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100集的纪录片,第20集就是《先生鲁迅》。
纪录片提到,1918年1月他开始担任《新青年》编委,当年5月就在此刊发表了著名的《 狂人日记》。
既是优秀的编委,又是 优秀的作者,这样的作者(家)型编委无疑是大大有助于扩大期刊影响力的。
记得在一部获奖电视剧中看到过,该刊主编向编委约稿的桥段。就在饭桌上,主编鼓动 鲁迅写一篇文章。
主编约稿,不可以“灯下黑”,忘记了身边的“作者”。
约稿时,《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并没有把握,约稿对象鲁迅即将拿出什么样的作品。
也可以说,鲁迅先生在发稿之前也没有预料到:自己的作品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会成为自己的代表作,会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作品。
科技期刊也是类似的道理。
如果,几十名编委每年用一篇稿件支持所“编”期刊,不仅仅是挂名,那该是双赢的效果。
问题是,有的大名鼎鼎的人物被若干期刊聘请为编委,却很少见到他们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样的大人物,反倒不如一些“中人物”,经常贡献出质量不错的论文。他们不是“委员”,只是 勤勤恳恳的作者。“ 干实事者为俊杰”,不如启用俊杰干些 实事。徒有虚名的 花瓶式 人物,不用也罢。 ( 花瓶式人物,也有“觉醒” 的,自己的确太忙,老被挂在“窗口”不是事儿,不如婉言谢绝。 这样的“觉醒”人物,是可以点咱 的 。 )
像鲁迅先生那样的编委,是值得褒扬的。真的,他们是为期刊出大力、流大汗的人。
在学术会议的现场,这样的人经常出现 。
但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