏说的“我的成名曲《五环之歌》”,但人家是说相声的!
著名作家王安忆说过,有许多作家是靠天赋加生活的积累去写作的,譬如有的人天赋异禀而且积累特别深厚,则可以源源不断的写出好作品。她以莫言为例子,认为莫言在农村的生活积累就比她自己丰富很多。
但其实写作也可以是一门技术,王安忆就在复旦大学开了一门写作的课,教授这些技术。将写作的过程拆成故事结构、人物、心理等等,一点一点的教,让学生去练习。而复旦这个课其实是学习美国的,美国很多学校有开设MFA的硕士,著名的编剧和作家严歌岑在美国系统学习过这个课程,认为对于她的写作能力提升作用很大,经过训练她的故事架构能力、文章的画面感在同龄人中都是佼佼者,而且能够保证持续的作品产出。
03:
好老师不让学生弹一首曲子
听到动听的音乐在手下流淌,许多初学钢琴的人都会问:我多长时间才能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
但在好的钢琴老师那里上课,他甚至会禁止他的学生去学一首曲子,而且严格要求他们弹的时候是要分段去弹,一点一点的去弹,老师现场纠正。
这样的老师就如同上文提到的羽毛球教练一样,已经将弹琴的过程给拆解成一个一个、一组一组的动作,基于练习目的和难度去匹配,分门别类的联系到肌肉反应。
当然,真正能快速提升的练习没有什么快乐可言,一定是不舒服、不快乐的去越过一个一个自己技能上的坎。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不愿意这样做的原因。
04:
你根本不知道该练什么?
这几天奥运会比赛正在进入佳境,大部分高水平的运动员都是这样一个一个动作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重复训练出来的。记得当年刘翔从起跑到上第一个栏从8步改成7步还成了一个大新闻,相信在这个背后一定有大量的练习。
体育、音乐这些偏技能的运动,因为有各类比赛,所以大部分的训练都已经被拆分成很小的单元,然后通过这些单元的练习,普通人也可以较快的提升。
但对于知识工作,却很悲催:因为它的复杂性和多变,很少有人或公司去做过这个工作,拆解成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方法。如果没有拆解或者拆解的不够细,则是想练习也很难。
譬如一个咨询顾问,该练习那些基本技能;一个PHP的程序员,最需要熟练掌握那些方法?
05:
将艺术变成技术
认识一个做广告创意的哥们,他自己为了学习,通过3、4年的时间将他那个领域的数千个广告进行了分析,他还建了一个数据库,不同广告的优劣势、适应场景,并拆成很细小的单元。
然后,他说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当给客户服务的时候,客户总是觉得他的创意很牛,但不知道为什么牛。他说其实就是将那几千个广告里面随便抽几个搭在一起就可以了!
大前研一是学工科出身的咨询顾问,为了训练自己解决陌生问题的能力,在每天坐地铁的时候他都会去想创意和提案:如果这个项目、任务让我们做,该如何做,如何去思考等。
这是个人的训练!
另一个,凡是效率和产出高的企业,也是因为他们将工作进行了更好的拆分,给每个人提供了片段化练习的机会,并能够借鉴前人的成果。
行动指南:
那该如何去做呢?在你的领域和专业内,对于那些基础的能力和技能:
如果已经被拆分成可操作和训练的组块,你就横下一条心练 习到不用思考都可以做的程度;
如果还没有拆解,假设你志存高远就自己动手去分析、拆解,然后再回到第一条进行练习。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17331899与他联系。)
这是田老师要写的《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将来详细的内容(包括案例、方法和工具等)会放到书里面,这本书估计要今年下半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