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关于学习,职场牛人不会告诉你的事

咱们这篇聊“学习”。

美国有钱人的精神导师德鲁克(老爷子的咨询费5万美金/小时,且只服务全球顶级CEO)曾经这样定义“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是既能独立自主定义自己该做的事,并能为此学习必要知识的人才”。前者跟目标设定有关,后者说的就是学习能力。所以这篇可以和结合上一篇“目标”一块看。

持续的学习力,是生活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了这点,看看这漫天飞的“知识、干货”,以及这波知识付费大潮下涌现出的财富新贵,有人感慨:原来知识这么值钱.....

另一方面,身边有不少人对于“学习”这件事充满误解,陷入“焦虑”和“恐慌”,觉得学习无用,拒绝学习

这些人是谁呢?

一、没有目标的“盲学族”

有句很犀利的话:“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

我在职业咨询中也遇到过很多盲学族”(盲目地学习的人),这里面有不少还是国内外顶尖院校毕业的。

“盲学族”的特点是不顾岗位和能力的要求“焦虑性学习”。焦虑性学习者的“三大标配”——英语、考证加买书,据说这类英语学习者的接头暗号是”abandon”(中招的童鞋你懂得)。还有一些学霸为了不放弃自己在学校里锻炼的应试技巧,把国内最难考的证书拿了个遍,开始去考“门萨协会”(感兴趣可度娘)……

这类学习者的最常见的结果是在焦虑性学习的“假性忙碌”几年之后发现自己还是“一事无成”,于是得出 “学习没啥用” 的结论,心安理得选择“享受”。

日本有一项针对社会人士自主学习的调研中显示:81.2%的人下班后几乎不学习,没找到中国类似的数据,但比例估计不会相差太多。

二、认为看书、上课才是学习的“天真族”

错误的信念导致错误的行为。

“盲学族”的信念是:时间只要花在学习上就没有浪费,所以他们在学习前从来不会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学习这门课? 但现实是:“只有当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时,真正的学习才算开始。”

同理,认为看书、上课才是学习的人把静态的知识当成了学习的关键,然而:

技能,才是一切学习的重点”。

推荐一个视频:John Kaufman 在TED做的演讲—《20小时学习法则》(the first 20 hours)Kaufman用四个步骤揭示了学习的初级阶段:

1、拆解技能:找到最关键的最具体的目标,越细越好。每个新知识或技能都有其最关键的基本部分,专注这个部分可以高效得到提升,增加自信。

2、进行有限的研究:不要太多沉浸在研究和制定更好,更全,更完美的方法或计划中。开始练习,亲自实践更重要。

3、清除学习障碍:做好基本的前期准备,降低行动前的门槛,最好能立即开始。

4、坚持20小时,越过挫败壁垒:很多时候阻碍我们进步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因素,所以,不要想太多,不要先怀疑和否认,而是专注地坚持练习20h小时,完成之后回过头来评估实践效果,好坏自见分晓。

三、 没体会过学习的真正快乐和成就的“悲催族”

我总结了下厌恶学习和痴迷学习的人对于学习的不同认知:

很多人以为喜欢痴迷于学习的人一定有什么诀窍,其实秘密在这个模型里:

这是我在职业规划的课堂里经常用到的图,说的是一份好的职业一定满足喜欢做(兴趣),能做好(能力),且有价值(物质或精神反馈)三点。

其实学习也一样,没有人可以忍受长期失望还一直坚持,真正痴迷于学习的人一定是先有正确的态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做好),最后收获快乐和成就(有价值),如此循环,渐入佳境,多年如一日持续下去。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么做才能学会学习甚至爱上学习呢?

一起来看看。

1:

诱惑那么多—学什么?

初入职场的人很容易因为没有目标、兴趣过广成为“盲学族”。怎么破?很简单:“不谈兴趣,不追天赋,用任务驱动学习,又叫功利地学习”。我个人甚至认为:“没想清楚为什么学的学习不值得开始”。

有人会说:“乔布斯不是说要do what you love(找到激情,追求所爱)嘛,你怎么这么功利? Too Young too simple.

