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英,致力于向全球职场人士提供沟通平台。2小时前
我们做过一个调研,如果在一家公司没干满一年,但很不开心怎么办?
73%的人的回答是跳槽。
年轻一代已经很难理解,在一家公司待三年以上,不腻吗?
但我更关心的其实是,在一家公司待成了“老油条”,还能学到什么?
一切求快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职业路径还有没有另一种可能性?
我们和昕诺飞(原飞利浦照明)大中华区的CFO李源谈了谈。从新加坡毕业后一头扎进公司,今年已经是她在飞利浦的第19年了。
重复做一件事的不枯燥
不来自宽度,而是深度
身处什么事儿都两倍速的互联网公司,有一两个在公司超过三年的同事,都已经算是老人了。
当我把这个疑问抛给李源时,她只说了四个字:保持激情。
很多工作一旦熟练就会进入倦怠期,于是大多数人选择用跳槽保持新鲜感。李源当然也遭遇过这样的瓶颈。
刚工作时,只干了几个月不到的财务,李源便对按部就班制表的工作失去了兴趣。
她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让Excel表格更加灵活、有变化性,报告看起来不那么乏味?
于是她跑到书店买了一本很厚的Excel书开始自学。
啃书啃了一段时间,她发现每天都用的简单的Excel居然有这么多神奇的功能。
以前,看“得到”的品牌顾问小马宋回忆他当初在青岛给海尔当文案写产品介绍和软文。
他研究了几天发现市面上的类似文章都写得让人毫无阅读兴趣,于是要求自己每一篇产品介绍或软文都和之前不一样,要有意思。
就这样实现了半年内连跳两级。
有时候你发现重复做一件事的枯燥感,不是来自于宽度,而是源自深度。
无法突破极限,只能原地打转,长此以往得不到正向反馈,只好选择跳槽来获得外部刺激。
内心自恰之后,李源又把寻求新鲜感的主意打到了别的部门。
她开始申请内部调岗,从B to C、B to B到B to G,干遍了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曾在电子、医疗、照明等不同领域待过。
她认为,同一家公司里其实藏着无数宝藏,关键看你想不想去发现。
比如,虽然都是做财务,但它需要跟整个公司的销售、市场等各种部门打交道。
李源有时候会找到市场部的相关书籍来看,为的就是弄清楚市场部的人在说些什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沟通障碍。
现在的年轻人,在一家公司呆一到两年,看山是山,看水就是水,又有几个人曾经花时间去了解别的部门的工作,并且看到了海平面下的“冰山”呢?
“少说话,多做事”
有时候多说话也很重要
李源19年的职业生涯中,曾经历过9个岗位,脚步超过20个国家。
她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文化中快速切换,游刃有余。
她很喜欢西方一句俗语:
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随遇而安)
这句话不仅成为李源享受工作的秘诀,更帮助她在异文化的洗礼下扬长避短。
在热带的新加坡,人们的“速度与激情”给李源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人们对效率更为重视,结果导向型思维也更为明显。
在荷兰时,面对的又是西欧的民族性格。如同荷兰的气候一样,荷兰人处事十分温和。
他们重视协商与讨论,相比于快速出结果,荷兰人更重视过程的合理性。
在理性讨论、互相说服的过程之后,达成共识,尽管过程漫长,李源还是选择适应,她知道,这样的流程并非白费。
很多亚洲人不屑花费大量时间讨论,我们更习惯“少说话,多做事”。
但李源渐渐发现,看似无用的“脑暴”有很多不可取代的好处:
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意见结合起来,有助于把问题的方方面面考虑清楚,这之后落实的计划就会非常全面,实施时也能少犯一些错误,少走一些弯路。
这其实也解答了困扰许多外企人的一个问题——当我们花大量时间沟通,到底沟通的是什么:
一方面,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摆在桌面上来谈的,事前聊清楚,总比捅出篓子再来挽救的好;
另一方面,能力固然重要,没有资源,照样做不成事。会讲故事,能划拉资源,别人做不成的很多事反倒能做成。
和同事不能成为朋友
这事儿得看你怎么看
很多人,随着年龄增加,和同事的界限往往划得很清。上班就在一块儿了,下班还一起玩儿?太心累了。
但李源的看法正好相反。
一天八个小时看到你的同事,比看到家人的时间还多。在家除了睡觉,基本上就和家人相处三四个小时。
所以她特别重视同事之间的关系。
工作的实质就是与人打交道。吵架很正常,吵完了和家人一样,还是得一起做事一起过。
公司在2014年经历了分拆,并最终独立上市。
李源的团队在公司整整住了7天,准备的文件堆成山,对精细度和质量的要求非常高。
他们一起住在公司,熬不过去的时候,互相吐吐槽,吐完接着熬夜。
当然,把团队当成家,是有前提的。在选择团队成员上,李源有着自己的独特标准: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第二要有格局,视野要宽,把问题想到前面;
第三是最重要的,至少要花20%的时间学习额外的知识,才能走得更远。
她不断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大公司就是学习的最好环境。
因为大公司部门多,不同部门的人像不同的书,有很多值得“阅读”的地方。
这家公司的“书”,她花了19年来阅读。
在她的时间轴上,没有3到5年时间,是不可能全面地了解一家公司的文化和人的。
而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磁场,让她在这家公司奋斗了整整19年。
写在最后
不跳槽的19年里,李源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
她对周围的环境和人极度感兴趣,在观察中寻找奥秘,在奥秘中寻找快乐。
总结19年的职业生涯,她说“我总是被那些一直微笑着、积极支持团队、愿意和大家分享失败或是成功的同事们激励着。
我感觉,现在很多的年轻人找到一个工作后,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并不觉得工作如期待的那样精彩,只是做他们被要求做的那部分工作。”
她的回答令我想到赵本山的名句:
其实赵本山的话也不太对,他严重高估了一个碌碌无为者对环境的破坏能力。
而一个注定不平凡的人,走到哪里都能于平庸处见精彩。
李源的故事,让我们在这届年轻人身上看到不逊于任何一代的潜力,并且提供了有别于鸡汤的另一种故事线:
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岗位上,看见更多的可能性。
无非是多一点激情,在不变中有所改变,在一样的环境中认识不一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