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创作的小品文集,刊行于天启四年(1624年)。
它的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立业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达的是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烦来或闲来,都翻开《小窗幽记》,品上几则陈继儒的话,相信大家定会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之感。
1.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在繁花似锦、柳密如织的美好境遇中,能够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才是有办法的人。在狂风急雨、挫折潦倒的时候,能够站稳脚跟,才是有骨气的人。
繁花不沾身,暴雨立得定。在喜悦中保持冷静,在挫折面前保持勇力,即成功不嘚瑟,失败不迷失。
2.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关门闭户,与外界嘈杂隔开,就像隐居深山,清净自得。当然了,这里的深山未必就是荒野山岭,而在于强调内心的古朴安适。读书亦能远离喧嚣,守得一方净土。
佛教认为,净土即是清净的地方,就是佛、菩萨居住的清净世界,没有尘世的污染。南朝·宋谢灵运《净土咏》:“净土一何妙,来者皆菁英。”这也在于强调灵魂干净透彻。
这其实都是关于修身养性方面的。深山固然寂寥,读书固然孤独,如果修得一颗澄明之心,即使门户大开,俗世之人也不能把你熏染。
3.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过去犯下的错误不可留下一点,否则会使已改的错误再度萌生,因俗情而使理想趣味受到连累。今日认为正确的事物不可太执着,否则物极必反,理趣会转化为无尽的欲望。
对于生活,过去已成过去,未来还未到来,最重要的是今天。就像北宋著名词人宰相晏殊所说,“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活在当下,当下就是诗。
4.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在最易令人迷惑的地方识破迷惑,那么无处不是清醒的状态。将最难放下的心头之事放下,那么到处都是宽广的境遇。
人心牵牵缠缠,天地却始终辽阔。眼前无路往往是心中无路,心中无路则是自己搬来石块挡道,如果将石块拿走,自然万境宽广。
5.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人之处世,可怜如此。
秋天树枝上的黄叶,即使将要落下,也仍然眷恋着枝头。屋檐下的野鸟,除非死去,否则不能离开樊笼。人生在世,就像这秋叶与野鸟一般可怜。
陈继儒看到的是人生的悲哀,人往往为情所困,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人因为情而伟大,也因为情而柔弱。
6. 黄花红树,春不如秋;白雪青松,冬亦胜夏。春夏园林,秋冬山谷,一心无累,四季良辰。
风景好不好,其实取决于人的心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心美好了,一切都美好了。
所以,道家哲学说,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保持一颗淡定的心,则万事无忧。
7. 若能行乐,即今便好快活。身上无病,心上无事,春鸟是笙歌,春花是粉黛。闲得一刻,即为一刻之乐,何必情欲,乃为乐耶。
若能随时行乐,身体不生病,心中也无牵挂,春天的鸟啼就是美妙的乐曲,春天的花朵便是最美的妆饰;能得一刻空闲,便能享受一刻的乐趣,哪里一定要在情欲中追求刺激,才算是快乐呢。
所以,古希腊哲人伊壁鸠鲁说得好: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身体无疾病,灵魂无纷扰。
8.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乐世界。
将心中自伤伤人的荆棘去除,怀着平易的心胸与人交往,便是天下最令人舒畅欢喜的事了。
心中有荆棘,既会刺伤自己,也容易刺伤别人。所以,砍掉心中荆棘,打开心门,让阳光进来,给别人一段清风明月,自己也会光风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