第一,事实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自己的激情所在的。

研究青少年发展和品格教育最杰出的学者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做过统计:人群中只有不到20%的人清晰地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此生要完成什么成就,以及为什么;而其他80%多的人都不知道真正让他们有激情的是什么。

不仅如此,大多数人不止对一件事有激情,我们会对很多不同的事情都有激情,所以,唯一有效知道我们真正想要什么的方法是:在具体行动和任务的驱动中找到自己的动力和激情所在。

第二,尽管不愿承认,但我们生活在一个“势利”的社会。

什么意思?就是绝大多数人会根据你赚的钱/提供的价值和你的社会地位来判断和决定到底要投入多少时间、尊重、理解和耐心和爱在你身上。

按照这样的逻辑,功利地学习还是随性地学习其实取决于我们的发展阶段。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富二代和天赋异禀的请绕道)来说,毕业头几年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让自己“盲目瞎学”的。

如何功利地学习呢? 简单说就是岗位需要什么学什么。举栗子:

这是一张销售岗位发展的图,一定要尽量在进入职场之初主动了解或研究自己所在岗位发展的路径图。

你要做的是找到自己在图中所处阶段的主要任务,客观地评估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你还处在“打杂期”,就该踏踏实实提升自己的任务管理、执行和沟通能力,不是去读什么MBA,听马云爸爸演讲。在这些具体事务处理能力和经验积累足够的前提下,主动去了解下一个阶段的任务,提前做储备,例如:了解公司的重点业务,搞定中小型客户的策略和方法等等。

按照这样的策略踏实走上3年,如果在发展快速的行业,已经可以超越身边绝大多数的人,这时候就该转换思路,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职业中的技能提升问题。

这张图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Robert L. Katz提出过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三项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职位和发展越高,技术技能的比重越来越低,而其他两项技能的比重在提升。

技术性技能就是我们说的专业技能,在较低的管理层级上,技术性技能是最重要的;随着职位逐步上升,技术性技能变的不那么重要了,到了高层,几乎不需要太具体的技术技能

人际性技能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力,比如公开表达、沟通、影响等能力,这对于各个层级的职场人都很关键。职场中有句话叫:人赢不能只靠自己。一个专业技能很强的人如果想获得更快的发展,必须修炼人际能力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赢得更多机会。

概念性技能是一种更需要心智和思考的能力,例如:判断行业趋势,从公司宏观层面思考战略和规划的能力,对于想要走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人来说,这项能力必不可少。

根据以上的思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规划和制定自己学习的内容和主题,从而做到有条不紊,有的放矢。

有人会说这张图是针对传统的企业吧,互联网行业人人都该具备老板思维。事实并非如此,任何行业,在面对具体岗位和业务时,必然有从新手/菜鸟到高手/牛人的发展阶段,发展可以加速但很难被跨越。

2:

自我教育的正确姿势—怎么学?

看下面内容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了解一个新领域/掌握一项新技能,怎么开始?”

我说说我从Toastmaster俱乐部获得的灵感。

Toastmaster俱乐部是一个以提升会员的演讲力和领导力为目的的国际NGO组织。每一个加入俱乐部的成员会经历这样几个学习步骤:

1、阅读:跟书本学

每一个加入俱乐部的会员会拥有2本手册——CC与CL。

CC手册是关于演讲的,有10课的内容,从如何自我介绍、演讲结构、找到论点、演讲用词、肢体语言、声线变化、视觉辅助到激励观众等。

CL手册是关于领导力的,也有10课内容,例如学会倾听、批判性思考、如何给出反馈、计划与执行、鼓励和指导他人、团队建设等等。

会员拿到手册后可以自行阅读进入纯知识层面的学习

2、练习:从做中学

在Toastmaster俱乐部,最重要的活动是每周固定的常规演讲会议,这是每个会员练习书本所学知识以及观察资深会员进行学习的绝佳机会。会议上,会员会根据CC和CL手册的指导完成演讲和评估反馈等学习任务,完成10课后,才能领到更高阶段的学习资料进行下一轮学习

3、反馈:能力提升的关键

学习真正要有效,一定要有反馈,而且最好是及时的反馈。在Toastmaster俱乐部,自我反馈(会员的每一次上台会录像)和他人反馈(资深会员提供的反馈评估)的结合会让你看到自己在演讲和影响行为上的不足。

有些人看到这里,会想:这样一个临时会员组成的俱乐部靠什么督促会员们执行演讲计划,保障每周会议的正常进行呢?

