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朋友多条路”、“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远亲不如近邻”……这些古训都说明了人脉的重要性。
很多人热衷于在公共社交场合交换名片,没错,很积极向上。但绝大部分会被晾在一边,然后变成了“僵尸好友”。
不必这样?既然要做,就要做有效人脉!
交友本无目的,但人脉有目的
目的性太强的社交很不好,但未必一定要撇干净“利益”才能交友。“利益”不是贬义词,它还可以解释为“互相帮助”。
尤其在公共社交场合,出于“未来有可能互相帮助”的需要,就可以敞开胸怀去结交。
一生能有三五真心好友已是人生赢家,如果交朋友都按这个“高配”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部分人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时之需”、“商业合作”、“共享资源”、“交换利益”,这很正经,很重要。
交换微信的同时,赶紧做好备注
人脑不是大脑,新交个朋友过两天就想不起来是哪儿来的,有效人脉当然做不起来。
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通讯录、交友APP的贴心备注功能,把你记得的一切信息赶紧记下来:名字、电话、单位、在什么场合认识的、和一切有帮助记忆的。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常联系。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刚认识,有没有共同话题,怎么常联系?
答应我,你至少要主动联系TA 3次:
第一次:社交活动散场后的当天晚上,微信发个消息
友善地总结一下今天见面的感想,多夸奖TA,然后称希望保持联系。
“XX称呼,今天认识你很高兴,我们当时聊的XXX我觉得很好,希望以后有机会多联系。”
第二次:一周之后
友善地打一个招呼,再介绍一下自己,称一周前活动印象深刻,希望保持联系。
“XX称呼,最近我在做XX,想起一星期前你带给我的新的灵感,谢谢你,希望以后有机会多联系。”
第三次:当然是在社交平台多点赞互动啦
但凡发状态的人,都希望别人点赞。
近一、两个月多关注TA,为TA 点赞评论,刷刷存在感。保证TA一两年忘不了你:P
没有人喜欢目的性极强的交友,无目的的联系,才更好拉近距离。
没有人喜欢“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朋友,常常联系,就是温暖人心。
最后,无论什么技巧,都需一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