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在一个微信运营交流群里,有一位小盆友发出来一篇他写的公司宣传软文让大家点评。大意就是表扬自己的老板创业艰苦,但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看完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还有上下级关系的时候,让下属写自己的领导,那一定是不客观的。
随后我又想起了在上家公司带我时间最长的一位领导——老李。
现在我们已经没有上下级关系,所以我感觉可以客观地写一写这位“60后长相、70后年龄,80后心态,90后行为”的朋友了。
于是,现在引出文章的标题“高情商的领导”,老李就是一位高情商的领导。
他的高情商无法总结成“高情商人士的十个习惯”之类的鸡汤体,但是意识形态、做事方法、技巧细节等方面,确实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
下面我就直接说几个实例吧,真实发生的才最有参考意义嘛。
对理想的热爱和执着
老李喝点酒之后,经常喜欢说的一句很偏激的话:男人的浪漫才是真正的浪漫,会为了自己的理想付出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生命,这么傻逼的事情才叫真浪漫,我就是这种傻逼!
一次事业部聚会之后,老李带着我们四个部门经理又搬了一箱酒回到公司茶水间继续喝。
我们喝着啤酒,谈着吉他唱着歌,老李在白板上歪歪扭扭写下一排英文字母:MAKE DIFFERENT ,拍照之后,对我们宣布,我李x,你荣x,你胡x,你易x,你杨x,今天就把话撂在这,咱们这辈子一定要干一件不一样的事情!
第二天,老李发现好像语法有点不对,于是又改成:MAKE DIFFERENCE,并重新拍了照片……
时间过得好快,一晃四年过去了,荣x、胡x、易x、杨x,我们四个都已经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老李的团队,只有老李还在坚持为当时吹过的牛逼奋斗,不断探索不断尝试着。
对人生的透彻理解
老李可能是他那个级别唯一没在北京买房的领导,他不穿名牌,不买奢侈品,抽烟抽5块钱一包的,在离公司最近的小区租房,每天早上骑电动车送女儿上学……
你一定会说,卧槽,这个守财奴把钱省下来都干啥了?
但是,他还真没什么存款,一方面是以他的资历和能力,并没有要求公司给他很高的待遇;另一方面,他的钱真的大部分都请我们吃喝了。(希望这篇文章别被嫂子看到,呵呵呵)
这一切,都来源于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他这么一位数学博士,最喜欢跟我们聊的是哲学。
他很喜欢(在酒后)跟我们吹牛逼说:xxx(老板)在我面前,虽然是我的老板,但是在哲学上,我高出他太多了,哎,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呵呵呵,咱们还都是老板来养活的,他干的事我还真干不来。
掌控自己的情绪
很多人说,高情商的人不会表露自己的情绪,我认为那只是比较初级的层次。
一件事
有一段时间,跟一家甲方指定的公司一起做一个项目,那个指定的公司是甲方的亲儿子,所以他们的人都比较牛逼哄哄的。
再一次项目会议之后,老李回来喝了很多酒,拨通了“亲儿子公司”负责人的电话,带着脏字骂了对方的娘。
“亲儿子公司”的负责人时候专门请老李吃饭赔罪,之后我们的日子也稍微好过一点。
还有一件事
有一年公司评定年终优秀员工时,我们部门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奖项,老李觉得面子很挂不住(真不是因为业绩不好),于是他喝了很多酒之后,拨通了老板的电话,带着脏字骂了老板的娘。
事后,老板专门亲自请我们团队的人吃了一次饭。
有一次老李说漏嘴了:有些电话必须喝了酒打嘛,既表达了意思,又可以有回旋余地耍赖说是喝醉了什么都不记得了……
所以,只要能够按需求掌控自己情绪,发脾气有时候反而是高情商的表现。
做事有章法
2012年开始,公司把绩效考核的职责下放到事业部管理者自己操作。
老李并没有马上开始,而是带着我们几个部门经理,先学习了很多绩效管理的基础知识,然后我们讨论出了一个适合我们的考核方式——红黑账本。
除了业务数据相关的直观考核,其他所有管理性指标,都通过部门经理主观记录红点(工作亮点)和黑点(工作失误)来进行考核。这样提高了部门经理与员工的沟通频率,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提升。
在基础原理正确的基础上,做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创新,简单有效,这就是老李做事的章法。
坚持学习
这个不举多的例子了,老李平均每个月会看两本书(纸质的),还有无数网上看的文章、资料。
自我反省
2011年有一个老李自己觉得跟他很像的哥们离职了,老李在送这哥们的酒桌上,摔了杯子流了眼泪。
事后老李认真反省,觉得这么做了可能会给离职的哥们太大压力,之后不能再这样了。
再后来有任何人离职,老李都不再想不开,在欢送会上就像平时喝酒时一样,跟我们一起吹着牛逼讲着荤段子。
听说最近的一次离职欢送会,又有人把老李整流泪了,那一场我没去,但我知道,之后老李一定会再次反省,因为他会在MAKE DIFFERENCE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换位思考
老李是个非常学术派的人,说话甚至有点结巴,但是他谈客户的效果却非常好。
他经常会给我们一个故事:你要卖的不是电钻,你卖的是“为什么别人需要在墙上钻一个眼儿”,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他在想什么,你再来调整你的沟通策略。
当然,对于老李看着不爽的人,他也会站在对方角度考虑,怎么会让对方更不舒服而采取行动,这个怕你们学坏,案例就不说了嘿嘿……
感知细节巧妙处理
一件事
还是跟“亲儿子公司”合作期间,我们有一部分员工长期在对方公司办公,一个月会回来参加一次团队建设活动。
当时行政部就给老李提建议,这些人又不在公司办公,能不能把他们的工位给别的事业部使用。
老李回复:就是因为他们这些人一个月才回来一次,所以更不能把他们的位置收走,他们已经很没有归属感了,要是公司连个工位都没有这些人很快就会离职。
这些同事回来做团建的时候,真的有回家的感觉。
还有一件事
有一年我表现的比较好,到了年底调薪的时候,老李先给我说涨了xx%,我已经表示非常高兴。
过了几天之后,他又主动找我说,在之前那个数的基础上又加了x个点。
在我没有提加薪的时候,就主动给我加;把可以给我加的额度,分两次告诉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