每个俱乐部都会有自己的officer团队,团队里有不同的角色分工:主席、教育副主席、会员副主席、外联副主席、秘书(Secretary)、财务、后勤保障。

Officer团队每月会有例会,确保俱乐部的日常运营和改进,成为officer团队成员需要靠演讲竞选和会员投票,沟通和领导力也有是在这种“阅读—练习—反馈”中提升的。

其实,所有技能类的学习都遵循“输入-输出-反馈”这样的闭环学习法,在大量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找到合适的反馈方式,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其实知识性领域的自学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开智社群的创始人阳志平写过一篇《给自己的教育》的文章,文章里提到了“两年给自己设计自修计划”就是把知识当做技能学习的极好的例子,感兴趣的可以找来文章看看,此处不赘述。

3:

学习效率:高手为什么那么牛?

1、 高手掌握的是“模式”:

举栗子:“提高工作效率”是每一个职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有人一提到“效率”就开始四处奔走学习各种“时间管理”技巧,“战胜拖延”方法等等。

高手是如何处理呢?他们会把自己每天的工作按照商业价值和执行难度进行如下的分类和排序。

(原图来自《第一批财务自由的90后》)

高价值且容易完成的,是优先完成的任务。高价值但完成难度高的,需要长期投入。低价值但容易完成的,属于速战速决;而那些价值低,完成难度又高的,留到最后或者授权别人做。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要不断反思、收集信息、分析各种可能性,从而找到真正高价值的任务,将自己宝贵的时间分配在解决真正高商业价值的问题上。

所以,学习能力强的人,以问题和输出为导向,掌握的是模式。

2、 高手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

在这点上做的最“登峰造极”的高手是李叫兽,没听说过的童鞋可以去搜“李叫兽”同名的微信公众号,一个专门写营销方法论的号。李叫兽本人的成长轨迹也说明了这种学习方法的强大。

李叫兽,原名李靖,2014年武汉大学市场营销毕业;

2014年起,在公众号“李叫兽”原创出百余篇高质量的商业分析文章;

2015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带领团队研发营销方法论和工具;

2016年底,他的公司被百度全资收购,他本人携团队加盟百度,任副总裁。

李靖写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你看了很多书,依然没有洞察力》解释自己的学习方法。他说:很多人问我是如何建立知识体系的,答案其实很简单:

1)  我看到一个知识/理论或者模型会花很长的时间思考—“有什么现象可以被这个知识解释?(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2) 这个知识可以用于做哪些事?我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改进? (为知识找到“致用”的出口)

3)  遇到有趣或反常的的事情,我会反复琢磨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且思考有什么理论和知识可以解释,有哪些相似的事件?(探索事物背后的原因)

很多时候我们看完干货会产生“不过如此”的错觉,进而低估掌握一项“具体技能“”的难度。说一个朋友的故事:

一位外企做高管的朋友将新媒体学习当做自己探索第二职业的方向,为了避免自己盲目摸爬滚打,她拜了一个自媒体大V进行学习,抛开昂贵的学费不说,一年的时间,每周3篇雷打不动的输出,同学之间相互抽小鞭儿,互提反馈...... 于是她每天5点起来写,早晨写,路上写,飞机上写,周末等娃空隙写,无时不刻都在写……要是没有坚定的理想和激情,一般人真的很难坚持。

事实上,任何一项技能的掌握都需要相当的投入(无论时间还是金钱上)和反复实践才能获得的。

3、 真正的高手都是在刻意练习的千锤百炼中成长

十一期间去看了《羞羞的铁拳》,回来翻看影评,看到和菜头写的一段,非常有感触。

为什么喜剧电影干不过开心麻花?因为后者是舞台剧,舞台剧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它可以年复一年地上演,每一场都会得到观众的即时反馈,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一场接一场地修改、微调,一个笑点接一个笑点地改进,提升。

所以,开心麻花打造精品剧的方式类似互联网公司,利用观众的即时反馈进行迭代升级,相比之下,传统影视剧憋一年出个本子,直接拿出去拍成电影,感觉就像在赌博或者自杀。《羞羞的铁拳》最早在2014年登上舞台,走上大屏幕之前,已经千锤百炼了接近三年时间。真正的学习高手也是如此,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投入,刻意练习,最后成为人群中的高手。

真正让人望尘莫及的并非那些智商超群、天赋异禀的“天才”,而是那些非常努力,还懂得用巧劲的“高手”。

希望文章对你有启发。

原创作者 | 舒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职场  职场词条  告诉  告诉词条  不会  不会词条  学习  学习词条  关于  关于词条  
能力

 ​20个妙招让你保持职场的新鲜感

20个妙招让你保持职场的新鲜感20个妙招让你保持职场的新鲜感1、保持积极心态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阵阵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