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修改誓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发誓”的行为,发誓发誓人是庄重严肃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者是对某事做出非常认真郑重的保证。

  

  为什么要进行发誓呢?这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总会有你帮我助、分工合作、你赠我馈、你借我贷等的互动行为,还有组帮结派、建党立社等的社会活动。正常的互动或活动都是在你情我愿,诚实守信的基础上进行和实现的。但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也总会有品行不端、心怀企图之人,他们参与互动、活动后却背信弃义,不遵守规则和承渃,这就使得互动、活动遭遇失败,甚至给另外的参与方造成伤害。为了让互动、活动顺利地进行,让规则和承渃得到切实有效的遵守和实现,发誓的形式就产生了。发誓既是承渃的最高庄重形式,也是对承渃方在道德、人品方面的一种强有力的约束和督促。

  

  “发誓”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西方人发誓时,有举手伸出三个手指发誓形式,这三个指头代表圣父、圣子、圣灵。这种在圣人面前发誓是神圣的,表示了发誓人的态度极为诚恳和坚定。

  

  中国人发誓早有记载,我国古代春秋时期就有“歃血结盟”描述,讲的就是当时中原各国进行缔结盟约而举行的发誓形式。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有着许多小国并存的状况,一些小国为了自己的安危,会寻找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国家结盟,为了表示遵守盟约的决心,盟约国便会选定一个吉祥日举行一个盟誓大会,在盟誓大会上盟约国的君主们聚集在一个神坛上,摆上祭祀物品,往嘴唇上抹涂牲畜血,端起酒杯,庄严地对天宣读盟誓。这种歃血为盟的形式在民间也是颇为流行,虽然形式会略为简化,但其作用和意义是一样的。最著名的发誓事例有“桃园结义”,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为兄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誓的现像越来越减少,而契约观念却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为什么摒弃承渃发誓行为而认可契约观念的办事方式呢?我想这与人们信仰的淡化有很大的关系。且不说现在西方人对上帝的信仰已没有前辈的虔诚,就我们中国人来说信仰已经有了天翻地复的变化。今天的中国人如果对天发誓,信誓旦旦地说:我保证做到,决不反悔,如果失信违约就天诛地灭,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等等,人们还会相信这些誓言吗?这简直是在开国际主义玩笑。新中国的人民早就接受了科学文化教育,不再相信什么神仙鬼怪,大家都成了无神论者,谁还再相信天报应、神惩罚的胡言乱语呢?

  

  不过尽管发誓不再被大众认可,但还是不会消失殆尽。而且有趣的是,发誓却在某些重要活动场合被使用并极度重视,其仪式还非常地庄严隆重。

  

  在西方民间,婚礼仪式上,新郎新娘在主持人的面前诵念誓词,表示双方自愿结成夫妻,从此不任出现贫穷疾病等情况,都不离不弃,白头到老。在政府,官员就职会举行就职宣誓仪式,尤其是总统、大法官高级官员都要进行宣誓就职,其仪式庄重严肃。

  

  在中国发誓的形式也依然存在,并且有它的特色。中国民间婚礼由过去本民族的新郎新娘拜天地仪式吸纳西方新郎新娘互诵誓词环节,成为中西结合的婚礼仪式。在政府,高官大员就职就不需要宣誓就职,而是志得意满,欣喜难掩地走马上任,而平民百姓要加入组织时则必须履行一个宣誓形式。

  

  我是非常赞同契约观念在社会上被广泛地应用,因为它更能保证人类活动规则的正常进行,能有效维护当事人的正当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从建立法治社会来说,建立和完善契约制度也是法治社会的一环,是保持社会的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但我也不认同用契约制度完全来替代发誓保证口头承渃的方式方法,发誓方式还是有它社会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发誓可以简化人类活动的一些繁琐程序,节约办事的时间和精力,发誓的存在也是对人类文明和诚信精神的尊重和肯定。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诚信文化教育历史源远流长,几千年前“曾子杀猪”的故事,就是古人教育人要诚实守信的典范。故事说的是孔子学生曾子的老婆到集市上去,她不希望儿子跟着去便对儿子说:你在家玩,妈妈回来杀猪吃。曾子老婆从集市回来后,曾子果然拿刀杀起猪来。曾子老婆说:我说杀猪是骗他的,你怎么当起真来。曾子说:做人要讲诚信,对孩子更要讲诚信,这样孩子才会诚实做人,诚信可是做人的其码准则。

  

  另外有关诚信教育的成语也多不胜数,如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必信,信必果、一渃千金、人无信不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等等,都可谓是诚信文化的精典瑰宝。中国人在这些诚信文化的教育下也都具有了优良的精神品质,社会人都是诚信守则的办事和交往,而对发誓更是存在着一种敬畏心情,人们是一般不发誓,发了誓则一定是信守承渃。但现在社会上出现一种奇怪现像,让我颇为不解和迷惑,这个奇怪的现像就是加入组织的“宣誓”。

  

  若干年前,组织的一位领导劝我说:我看你工作表现是不错的,你可以申请加入组织。我说我离组织的要求还有距离,我还不具备加入的条件。领导说:不要犹豫,组织永远欢迎积极地向组织靠拢的人。我说我离组织上的要求还有差距,我在努力争取。领导说:申请加入组织本身就是一种缩短差距积极上进的表现,你向组织表达了心愿,组织将会更加地关心和帮助你前进。但我还是没有听取这位领导的劝说,没有申请加入组织。为什么我不申请加入组织呢?这是有原因的。我学习了加入组织的章程条款,章程第一章要求新成员在加入时必须宣读誓词,我看了誓词,这些誓词都说得很好,我也愿意做到,但有一条我看了后觉得难以做到,就是我不能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我的人生观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对人民有贡献的好人,但我也有私心,我也要做一个对父母妻儿、家庭负责的人,因此我除了可以为社会为人民作出奉献外还得为我的亲人、家庭尽到义务,因此我不可能全部一切地为别人及其组织作出奉献。我既然做不到,我就不能说假话,更不能发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我是一个严格讲诚信的人,我说了的话就一定会去做,发了誓更不能反悔,否则那就是欺骗!如果不是,那还有什么解释呢?像一个普通大众堂堂正正地为社会为人民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的人不是照样多得很吗?

  

  我很敬佩那些宣誓加入组织的人,因为他们是有勇气作出一切牺牲的人,他们应该是我生活工作的榜样。然而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在以席近平为首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之时,在开展声势浩大,深得民心的反腐倡廉风暴中,一大批的违法违纪犯罪分子受到查处,其数量之巨触目惊心。据中共新闻网北京10月21日电,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2013年至2016年9月全国纪检监察纪关共立案101。8万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01万人。100多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当年毛泽东就是率百万人民子弟兵推翻了南京政府蒋家王朝,而今天在拥有8000多万成员的组织中竟有一百多万违纪违法人员,这真是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幸运的是以习近平为首中央领导班子及时地采取了英明果断行动,严厉地惩治了贪污腐败行为,申张了亷洁奉公之风,反腐倡廉是成果丰硕,并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称赞。

  

  在反腐倡廉的斗争中,这些违法违纪分子受到查处包括对他们的犯罪的惩罚那都是罪有应得,大快人心,我也十分赞同,但有一点却始终难解我心中忿怒,那就是这么多的骗子他们在道德上就不该受到什么惩罚吗?他们可是发了誓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啊?可现在一个个违背承渃为了金钱、权力就置人民大众利益不顾严重地腐败不堪,你们的道德和诚信到哪去了?你们可以是无神论者,但你们不能无视神圣庄严的宣誓,把宣誓当做游戏,把誓言当做废话,这是对神圣庄严宣誓的亵毒!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诚信文化的侮辱!你们这些骗子使得一个先锋队的光明形象在广大诚信善良的老百姓心间轰然崩塌,你们……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言词来形容我对你们的渺视,我真的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真的感到难以接受,感到伤心而又迷惑不解。

  

  有一天我参加了一个朋友聚会,聚会上一个朋友A喝了不少的酒,但仍然兴致很高,还要继续添酒。他的一个要好的朋友B劝他不要再加酒了,说:“你不能再喝了,你已经喝了半瓶酒了,再喝会喝醉的。”

  

  A说:“没有事,这点酒打不倒我。今天高兴,来来来,大家来干杯。”

  

  B看劝不住他加酒,就点醒他说:“你不能再喝了,你可是向老婆发了誓的,保证今后不喝醉酒,喝酒最多喝半斤。”

  

  A说:“发誓发誓,喝酒还是喝酒。来来,干杯。”

  

  B有些不高兴了,说:“你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发了誓就要做到。”

  

  “我是发了誓的,我不会违背誓言。”

  

  “你还不违背誓言,当时你是怎么说的?”

  

  “当时我跟我老婆发誓说:我今后保证不喝醉酒,喝酒最多不超过半斤。”

  

  “那你现在是怎么的?已经喝了半斤多,还要喝,你这发的什么誓?”

  

  “你没听我说完,我发誓不喝醉酒,最多喝半斤,但是我后面又说了一句。”

  

  “你后面又说了一句是什么?”

  

  “这是不可能的。”

  

  听了他的话,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其中有一个朋友揶揄他说:“你说这话老婆肯定听不见,否则她不会放过你的。”

  

  “我老婆是没听见,但老天爷是听得见的”朋友A显得非常地得意。

  

  我突然有了个联想,我想那些违纪违法的骗子们,是不是在他们宣誓时修改了誓词,在宣誓最后也加上了这么一句话,以弥补他们良心的缺失呢?

  

  这个联想只能是我内心的一种平复,情况是否是如此?我不清楚,最好是问问他们,他们都还在。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修改誓言  誓言  誓言词条  修改  修改词条  修改誓言词条  
杂谈

 我的父亲母亲

 作者:幸福的退伍老兵父亲今年77岁,母亲73岁。父母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战争中度过的,直到现在,二老还经常给我们讲那个年代的事情:犹如禽兽的日本鬼子,凶...(展开)

杂谈

 男人不可以不“成功”

 现在这个世界,处在一个推崇“成功”的时代。社会习惯地把人类分为两种:“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成功”甚至成为了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世界观——父母渴望子女...(展开)